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教育孩子賭博的方式

  大家都認識股神巴菲特,也許大家都認為作為他的兒女會很幸福吧,畢竟是作為富豪的孩子。那麼事實到底是怎樣的呢?巴菲特是怎麼教育孩子的?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一

  1、信任

  彼得說“信任”是巴菲特家族教育中最重要觀念之一,即使我們並不完美,但仍堅信人性本善,如果我們覺得人性本惡,那麼,我們就無法維繫友情、做生意時,無法擺脫算計和猜疑,甚至無法愛別人,如吝於付出,生活註定就是一種煎熬。

  讓他在兒時獲得安全感並學會信任的,既非金錢也非物質上的幫助,而是源自在他成長路上,獲得一種無法用金錢衡量的溫情,這種溫情是在日常生活細節中獲得的,比如相互擁抱、一起品嚐美食、鄰里之間可以傾心交談、彼此照顧以及輔導功課的過程中獲得滋養。

  2、寬容

  彼得的母親認為不要將寬容看成是天生的事情,而是積極去培養這種態度,她在培養孩子的“寬容”方面,非常堅定且富有熱情。一個人為什們要有寬容的心呢?彼得在他的書中寫到:學習寬容,是為了教育我們要擁有一顆開放的心,一個人應當時刻尊重他人,尊重不同的觀念。一個人總要嘗試去理解對方的立場,這是道義使然,也是智慧使然,站在對方的立場看問題可以讓我們胸懷更寬廣。

  3、崇尚教育

  巴菲特家族理解的教育目的:滿足好奇心,父母能為還為孩子做最好的事,就是不斷地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在巴菲特家庭裡,一家人經常一起討論問題,然後讓孩子去查詢資料,深入瞭解。這種查詢資料不是網路查詢,而是在一本一本厚厚書籍中去尋找答案。

  巴菲特家族理解的教育本質:對人性的理解,這裡的人性指的是我們自己隱蔽的內心,和別人的內心的動機和渴望。這種教育並非單純通過書本知識可以學到,最重要的學習途徑是通過與他人互尊互敬的交往,和用心聆聽他人的想法獲得的。

  二

  4、建立屬於自己的一種工作態度

  巴菲特家族理解的工作態度:要勇於發掘自己,從事自己內心真正喜歡的工作,即使異常艱辛、勞苦,仍然在工作中享受樂趣,甚至產生一種神聖感。

  如果單純以金錢為奮鬥目標,那麼努力會變地乏味,也無法保持思想的敏銳和投身事業的熱情。一個健全而持久的工作態度,所強調的不是變化無常的報酬,而是工作本身:實現工作目標和熱情,專注和用心。

  所以在巴菲特變地非常富有之後,他依舊開著老舊的普通車,在家裡穿著老舊的毛衣,房子也沒有變大,並沒有過上奢侈生活,財富大多數都饋贈出去。因為對於巴菲特來說,金錢只是副產品,不是工作的本身目的。

  在巴菲特看來,能夠用金錢購買到的外在東西,隨時都可以消失,而只有給予孩子內在的品質,才是一生享受不完的財富。金錢只是一種工具,這個工具很重要,但是不會使用,就會變成金匕首。

  三

  一、孩子把水、牛奶等撒了一桌子。

  錯誤做法:訓孩子:“你怎麼這麼笨?連個杯子都拿不住。”更有甚者順手給孩子一巴掌。

  結果:大人和孩子都很生氣,事情一團糟,孩子學會通過發脾氣、打人解決問題。

  正確做法:安慰孩子:“孩子,沒事,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下次注意啊。你把桌子擦乾淨好嗎?”

  結果:孩子得到的諒解,馬上向大人道歉,並高興的把桌子擦乾淨。孩子學會寬容。

  二、孩子考試不及格。

  錯誤做法:訓孩子:“你看你,考這麼點分,你也不嫌丟人?你看誰誰,人家怎麼就能考一百?你笨死了!氣死我了。” 更有甚者使勁踢孩子幾腳。

  結果:孩子心情壞到了極點,心裡想:“我完了,我這麼笨,學不好了,再怎麼學也學不好。”

  正確做法: 安慰孩子:“孩子,我知道你心裡也不好受,一次沒考好不代表什麼,關鍵是我們要找出沒考好的原因,然後解決它,好不好,我和你一起分析一下。我相信你,下次一定會有進步。”

  結果:孩子認真地找原因去了,心裡想:“我要努力,不辜負爸爸媽媽的期望,我一定行。”

  三、孩子寫作業磨,該睡覺了,作業沒寫完。***孩子作業多,孩子沒磨,不在此列***錯誤做法:訓孩子:“你氣死我了,怎麼又沒寫完,我一會兒不看著都不行,快點寫!我看著你。”

  結果:孩子並不著急,依然慢慢悠悠,心裡想:“寫不完有我媽呢。”

  正確做法:嚴肅地、平靜地對孩子說:“孩子,寫作業是你的事,你要對自己的事負責,沒寫完不準寫了,該睡覺了,明天自己去學校跟老師解釋吧。”

  結果: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很後悔,心裡想:“這下完了,怎麼跟老師說呀,看來明天寫作業得快點了,不然還得挨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