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早戀兒子的信

  書信已經以其無可爭議的生命力成為人類社會記錄資訊、傳達資訊、留存資訊的重要工具。那麼,要怎麼寫呢?下面小編整理了範文,供您參閱!

  範文一

  親愛的兒子:

  首先祝賀你已經長大成人,開始有了對愛情的嚮往,這非常正常!哪個少年不鍾情,哪個少女不懷春?無論男孩女孩,對於異性的好奇和好感,是自然而然發生的。如果一個人對此全無感覺,那才奇怪呢!我曾想和你認真探討這個問題,可是每當提起這個話題,你就不高興,甚至不吃飯,所以我只能用這種方式與你交流爸媽對此事的看法。

  兒子,當我想到你在課堂上睜著一雙迷離的雙眼,心神若離、效力低下的聽著老師講課,爸媽的心在疼!

  兒子,當我看到你的成績由原來的高三年級六、七十名下滑到一、二百名時,爸媽是多麼震驚和擔憂!

  兒子,不用猜,爸媽知道你一定很受女孩子的青睞,這說起來其實也是值得驕傲的事,畢竟我的兒子是最棒的。可是總是膩在女孩子中的男孩子是最沒出息的,那會消磨你很多的時光,影響你前進的腳步!一個總是婆婆媽媽的處理感情糾紛的男孩不會成為真正的雄鷹!青春期男女之間這種朦朧的好感和真正的愛情是有區別的,真正的愛情不只是兩情相悅,更是一個終生承諾的責任。這個責任非常巨大,要遵守這個承諾是非常不容易的。

  兒子,你有沒有注意到,當你和你的女同學月下散步時,其他同學正在奮筆疾書;當你和你的女同學在討論與學習無關的事時,其他同學又背會了幾個單詞;當你在傾聽女孩子訴苦,為她們“排憂解難”時,其他同學已經落下你好遠的路程;當你們兩個人之間過於親密的言語和行為影響到其他同學和班級時,你們就已經和別人疏遠並且永遠活在別人鄙夷的眼光和流言蜚語中,這會嚴重影響你們與同學的關係,更會影響你的學習„„兒子,爸媽不反對你交朋友,爸媽也不是無感情之人,爸媽只是提醒你,好男兒,志在四方,此時此刻,以學習為重!

  兒子,爸媽很希望你能認識到早戀對高三的影響,當理智戰勝不了情感,你會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爸媽不想看到你會有面對高考一籌莫展、黯然神傷的時刻,更不想看到你離開校園,在沒有人仰慕崇拜的一天!

  兒子,爸媽希望兒子是雛鷹,雖不敢說有鴻鵠之志,但也能展翅高飛,能遨遊上空,而不是地上的一條蟲!

  兒子,爸媽心中的寶貝,人生路很長,可是學習路很短。俗話說:將軍路上不追兔。爸媽希望你學習路上專心一些,別被路邊的“花草”迷亂了眼睛,別讓遠去的野兔影響了注意力的集中,放慢了前進的腳步,更不要說會走上岔路„„即使我們做不了“將軍”,也會是一個好“士兵”! 兒子,爸媽言盡於此,路在你腳下,還要靠你自己走!

  兒子,紙上談兵註定會兵敗,嘴上說努力,無異於太過蒼白!

  兒子,選擇努力,選擇拼搏吧!雖然會付出很多,但是一定會有結果。主要還是要心動、主動、行動!

  我常常想:我的兒子不會太差!

  我常常說:我的兒子一定能行!

  兒子,只要你對爸媽說:爸媽,我已經盡力了!無論結果如何,爸媽也會為你高興!

  也許爸媽對你的判斷有些武斷,讓你憤憤不平,可是爸媽是過來人,忠言逆耳但是隻要聽就會利於行。我們可以無則加勉有則改之啊,樂觀的接受,而不是當做耳旁風!

  兒子,高考近在咫尺,我們一直為你經過三年的不懈努力取得輝煌的成績而驕傲,在最後不到40天的時間裡,你要繼續衝刺、全身心地投入到高考備考中去,對知識查漏補缺,好好地吸收營養,成長為“粗壯的大樹”,將來才能承擔起愛情和家庭的責任喲!

  祝你晚安!晚上做個好夢、睡個好覺,以充沛的精力迎接明天的口語考試和週考! 加油!GO!

  愛你的爸媽

  20XX年XX月XX日

  範文二

  兒子:

  媽媽給你寫這封信是想跟你探討一下中學生的“早戀”問題,其實關於這個話題我們平時已經聊過很多,之所以要寫這封信,是想把我的想法再疏理一遍,另外如果有與你意見不一致的地方,平時說話時你不便反駁,你也可以回信告訴媽媽,我們再商榷。

  “早戀”這個詞可能對於不少家長來說非常敏感,我們經常看到與我同齡的父母們或驚恐萬狀或神情恑異地打探自家孩子是否有早戀的跡象。我理解家長們的擔心,但同時我也想說,中學生“早戀”並非洪水猛獸,只要能正確對待、妥善處理,完全可以把它變成青春歲月中一段最純美的記憶珍存起來。有教育專家說,中學生“早戀”可以看做是“早練”。青春期的孩子對異性產生興趣甚至好感很正常,所謂“早戀”也許是對對方品行的欣賞,也許是對對方成績的仰慕,也許就是覺得對方很漂亮……僅此而已。媽媽也年輕過,像你這麼大的時候曾經有個長著圓圓臉蛋兒的男孩兒會朗頌詩,我很喜歡看他表演,並且覺得喜歡上了他,但那個時候男女生是有界線的***很封建吧***,同桌要在中間劃一條線,平時也不說話,所以媽媽跟那個男生可以說根本“不認識”。現在早已忘記那個“喜歡”持續了多久,總之現在想起來覺得有點兒可笑,但作為少年時代的美好片段留在了我的記憶裡。剛才說的“早練”也就是對異性的一種試探,對愛的一份朦朦朧朧的幻想。青春期是一個人從孩童走向成人的第一步,後面的路還很長,隨著知識和閱歷的增長,認知會發生很大變化。媽媽在想,就算當初我和那個男孩兒可以講話、可以約會,我當真會嫁給他嗎?絕對不會,呵呵,因為這其間變數太多了。

  再說說家長為什麼要擔心、害怕早戀。青春期正值求學階段,當然應以學業為主,如果把過多精力投入到感情方面勢必影響學習成績。當然媽媽不贊成有些家長對此橫加干涉,要麼斥責,要麼百般阻撓,其實也許只是一份純真的友誼被孩子誤以為是愛情,做家長的只要正確引導,相信孩子們會識大局、顧大體。即使孩子真的喜歡上某人,只要處理好相處的分寸,彼此互相鼓勵,也可以共同進步。聽說有一年高考文理科狀元是一對兒,情況不知是否屬實,如果真是這樣倒也是一段佳話。兩個人若互相愛慕,萬不可卿卿我我,每天沉迷其中,到頭來如果是兩個人都學無所成,就算將來真能走到一起也必定會有遺憾;如果一方自控能力太差,將來兩人知識層面懸殊太大,走到一起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必竟兩個人還要講究般配。

  令家長們擔心的第二個問題就是關於“性”。青春期的孩子對性有了初步的瞭解,但同時又充滿好奇。這裡媽媽要跟你說的是,你是男孩子,要有責任感,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自己一定要清楚。可能你也聽說過美國有不少“少女媽媽”,我想這可能與美國的“性開放”觀念有關。未婚先孕的女孩子墮胎對她們的身心是巨大的傷害和摧殘。“少女媽媽”更會產生一系列社會問題,所以在男女生接觸中一定要把握好度。記得一位老者說過,“什麼年齡做什麼事兒”,“性”雖不是“禁果”,但過早嘗試定會嚐盡苦頭。家裡書架上媽媽放了一本關於“性”的科普書,你可以看看。

  最後媽媽想跟你說說希望你找個什麼樣的人。也許說這個話題還為時尚早,但即使是你長大成人也要切記以下四個字,這就是我和你爸爸常說的“脾氣秉性”。跟好脾氣的人生活在一起你會覺得一輩子安逸、舒心,誰也不想整天雞飛狗跳地過日子,還有要記住:“江山易改,秉性難移”。如果發現對方脾氣暴躁、小肚雞腸千萬不要企圖去改變她,因為根本做不到。所謂“秉性”,當然是指一個人的品質、修養,這一點媽媽不多說了,憑你現在的知識 、閱歷也能對此有所鑑別。

  今天下班同事搭我的車,她離婚了。總結這段婚姻她感慨說,上大學的時候一點兒也沒想談戀愛的事兒,大學一畢業著急了,經人介紹匆匆忙忙結了婚,結果還是個離。所以如果可以再年輕一回,她說一定在大學看看有沒有適合自己的人,從從容容地談一場戀愛。從她說的話中媽媽再一次感悟,人應該把握好生命中的每一個階段,少年時享受吸取知識的快樂,青春時盡情體會愛情的甜蜜,中年時感受事業成功的喜悅,老年時滿足於含飴弄孫的天倫之樂。現在電視上經常報道有父母相親團拿著兒女的照片替他們找物件,我可不希望將來你也把媽媽急成那樣,當然最好也別拿“早戀”嚇唬媽媽。

  就寫到這吧。

  祝福你,我的兒子!

  媽媽

  20XX年XX月XX日

  範文三

  親愛的孩子:

  關於你“感情”方面的事情,媽媽決定以後不再說什麼。該說的話爸爸媽媽過去都說過了,且說了許多。無論這樣說那樣說,爸媽媽都希望你好,因為你畢竟初涉人生。一方面,作為父母,爸爸媽有責任有義務監護、培養自己孩子,順利健康地度過人生;另一方面,爸爸媽媽是過來人,總希望把“過來人”的人生體驗說給你,希望你少走彎路,少受折磨。仔細想想,有時候這種想法也是很天真很霸道的。其實最好的人生經驗是你必須有過的經歷。許久以來,爸爸媽媽的確作為你最知心最真誠的朋友在理解你、同情你,願意聽你的傾訴,願意分擔你的痛苦。媽媽深深體驗著惟有父母的愛是世上無與倫比的愛。也許等你長大了,等你也做了父親之後,才能正真體驗這種愛的深重和刻骨銘心。如果爸媽批評了你,說重了你,望你從這方面去理解。

  一段時間來,每每看到你的眼淚,你的痛苦,媽媽的心就碎了,媽媽一夜一夜不能入睡。媽媽知道你是一個感情深重的孩子,但媽媽尚不能以全部的愛心去支援你,幫助你。不是不為,是不能為。不能為的原因是時間問題,而不是事情本身。你們畢竟還是中學生,且面臨人生轉折關頭的大拼搏——高考。

  媽媽不止一次地對你說過:初戀百分之九十五都不能成功。其中的原因應該是事業未成,人生未始,選擇多半是感情衝動。但爸爸媽媽依然對你們的感情表示尊重,表示同情而並未像其他家長那樣,將其視為洪水猛獸,視為大逆不道而怒罵而侮辱而體罰……爸爸媽媽這樣做的原因還是說過的那句:我們已是過來人。從爸媽的體驗而言,初戀雖不能成功,但初戀的感情是最純潔最無功利目的最無雜質的愛,惟其真誠純潔,無論成功與否,將來回想起來也都是美好的事情。惟其如此,爸媽才理解著你們而不願傷害你們人生中的“第一次”。爸媽理解它的珍貴和價值。

  但,畢竟時間不對。因其不對,你們受到外界各方面的壓力***教師、同學、家長***也是正常。

  這兩天媽媽想了許多,感到一個人從幼稚走向成熟,包括非常重要的對事業的選擇,對人生和愛的選擇,不全部是在某種“說教”或者他人的經驗中確立的。人對生命和愛的體悟是乎是在無數的希望與失望,成功與失敗,坎坷與受挫中自己去總結,去“悟”。人在這種無數的經歷中逐步成熟,逐步完善。

  媽媽十五歲離開父母,很長的歲月裡,沒有人給媽媽“說教”,也沒有人給媽媽提供“經驗”,媽媽也走過來了。所以媽媽以後不打算再對你說教什麼。

  你和你哥哥本質上都是正直、善良、真誠、聰明的好孩子,媽媽只希望你們好好把握自己,把握現在。只有這樣,才會有好的未來。

  記住,冷靜、理智、不卑不亢是男子漢不可缺少的美德,也是一個人內心意志的體現。事業和幸福都需要。

  永遠愛你,親愛的兒子。媽媽永遠在你身邊!

  媽媽

  20XX年XX月X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