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串並聯電路中的電壓規律教學反思

  探究串並聯電路中電壓的規律是初中物理的一節實驗課。通過實驗可以讓學生探究串並聯電路中電壓的規律,提高動手操作能力、合作能力和分析歸納能力。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篇一

  今天我上了人教版九年級第十六章第二節《串並聯電路中電壓的規律》,下面我以這節課為例,說說我是如何在我的教學環節中加強學生學習有效性的設計,作為新教師,對於這個問題的思考還不夠深入,希望各位專家能對我多多指導。

  本節課的教學設計中,有這樣四處設計是為了提高學生學習有效性的。

  第 一處是在匯入,我是先複習使用電壓表測量兩節乾電池兩端電壓,然後接著簡單的介紹了乾電池,馬上又測量出這兩節乾電池組成的串聯電池組兩端電壓是多少,得 出“串聯電池組的電壓規律”。這個設計首先對上節課學過的電壓表進行了複習,同時也完成了書本上的想想做做,並且對於緊接著的串聯電路中的電壓規律的猜想 提供了一定的依據。

  第二處是在學習活動一的設計實驗方案這個環節,我明確提出設計需要完成的內容,以及學生完成這個環節的學習流程以及對應的時間,讓學生一目瞭然的知道自己該做什麼,怎麼做。

  第三處是在學習活動一的“進行實驗”環節,這裡我有兩個地方注重了學習有效性,首先是對實驗過程提出了明確的要求,比如分工,設計記錄表格記錄資料,然後分 析資料等,其次,利用我校的星級評價,出示一個集體星,並且註明“分工明確,認真完成實驗,整理好實驗器材,組員全員參與”才能得到這顆星星,這就激勵學 生在實驗過程中要注意這些內容,保證實驗的有序性。

  第四處就在學習活動二的設計實驗方案和進行實驗環節,這時出示的流程和學習方法跟學習活動一中的設計實驗有所區別,主要考慮到流程相似,所以設計的相對簡單,但是依然明確了學習的方法,時間,要達到的目標等等。

  但是從教學流程和設計上看,很多方面處理的不夠完善,需要進一步錘鍊。比如首先語言上仍然需要更加準確和精煉,其次對於和想想做做結合一起的匯入環節,擔心 時間不夠,所以處理的太倉促,包括對實驗資料的處理,其實還可以更一步深入的討論,再次,對於課堂環節的時間控制仍需進一步培養等等。

  作為新教師還需要多多向前輩們請教,不斷的錘鍊自己,讓自己更快的成長。

  篇二

  物理第十三章 第二節《探究串並聯電路中電壓的規律》是一節實驗探究課,基本設計流程是:複習匯入→學習目標→引領實驗探究“串聯電路中電壓的規律”→探究實驗各環節梳理→自主探究“並聯電路中電壓的規律”→小結→鞏固訓練→拓展提升。

  本節教學目標是:1、知道串並聯電路中電壓的規律;2、通過實驗探究串並聯電路中電壓的規律,並進一步瞭解探究實驗的各個環節,即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定計劃設計實驗,進行實驗,分析得出結論,交流與合作,評估;3、提高動手操作能力、合作能力和分析歸納能力。重難點是實驗探究“串並聯電路中電壓的規律”的過程。

  反思本節教學,比較好的方面有:整個教學流程清晰流暢;複習引入承上啟下,匯入自然;畫圖規範;探究實驗的流程清晰明確;對學生的認知遞進把握較好,先引領學生探究“串聯電壓規律”各環節,再放手給學生自主探究“並聯電壓規律”,學生過渡自然;課件設計合理,利用白板連線實物圖直觀生動,便於理解,效果較好;練習題和拓展提升內容難度適宜,能緊扣本節主題,達標程度較高。

  反思本節教學,不足之處有:在學生進行實驗的過程中,應當讓做得快的小組幫助慢的小組,並在小組之間交流資料,得到更客觀的結論;對實驗操作要有時間限制,應對學生是否做完實驗進行點評;應對實驗中的誤差進行分析,才更符合尊重事實的科學態度;實驗結束後,留給學生展示的機會不足,應多讓幾個小組彙報他們得出的結論,然後再彙總;與學生交流溝通不夠充分;板書內容偏少,應加入兩個結論,不能只在課件上出示結論。

  實驗探究課更應重點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與探究能力,對實驗的過程和結果都應重視,才能更好地體現出新課標的要求。

  篇三

  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本節教材安排了一個比較完整的探究活動,它涵蓋了探究的七個要求。本節教學內容 綜合性較強。在知識方面,要求學生掌握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係;在技能上,要求學會使用電流表、電壓表、滑動變阻器,會用滑動變阻器調節部分電路兩端的電 壓;在方法上,要求學生會用控制變數法、影象法等研究問題。這些要求毫無疑問會給學生的探究活動帶來一定的困難。而組織好學生的探究活動是本節教學的關 鍵,因為它既是實現體驗性目標的需要,也是得出電流、電壓、電阻關係,進而得出歐姆定律的基礎,還是學生學習科學的研究方法,培養科學態度,提高實踐能力 和創造能力的載體。

  目前物理教學中最困難的就是學生的動手能力,純粹傳授知識明顯行不通,動手呢,往往是“一團糟”,一直以來,怎樣讓學生體會探究過程的樂趣,提高其動手能力,是擺在面前的一個難解的疙瘩。 這次亦不例外。一些學生往往“急於動手”,而忽略了過程本身,能否變通一下呢?以前常採用的做法是教師引導學生探究,教師進行演示,儘管“再三強調”,但是學生並不買賬。這次,考慮再三,我採取了學生進行探究演示,其他學生全程“觀摩”,下一節課自己探究的方法。 首先說明了這節課的主要目的和內容***一定要簡潔,具體的東西在探究過程中體現***,然後找了兩名志願者***一定要是同桌,培養他們的合作能力,對其他學生也是一個示範,下節課他們就該合作了,而且學生還是很積極的***,沒有過多的要求,就按照探究的步驟開始了。這樣反而是覺得一切都是順理成章,比苦口婆心的說教好多了,學生也樂於接受。過程中發現絕大多數的學生都在聚精會神的“觀摩”,其間出現的問題也都及時得以解決,尤其是上節課學習的電壓表的使用方法,他們是那麼的熟練,學生學到了應有的知識,我的目的也達到了。 經過這次改動,看來不是學生不願學習,而是我們剝奪了他們創造性學習的機會,每天都是老面孔,他們可能會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