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清熱解毒的食療

  夏天干燥火熱,吃點什麼能清熱解毒?湯無疑是最適合的選擇,中國人基本每日都離不開湯,喝湯還能清熱是最好不過了,那麼有什麼?下面小編帶你一一瞭解!

  

  1、冬瓜香菇金針竹笙湯

  主料:竹蓀***幹***40克,鮮香菇250克,冬瓜320克,黃花菜***幹***25克,

  調料:江米酒5克,鹽3克,味精2克,香油5克

  做法

  1.1、竹蓀***竹笙***先用水泡漲,然後將水倒掉,再加入等比例的米酒浸泡,取出,剪寸段;

  1.2、黃花菜***金針***泡軟,打結;

  1.3、鮮香菇用開水燙過待用;

  1.4、將冬瓜去皮去籽切成塊待用;

  1.5、將整理過的竹蓀、香菇、冬瓜、黃花菜與調味料拌勻,放入上素湯中,大火蒸20分鐘,起鍋前淋點米酒即可飲用。

  小訣竅

  消滯清腸、含鈉量低、適合減肥

  2、涼瓜排骨湯

  材料:涼瓜500克,小排骨600克,豆豉3只***約100克***,新鮮黃豆200克,調料:蜜棗2粒,蒜頭2粒

  2.1、排骨飛水再清洗,洗淨所有材料,蒜頭拍扁,苦瓜開邊去瓤切大塊

  2.2、瓦煲放半煲水,水滾後放入所有材料,再滾後,慢火煲1、5~2小時,放鹽再煲15分鐘即可

  提示:小排骨慢火煲1小時後,可以撈出,拿來與青椒或涼瓜同炒;放入蒜頭同煲,湯會變得白色,湯的色味都會濃香,胃酸過多的人喝了也不會那麼傷胃。

  功效:涼瓜***也叫苦瓜***可清熱解毒,消暑祛溼,防治熱痱,溼疹、若面板溼熱盛,生瘡,溼疹,小便短小,排尿刺痛,骨節疼,涼瓜排骨湯適宜夏天喝。

  3、消脂番茄木耳豆腐湯

  材料:番茄320克,木耳***幹***13克,豆腐***南***100克,

  調料:姜3克,鹽2克,胡椒粉2克

  做法

  3.1、番茄洗淨,切件去核,木耳浸發後,洗淨撕成小塊,放入開水中煮5分鐘,撈起洗一洗,嫩板豆腐切粒,放入開水中煮2分鐘撈起。

  3.2、下油一湯匙,爆香姜,下番茄兜炒,加入上湯4杯煮開,下木耳及嫩板豆腐煮10分鐘,下調味煮開即成。

  小訣竅

  清熱潤燥,抗壞血酸,降膽固醇。

  食物相剋:

  番茄:西紅柿忌與石榴同食。

  木耳***幹***:木耳不宜與田螺同食,從食物藥性來說,寒性的田螺,遇上滑利的木耳,不利於消化,所以二者不宜同食。

  患有痔瘡者木耳與野雞不宜同食,野雞有小毒,二者同食易誘發痔瘡出血。

  木耳不宜與野鴨同食,野鴨味甘性涼,同時易消化不良。

  4、 草菇絲瓜湯

  材料:草菇20克,北豆腐100克,絲瓜480克,

  調料:姜5克,鹽3克,白砂糖3克,香油4克,胡椒粉8克,雞粉2克

  做法

  4.1、乾草菇洗淨浸軟,切去硬的部分,然後擠幹水;

  4.2、將板豆腐切成薄片待用;

  4.3、把水燒開,放下油,下絲瓜焯至僅熟撈起,浸冷滴乾水;

  4.4、豆腐放入焯過絲瓜的開水中焯3分鐘,撈起滴乾水;

  4.5、放下草菇煮4分鐘,撈起沖洗淨,擠幹水;

  4.6、下油爆姜,加水煮開;

  4.7、放下材料再煮開,略煮片刻至絲瓜熟透,下鹽、味精、香油、胡椒粉、雞粉等調味即可。

  小訣竅

  潤燥滑腸、利水祛腫、涼血解毒

  5、 菠菜粉絲湯

  材料:粉絲50克,豬肋條肉***五花肉***10克,菠菜25克,

  調料:花生油5克,香油3克,醬油15克,玉米澱粉10克,大蔥3克,薑汁5克

  做法

  5.1、將粉絲用開水泡軟,菠菜切段,五花肉切成火柴粗細。

  5.2、鍋中放油燒熱,下蔥末、清湯600克、粉絲、五花肉、菠菜、鹽、醬油、薑汁,待湯開後,勾英並淋上香油,即成。

  小訣竅

  營養豐富,熱病傷津,食少便祕。

  清熱解毒的食物

  香蕉--味甘、性寒。作用,清熱解毒,潤腸。宜於腸燥便祕;近代用於習慣性便祕。虛寒洩瀉者忌食。

  西瓜--味甘、性寒,歸心、胃、膀胱經。作用:清熱解暑,除煩止渴,利尿。宜於胃部灼痛,胃熱口臭。虛寒證、溼證忌食。

  芹菜--味甘苦、性涼,歸肝、胃經。作用:平肝清熱、祛風利溼。宜於肝胃鬱熱胃痛,胃熱口臭,腸胃燥熱便祕。虛寒證、洩瀉者忌食。

  白菜***菘菜、小白菜***--味甘、性平,歸腸、胃經。作用:解熱除煩,通利腸胃。宜於腸胃燥熱便祕。

  莧菜——味甘、性涼。作用:清熱解毒,通利二便。宜於溼熱洩瀉,胃熱口臭,腸胃燥熱便祕。虛寒洩瀉者忌食。

  茭白--味甘、性寒,歸肺、脾經。作用:清熱解毒,除煩止渴,利溼通便。宜於溼熱洩瀉,胃熱口臭,腸胃燥熱便祕。虛寒洩瀉者忌食,不宜與蜂蜜同食。

  苦瓜--味苦、性寒,歸心、脾、胃經。作用:清熱利溼,解毒明目。宜於溼熱洩瀉,胃熱口臭,胃熱疼痛。虛寒證忌食。

  黃瓜--味甘、性涼,歸脾、胃、大腸經。作用:清熱,解毒,利水。宜於胃熱口臭,溼熱洩瀉。虛寒證忌食;不宜與白蘿蔔、芹菜同食。

  枇杷--味甘酸、性涼,歸肺、肝經。作用:潤肺止咳,生津止渴,下氣止嘔。宜於胃熱口臭,胃熱嘔吐。溼證、虛寒證忌食。

  梨--味甘酸、性涼,歸肺、胃經。作用:生津潤燥,清熱化痰。宜於胃熱吐血,胃熱口臭,腸燥便祕。虛寒證忌食。

  小米***粟米***--味甘鹹、性涼,歸腎、脾、胃經。作用,清熱和中,利尿通淋。宜於脾虛胃熱,反胃嘔吐,洩瀉。不宜與杏仁同食。

  綠豆--味甘、性涼,歸心、胃經。作用:清熱解毒,消暑利尿。宜於胃熱疼痛,胃熱口臭,溼熱洩瀉。虛寒洩瀉者忌食。綠豆芽同綠豆。

  豆腐--味甘、性寒,歸脾、胃、大腸經。作用:清熱和中,生津止渴。宜於胃熱疼痛,陽虛胃痛,腸燥便祕。氣滯證、胃腹脹滿者忌食。

  黃豆--味甘,性平。作用和宜忌同豆腐。

  清熱藥的分類

  由於發病原因不一,病情變化不同,患者體質有異,故里熱證有熱在氣分、血分之分,有實熱、虛熱之別。根據清熱藥的功效及其主治證的差異,可將其分為五類:

  清熱瀉火藥

  功能清氣分熱,主治氣分實熱證。

  清熱燥溼藥

  性偏苦燥清洩,功能清熱燥溼,主治溼熱瀉痢、黃疸等證。

  清熱涼血藥

  主入血分,功能清血分熱,主治血分實熱證。

  清熱解毒藥

  功能清熱解毒,主治熱毒熾盛之癰腫瘡瘍等證。

  清虛熱藥

  功能清虛熱、退骨蒸,主治熱邪傷陰、陰虛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