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月也美麗隨筆

  上弦月,殘月,未嘗不是一種美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一起來看看。

  篇1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每當我吟誦起這首詞,心中不禁會蕩起一圈圈漣漪——人們總是喜和厭離,人們總是喜歡圓月,可難道殘月不美嗎?有些人總是喜歡“完美主義”,說殘月怎會美呢?

  我認為不然,因為個人的看法不同,所以想法也就不同。我想那些認為殘月不美的人大概是認為:殘月代表著離,而人們自古以來就喜歡合。這樣才有了中秋節全家人團聚在一起賞圓月、敘團圓的情景,如果一家人永遠像殘月一樣只離不合,何來親情?

  是的,全世界每一個人都盼望著能與遠方的親人團聚;全世界的人都不捨得與親人離別,可誰能告訴我:在你還未體驗過與親人長期分離的滋味時,你珍惜過與親人所共同度過的一分一秒嗎?恐怕不然吧,你一定是去外地求學、工作時,才明白親情之可貴吧!當你小時整天聽著父母的嘮叨,你會感到厭煩;當你真的與父母離別時,你一定會希望常常聽到父母的嘮。殘月不正代表你與親人分離的時候嗎?只有與親人離別後,你才懂得親情;只有與親人離別後,你才懂得珍惜。如果沒有殘月的反襯,你會珍惜八月十五的圓月嗎?

  有時人們受到種種侷限,只看到事物的一個方面,而忽略了大自然整體那無與倫比的美。殘月真美!

  篇2

  夜,輕輕地降臨了,當夕陽的最後一抹慈愛也悄悄歸隱之後,她――那彎纖細的殘月也從那黑黝黝的夜幕中探出了身子。如一彎銀鉤,緊緊地掛在上面。

  夜,深了;人,靜了。在這偌大的天地間,彷彿只剩下了這無盡的黑暗――與這彎殘月。

  幾許夜風吹過,樹木沙沙作響。可待其一過,一切便又恢復到了最初,萬籟俱寂。只有天上的那彎恍若秋水的殘月,還在微微地盪漾著。在這黝黑夜幕之下,她是顯得那麼的孤獨、寂寞。那纖細的身軀是那麼的弱不禁風,彷彿只消一吹,她便會冰雪消融般化為一縷虛無。

  銀色的月光飄灑著,但卻顯得是那麼的清冷,在這充滿了塵埃的世界裡,冷豔不可方物。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在蘇軾這首《水調歌頭》的陪伴下,更添悽惋。那彎殘月在這無盡的黑暗中,是那麼的悽美,彷彿在那瘦弱的外表下,隱藏著太多太多的悽惻哀婉的愛情故事。她想傾訴,想要將所有的悲歡離合都痛痛快快地說出來――

  但是,誰是她的知音呢?

  在這蒼茫大地上,有太多太多的詩人去歌頌滿月,可唯獨――是啊,有誰會去注意到她呢!這彎殘缺不齊的、毫不起眼的東西!

  幾千年來留給她的,只是一腔無處可訴的幽怨與一份深藏的、不為人知的美麗……

  篇3

  傍晚,大地開始暮合,連最後一抹紅霞也乖乖收起了她的紅衣……

  夜,靜靜地,悄悄的,我獨自趴在視窗,仰望那漆黑的天空。星星悄悄訴說著星語,那一輪彎彎的殘月無私的散發著皎潔的光輝。大地上所有的一切都在享受著世間無比珍貴的靈氣與精華。

  哦!我從來沒注意到這夜晚的星空是那麼的美,就連那一輪彎彎的殘月也美得不像話……

  她是一個殘疾兒童,她手腳不靈活,說話也結巴。同學們不喜歡她,嫌惡她,老師不喜歡她,放棄她,連爸爸媽媽都嫌她是個累贅,討厭她。她孤單,她難過,她寂寞,可是誰能明白她的內心呢?漸漸地,她變的孤僻。

  她唯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聽風,聽風兒訴說它的心事,聽風兒訴說春天的美麗,聽風兒講述美好的故事。她知道的所有資訊幾乎都是從風兒那裡得到的。因為風兒不會嫌棄她,風兒就是她最好的朋友。

  那天又是一個美好的豔陽天,所有的一切都是暖洋洋的,可是那個女孩,她的心卻暖不起來。

  “啦啦啦……”一個可愛的小妹妹哼著動聽的歌從她的身旁經過,臉上盪漾著幸福和開心。這時,一輛大卡車好像因剎車不靈的緣故向小妹妹疾馳奔來,女孩看見了,想都沒想就衝向小妹妹把她推開,自己卻被大卡車撞出十幾米遠,也許誰都沒有注意到,在她心跳停止的那一刻,她綻放出了世間最美麗的笑容,然後緩緩的閉上了眼睛。

  這一夜,殘月灑下的光輝依舊那麼明亮,天空依舊那麼黑暗,星星依舊訴說著星語。但它們訴說的,我真的聽清楚了,它們訴說的是那個美麗勇敢的女孩。


月亮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