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市高二政治期中考試答案

  期中考試是高二政治學習中的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是鞏固新知識,形成新技巧的重要途徑,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南陽市高二政治期中考試試卷

  第I卷 ***單項選擇題,共66分***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3小題,每小題2分,共計66分。在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最符合題意的。

  1.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鬥爭從哲學產生以來就有,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標準是

  A.對哲學基本問題的不同回答

  B.對思維和存在關係問題的不同回答

  C.對思維和存在何者為第一性問題的不同回答

  D.對思維和存在二者有無同一性問題的不同回答

  2.韓國總統朴槿惠酷愛中國哲學,曾在韓國文藝月刊《月刊隨筆》上發表題為《遇見我人生的燈塔——東方哲學》文章。哲學如燈塔是指

  A.哲學是關於世界觀的學說  B.哲學是一門科學

  C.哲學能指導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  D.哲學具有實踐性

  3.目前一些著名的入口網站都有星座頻道,為網民提供星座運勢的查詢。從哲學上看,將星座與人的命運聯絡在一起的做法屬於

  A.樸素唯物主義 B.機械唯物主義 C.客觀唯心主義 D.主觀唯心主義

  4.即使矇住了眼睛,也不等於世界漆黑一團。這是因為

  A.世界的本質是物質的 B.物質運動是有規律的

  C.思維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D.世界觀決定方法論

  5.目前,我國藝術行業存在兩大弊端,一是藝術贗品比較多,二是當代藝術家作品沒有一個權威的銷售平臺。業內沒有任何一家機構能夠對作品做到百分百保真和免費退換貨服務。正是看到了這兩大弊端,香港高盛投資公司和翰墨千秋公司才決定進入中國內地藝術市場。上述材料啟示

  A.發揮主觀能動性,必須以尊重客觀規律為基礎

  B.要提高辦事效率,必須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

  C.物質決定意識,一切從實際出發

  D.要取得事業成功,必須按常規辦事

  6.近期,部分 農產品價格“過山車”現象格外引人關注。蔬菜的種植與市場供應之間存在一定的時間差。農戶種植蔬菜時應當從市場價格變化趨勢、市場供應量、總體種植面積等實際出發,不能盲目跟風種植。這表明

  A.物質世界是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一 B.自然界是物質的

  C.哲學是世界觀與方法論的統一 D.規律具有客觀性,要按規律辦事

  7.法國哲學家柏格森認為,事物和狀態不過是我們的心靈所採取的一種觀點。這句話否認了

  A.世界萬物是永恆發展的 B.運動是物質的存在方式

  C.運動是絕對的、無條件的 D.物質是運動的承擔者

  8.世界是物質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統一性就在於它的物質性。物質的唯一特性是

  A.運動 B.客觀實在性 C.主觀能動性 D.普遍性

  9.腦科學最新研究成果顯示,因學習而產生的“西塔波”可促進腦神經細胞生成,從而使“大腦越用越靈”的觀點有了確切的科學依據。“大腦越用越靈”的事實表明

  A.運動是物質的存在方式和固有屬性 B.物質是運動的主體

  C.人腦是意識的物質器官 D.認識運動的主體是人的思維

  10.“離別家鄉歲月多,近來人事半消磨。惟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這是唐朝詩人賀知章《回鄉偶書》中的一首。其中“惟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告訴我們的哲學道理是

  A.物質是運動的物質,運動是物質的運動

  B.任何事物都是相對運動和絕對靜止的統一

  C .我們在看到事物絕對運動的同時,也不能否認相對靜止的存在

  D.離開物質談運動和離開運動談物質都是不正確的

  11.大力發揚“越過千山萬水”“想過千方百計”“說過千言萬語”“經過千難萬險”“吃過千辛萬苦”的“五千精神”,是浙江經濟發展迅速的重要原因。這表明

  A.意識是對客觀存在的反映 B.人能夠能動地認識世界

  C.意識活動具有目的性和計劃性 D.意識對改造客觀世界具有指導作用

  12.人的心靈和身體在不停地進行對話。如果人的心情愉快,常常把事情往好的方面想,體內就會分泌出具有活躍腦細胞、增強體質功能的荷爾蒙。這段話蘊涵的哲學道理是

  A.事物的存在並非是客觀的 B.意識對物質具有促進作用

  C.事物的價值完全取決於主觀感覺 D.意識對於人體生理活動具有調節和控制作用

  13.有研究表明: 人們習慣的形成與大腦底部的基底核有關,它會把經常重複的運動或行為記憶貯存起來,當再次遇到這種行為時,大腦就會開啟自動行為模式,不再參與決策,而是做其他的事情;基底核的病變可導致多種運動和認知障礙。這從一個側面表明

  A.意識離不開人腦,人腦是意識的源泉

  B.意識是客觀存在在人腦中的反映

  C.意識對人體生理活動具有調節和控制作用

  D.意識是人腦的機能,人腦是意識的生理基礎

  14.全球已進入大資料時代。通過對海量資料的有效挖掘和運用,把握資料背後的奧祕和玄機,不僅能看到過去發生的事情,而且能瞭解此時此刻正在發生的事情。這表明

  A.物質決定意識 B.意識活動具有主觀能動性

  C.意識是對客觀存在的正確反映 D.意識對改造客觀世界具有指導作用

  15.2013年沉澱了很多流行語,如:“土豪,我們做朋友吧”、“待我長髮及腰,少年你娶我可好”、“高階大氣上檔次,低調奢華有內涵”等。這些流行語背後,都有一段令人或共鳴或譏諷的故事。材料蘊含的哲理是

  A.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 B.意識是對物質的正確反映

  C.意識是客觀存在的主觀映像 D.意識能夠能動地改造世界

  16.斯坦福大學的研究人員研究發觀,環形RNA分子是人體細胞的基因表達程式中一個非常普遍的特徵,這一研究發現大大顛覆了人們對經典基因表達模式的理解。上述材料表明

  ①思維能正確反映客觀存在 ②認識具有反覆性、無限性

  ③真理總是包含著謬誤而存在 ④實踐永遠是正確的、客觀的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17.2013年,中國科學家經過數年不懈探索和艱苦攻關,首次發現量子反常霍爾效應,這對於克服電腦發熱和能量耗散,極低能耗電子器件研發等工作具有里程碑意義。未來,超級計算機將可能“瘦身”成平板電腦大小。這說明

  A.實踐具有直接現實性的特點 B.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與目的

  C.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 D.實踐是探索世界規律與奧祕的科學實驗活動

  18.從2007年10月發射嫦娥一號,到2010年10月發射嫦娥二號,再到2013年發射嫦娥三號,短短6年裡我國的探月工程邁出了一個又一個的堅實步伐。這主要表明

  A.實踐具有客觀物質性 B.實踐具有直接現實性

  C.實踐具有社會歷史性 D.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

  19.黨的提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佈局由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四位一體”拓展為包括生態文明建設的“五位一體”。從“兩手抓”“三位一體”“四位一體”到現在“五位一體”,總體佈局的這些變化主要表明

  A.真理最基本的屬性是客觀性,真理與謬誤有明確的界限

  B.真理是標誌客觀與主觀相符合的哲學範疇,具有條件性

  C.人們對同一確定物件會產生不同的認識,真理不止一個

  D.真理都是具體的,人們追求真理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

  20.“夢想是海市蜃樓,還是綠洲,關鍵取決於你是否停止跋涉的腳步。”與這句話內涵相一致的是

  A.“沒有革命的理論,就沒有革命的行動” B.“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C.“一步實際行動比一打綱領更重要” D.“人類的心靈需要理想甚於需要物質”

  21.真理,沒有不被懷疑和突破的特權。從根本上講,這是因為

  ①認識具有反覆性無限性 ②社會實踐是變化發展的

  ③客觀世界是變化發展的 ④真理是具體的有條件的

  A.②③ B.①③ C.①② D.②④

  22.分析人士表示,隨著上海自貿區的設立,全國沿海地區均有望享受“改革紅利”。這說明

  A.人為事物的聯絡是主觀的 B.事物聯絡是普遍的、無條件的

  C.任何事物都處於普遍聯絡之中 D.人可以突破條件創造聯絡

  23.中非合作論壇創立14年來,已成為中非開展集體對話的重要平臺和進行務實合作的有效機制。本次會議是中非合作論壇步入第2個10年召開的首次部長會議,對中非關係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這說明

  A.人們根據事物固有的聯絡,建立的新的聯絡可以促進事物的發展

  B.聯絡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C.人為事物的聯絡常常優越於自在事物的聯絡

  D.部分影響整體,離開了部分,整體就不復存在

  24.2013年12月13日閉幕的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強調,要優化佈局,根據資源環境承載能力構建科學合理的城鎮化巨集觀佈局,把城市群作為主體形態,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合理分工、功能互補、協同發展。從思想方法看,“優化佈局”

  ①體現用綜合的思維方法來解決問題 ②應在立足整體前提下選擇最佳方案

  ③就是要用共性的認識指導具體做法 ④要堅持在絕對不相容的對立中思維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點選下一頁分享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