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怎麼養護

  梅花傲寒,一直都是人們所稱讚的植物,梅花的觀賞價值也很高,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那麼,?下面就由小編告訴大家吧!

  ?

  梅花的上盆方法

  梅花在圃地中經過2~3年的栽植修剪,就可栽植盆內製作成梅花盆栽或盆景供人們欣賞了,盆土的培制一般用腐葉土一份,菜園土三份,摻少量砂土培制而成,這種土壤土質鬆軟營養豐富,通氣、排水效能良好,乾燥時不會板結開裂,潮溼時不會緊密成團。上盆一般在立春解凍之後,養植時用瓦盆較好,在盆底平鋪一層碎盆片,以利排水和免得養分流失,又增加了空間面積,利於通風透氣。剪去過長的主根和少量的側根,多留鬚根,先倒入少量的土,然後將梅樁放入盆內,添土後搖動花盆使疏鬆的土下沉與根部結緊,澆足水,放在陽光下。

  梅花的施肥方法

  梅花耐貧瘠,不需要很多的養料,一般不需要施肥過多,過多則枝葉徒長,不易形成花芽,但也絕不可養分過少而生長不良。盆栽梅花常因盆土少,養分又因淋失而生長不良,除在上盆時在培養土中施基肥和磷鉀肥外,還應在生長季節施腐熟人類尿和餅水肥。上肥時應從梅花梅花根部萌生新根達3釐米以上***即上盆15~20天時***並應遵循由少到多,由淡到濃,循序漸進的原則,以免過早過濃而傷根致死。生長期每週施肥一次,新梢已長定開始扣水時,應控制施氮肥,以免旺長枝條,同時每週葉面噴施磷鉀肥或施入速效磷鉀肥,以促使花芽形成,待花芽生理分化完成後***立秋前後***,每月施肥水2-3次,於春節前後,花蕾膨大時,施肥一到二次,以速效肥***人糞尿或尿素***為主,進行催花。

  梅花的澆水方法

  1、梅花最怕水浸,但也不宜太乾燥,梅的根部不能長時間在排水不暢的溼土中,否則易根爛致死。梅花是闊葉樹種,夏季生長季節需水較多,如果缺水就會削弱光合作用,減少營養的積累,將會影響梅樁正常生長和著花。澆水次數和用量的多少應根據溫度的高底,溼度的大小和盆土排水情況而定,生長季節應保持盆土溼潤。當枝條長至15~20釐米時,花芽分化之前,應掌握“不幹不澆,澆則澆透”的原則,在新梢萎蔫下垂時再澆水,進行“扣水”,控制新梢的生長,進行營養積累,促進花芽的分化。

  2、梅花的芽是早熟性的,在整個營養生長過程中,能萌發2~3次新梢,如不適當控制澆水,讓二次新梢萌發生長,花芽就不易形成,來年不開花或開花甚少,但是失水過度,則澆水後,葉片仍不能回覆正常,葉尖枯黃、脫落,也影像花芽的分化。若發現葉片嚴重枯萎時,可將整株梅花浸入水中,過40分鐘後取出,可望恢復正常。七月下旬到八月份花芽生理分化完成之後,應恢復正常澆水。冬季溫度較低,應少澆水而應保持空氣溼潤,以免花蕾乾燥,以至落蕾。

  形態特徵

  梅是 小喬木,稀灌木,高4-10米;樹皮淺灰色或帶綠色,平滑;小枝綠色,光滑無毛。葉片卵形或橢圓形,長4-8釐米,寬2.5-5釐米,先端尾尖,基部寬楔形至圓形,葉邊常具小銳鋸齒,灰綠色,幼嫩時兩面被短柔毛,成長時逐漸脫落,或僅下面脈腋間具短柔毛;葉柄長1-2釐米,幼時具毛,老時脫落,常有腺體。

  花單生或有時2朵同生於1芽內,直徑2-2.5釐米,香味濃,先於葉開放;花梗短,長約1-3毫米,常無毛; 花萼通常紅褐色,但有些品種的花萼為綠色或綠紫色;萼筒寬鐘形,無毛或有時被短柔毛; 萼片卵形或近圓形,先端圓鈍;花瓣倒卵形,白色至粉紅色;雄蕊短或稍長於花瓣;子房密被柔毛,花柱短或稍長於雄蕊。

  果實近球形,直徑2-3釐米,黃色或綠白色,被柔毛,味酸;果肉與核貼上;核橢圓形,頂端圓形而有小突尖頭,基部漸狹成楔形,兩側微扁,腹稜稍鈍,腹面和背稜上均有明顯縱溝,表面具蜂窩狀孔穴。花期冬春季,果期5-6月***在華北果期延至7-8月***。2n=1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