艾葉的功效與作用及用法

  艾葉是可以吃的,但除了有很好的食用價值之外還可以外用,有很多功效和作用,甚至在醫學上也被廣泛食用,在中藥方面更是表現突出。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有關於艾葉的功效與作用,希望能幫到你。

  艾葉的功效與作用

  艾葉味苦、性溫,具有散寒止痛、溫經止血的功效,可用於治療月經不調、出血不止,外用還可治療面板瘙癢等症。

  在中醫中,艾葉可用來調經、止血、安胎;而現代醫學研究證明,艾葉還具有抗菌防毒的作用,可以止咳平喘、鎮靜和抗過敏。

  艾葉中除了含有揮發油之外,還含有黃酮、多糖、微量元素及其他有機成分。在藥理方面的作用主要表現為抑菌殺菌、鎮咳平喘、祛痰、抗過敏、止血、增強免疫力的作用。

  傳統醫學理論認為,艾葉具有調理氣血、溫經、止血、安胎的作用,在《本草綱目》中,還有提到艾葉能疚治百病、通經活絡、回陽救逆。

  除此以外,艾葉與我們的日常生活也密切相關,每逢端午節之際,人們會將艾葉掛在門上來辟邪,或者是將乾枯的艾葉泡水燻蒸,更有人用艾葉煮水洗澡。

  艾葉的使用方法

  1、艾枕、艾袋、艾墊

  取細軟熟艾葉1千克,放入布包中做成艾枕,每天晚上用艾枕睡覺,對治療風溼所致的頭痛有很好的效果。長期使用艾枕,還可預防感冒、頸椎病和麵部神經麻痺。

  用同樣的方法還可做成艾袋、艾墊。將艾袋敷在腹部,可防治腹部冷痛和婦女痛經;敷在肩部可緩解肩周炎;敷在腰部可緩解寒溼性腰痛。將艾墊置於鞋內,可治療腳氣和凍瘡。

  2、艾灸

  用艾條灸治穴位或者病變部位,是中醫常用的方法之一。艾灸足三裡可調理脾胃,艾灸三陰交可起到補肝益腎的作用;艾灸關元可調理月經等。

  3、艾葉燻蒸

  將艾條點燃,放在室內燻蒸,可起到淨化空氣的作用,更能預防呼吸系統疾病。

  4、艾葉泡澡、泡腳

  用艾葉煮的水來泡澡或者泡腳,可起到驅寒、治療溼疹和增強體質的作用,並具有一定的養生功效。

  5、艾葉泡茶、做藥膳

  用艾葉煮成“艾葉茶”、“艾葉湯”、“艾葉粥”,還可增強人體的抵抗力,可用於治療經常性頭痛、神經痛等。

  艾葉的食用方法

  一、艾葉煮蛋

  1、新鮮艾葉擇洗乾淨,切碎;雞蛋打散。

  2、鍋中燒水,水開後放入艾葉繼續煮開。

  3、倒入打散的雞蛋液,煮開後轉中小火。

  4、下入適量的油、鹽煮開即可。

  二、艾葉煮阿膠粥

  1、準備粳米、阿膠、幹艾葉、紅糖。

  2、將幹艾葉用清水煮約20分鐘,取藥汁。

  3、粳米洗淨,加水煮粥,粥快熟之際倒入艾葉水。

  4、阿膠搗碎,混入粥中,邊煮邊攪拌至阿膠溶解。

  5、食用時可根據個人喜好加紅糖。

  6、食用時加紅糖拌勻即可。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