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飲食禁忌與食療方法

  糖尿病人在飲食方面特別慎重,如果飲食不當,會引起血糖升高,很多人就會問了糖尿病人的飲食禁忌究竟會有哪些呢?這也是很多人想問的。今天小編給大家整理了糖尿病人飲食禁忌知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糖尿病人飲食禁忌

  低鈉高纖維素飲食

  高鈉飲食可增加血容量,誘發高血壓,增加心臟負擔,引起動脈粥樣硬化,加重糖尿病併發症。所以,糖尿病人應以低鈉飲食為宜,每日食鹽量控制在3克以內。而可溶解的纖維素有利於改善脂肪、膽固醇和糖的代謝,並能減輕體重,可以適量多吃這類食物。

  限富含澱粉食品和忌高糖食品

  富含澱粉的食品***大米、白麵、薯類、豆類、谷 類***,進入人體以後,主要分解為碳水化合物,它雖是機體熱量的主要來源,但因其可直接轉化為糖,因此必須限量。否則,病情將無法控制。 糖尿病患者在忌食糖***白糖、紅糖、葡萄糖、水果糖、麥芽糖、奶糖、巧克力、蜂蜜***、糖類製品***蜜餞、水果罐頭、各種含糖飲料、含糖糕點、果醬、果脯***。因為這些食品可導致血糖水平迅速上升,直接加重病情,干擾糖尿病的治療。所以,必須禁止食用。

  限制脂肪類和蛋白質的攝入量

  糖尿病本身就是由於胰島素分泌的絕對或相對不足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質代謝的紊亂。又因糖尿病易於合併動脈粥樣硬化和心腦血管疾病。所以,必須嚴格限制動物內臟、蛋黃、魚子、肥肉、魷魚、蝦、蟹黃等多脂類和高膽固醇食品的攝入,以免加重脂質代謝紊亂,發生高脂血症。 糖尿病易於合併糖尿病性腎病,而過量的攝入蛋白質會增加腎臟的負擔。所以說,糖尿病患者的蛋白質攝入應適量。美國糖尿病學會建議糖尿病患者每日蛋白質攝入量應限制在每千克體重0.8克以內為宜。

  忌辛辣食物

  糖尿病患者多消谷善飢、煩渴多飲,陰虛為本、燥熱為標,而辛辣食品如辣椒、生薑、芥末、胡椒等性質溫熱,易耗傷陰液,加重燥熱,故糖尿病患者應忌食這類調味品。

  遠離菸酒

  酒性辛熱,可直接干擾機體的能量代謝,加重病情。在服用降糖藥的同時,如果飲酒,可使血糖驟降,誘發低血糖,影響治療。此外,乙醇可以加快降糖藥的代謝,使其半衰期明顯縮短,影響藥物的療效。因此,糖尿病患者必須忌酒。

  糖尿病的飲食療法

  生地黃粥

  原料:鮮生地150克,粳米50克。

  做法:將鮮生地洗淨搗爛,用紗布擠汁。先用粳米50克,加水500毫升,煮成稠粥後,將生地黃汁加入,文火再煮一沸,即可食用,每日一至二次。

  功能: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現代藥理研究表明生地具有加強心肌收縮,利尿及降低血糖作用。

  適應:陰虛熱盛型糖尿病,症見煩渴多飲,多食易飢,尿頻量多,大便乾結。舌紅少津,苔黃而燥,脈滑數。

  葛根粉粥

  原料:葛根30克、粳米50克。

  做法:將葛根切片,水磨澄取澱粉,粳米浸泡一宿,與葛根粉同入砂鍋內,加水500毫升,文火煮至粥稠服用。

  功能:清熱除煩,生津止渴。現代藥理研究證明葛根有降低血糖作用,並能擴張心腦血管,具有溫和的降血壓作用。

  適應:陰虛火旺型糖尿病,症見口乾多飲,心煩易怒,性情急躁,多食易飢,大便乾結,尿色混黃,舌紅少津,舌苔黃燥,脈象滑數。

  三七山藥粥

  原料:三七5克,生山藥60克、粳米60克、酥油適量。

  做法:粳米加水如常法煮粥。山藥去皮為糊後用酥油炒,令凝,用匙揉碎,放人粥內拌勻,可作早點食用。

  功能:潤肺健脾,益氣固。

  適應:氣陰兩虛或陰陽兩虛型糖尿病。症見神疲乏力,口乾咽乾,食慾減退,腰膝痠軟,大便於結或洩瀉與便祕交替出現,或兼見心悸自汗,或眩暈耳鳴,或肢體麻痛,或視物模糊。舌胖有齒痕或舌質暗淡,苔白或幹,脈沉細無力。

  容易患糖尿病的人群

  1 、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

  父母、子女或兄弟姐妹中有患糖尿病者,即為有糖尿病家族史。2型糖尿病的患者1/3的後代將表現為糖尿病或糖耐量異常;雙親患有2型糖尿病,估計其後代達60歲時,糖尿病發生率約為50%,另有12%伴糖耐量減低;母親患糖尿病的遺傳傾向高於父親;有糖尿病的父母所生子女,糖尿病的發生年齡早於無糖尿病的父母所生子女。

  2、高血壓和血脂異常者

  糖尿病常常是一手牽著高血壓,一手拉著血脂異常來影響人體,它們已是糖尿病最常見的併發症,同時又是患糖尿病的危險因素,因為這些疾病都有胰島素抵抗,同屬於代謝綜合徵。

  3 、吸菸者

  吸菸可以使多個器官受損,特別是心血管系統。而糖尿病病人吸菸對已發生心血管併發症的人來說,那是雪上加霜,有害無益。

  4 、缺乏運動者

  運動除了消耗熱量、減輕肥胖外,還可以增加胰島素的敏感性,因此,缺乏運動者是糖尿病瞄準的一個物件。

  5 、中老年人

  人到中年生活工作壓力加大,精神緊張,而生活條件改善,攝取熱量較多,運動量減少,熱量消耗降低;另外,人到中年以後,各種臟器漸漸老化,細胞功能逐漸衰退等,使得這部分人容易患糖尿病。年齡40歲以上就應該每年檢查尿糖、糖耐量、血糖、血脂、血壓等,這對糖尿病的早期發現很重要。

  6、肥胖者

  2型糖尿病發生的危險性與肥胖呈正相關,肥胖的病程越長,程度越重,患糖尿病的危險就越高,尤其是腹型肥胖***男性腰圍≥90釐米,女性腰圍≥80釐米***患2型糖尿病的危險性更大。根據中國工程院院士項坤三等人的研究表明,內臟型肥胖是導致2型糖尿病的最主要原因之一。一般來說,肥胖體重指數在25以上的成年人才容易患內臟型肥胖,但有14%左右的非肥胖中國成年人,也患有內臟型肥胖,中國人的脂肪容易在內臟周圍存積,因此更容易得2型糖尿病。肥胖造成胰島素抵抗,胰島素抵抗容易造成胰島素過多地分泌,胰島素過多分泌不可能持續很長時間,胰島細胞最後會不堪重負而發生功能衰竭,引發糖尿病。

  7、高熱量飲食習慣的人

  攝入高熱量及結構不合理的膳食而體力活動不足,易導致肥胖及降低胰島素敏感性,可促進糖尿病的發生。

  8、食用過多糖類和澱粉的人

  糖尿病本質是糖代謝功能失調,如果日常飲食當中過量攝入糖類和澱粉類的,人體又無法正常消耗,過量的無法代謝,最終導致病理性的代謝失調。事實上日常飲食清淡,少吃澱粉類,如土豆、玉米、大米、精麵粉的人一般不會得糖尿病。

  9、不明原因的疲勞的人

  典型的“三多一少”,即多飲,多尿,多食和體重減輕症狀並不多見,而疲勞症狀在休息後不能緩解,是糖尿病患者最早出現,也是最多的臨床表現。

​猜你感興趣:

1.糖尿病食療祕方和飲食原則

2.糖尿病有哪些主要的藥物及服藥禁忌

3.12種食物的飲食禁忌

4.糖尿病飲食禁忌

5.糖尿病的健康飲食 

6.糖尿病宜如何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