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要怎麼教育孩子才正確

  家庭是兒童生命的搖籃,是人出生後接受教育的第一個場所,也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所以家庭對孩子的教育需要重視。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家庭正確教育孩子的方法的資料,希望可以幫到你!

  家庭正確教育孩子的方法

  1、家長以身作則

  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學習榜樣。父母是孩子的師表,父母的言行是孩子學習的最直觀的教材,父母以身作則的示範,不僅可以增強說理的可信性和感染性,而且也能像春風潤物一樣起著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作用。因此,父母應時刻檢點自己,以自己良好的首先行為,為子女的品德修養做出示範。

  比如吃米飯時家長想教孩子勤儉節約,不浪費一粒米。自己首先要保證把碗裡的米飯吃乾淨,一粒也不剩,這樣即使不給孩子說,時間長了孩子也會跟著學的。

  2、可以訓斥但不要體罰孩子

  當孩子犯錯誤時,家長不要隨意就體罰孩子,這樣反而給孩子造成陰影。而是應該首先予以勸說和訓斥,比如孩子耍脾氣把吃的好好的饅頭扔掉了,家長應立即要求孩子撿起來,否則不讓他吃飯了,並告訴他再扔饅頭就罰站。這樣孩子一般會自覺地撿起饅頭。

  3、多鼓勵誇獎孩子

  孩子的自尊心也是很強的,有時候一句責備的話能讓他難受很長時間。相反多鼓勵鼓勵他會讓孩子幹勁十足。比如孩子幫家長擦桌子了,家長就要使勁的誇一誇孩子,說:你真棒!真勤快!誰也沒有XXX懂事。這樣孩子會非常高興,還有可能去接著幫忙拖地了。

  孩子生病都怕吃藥。宋丹丹的兒子巴圖卻得意洋洋地告訴別人我最不怕吃藥了。為什麼?這是有一次,巴圖生病了醫生開了中、西兩種藥。宋丹丹先給他吃了西藥,巴圖很乖。宋丹丹當著巴圖的面對小姨說:“我發現巴圖和別的小朋友不一樣,別的小朋友吃藥都哭,他從來不哭,他不怕吃藥。”然後宋丹丹再把中藥端給巴圖。巴圖捧著碗,燒的紅紅的小臉一副緊張的表情,閉著眼鏡一口氣就把藥喝下去了。在場的人都對巴圖讚不絕口,從那次以後,再苦的藥巴圖都不怕了。這則真實故事告訴我們,孩子不是罵大的,是誇大的。家長要經常發現孩子的優點,隨時表揚。在讚美和鼓勵中長大的孩子,更自信更陽光。

  4、批評孩子對事不對人

  當孩子犯錯誤的時候,應該針對孩子做錯的事情對孩子進行批評教育,避免牽扯到孩子的個性和人格問題。“你真笨”、“你怎麼總是不聽話,真是白生你了”、“連這點小事都做不好,真是笨死了”之類的貶低孩子的話語,容易導致孩子的逆反心理,孩子可能會更加變本加厲,這就將造成批評的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因為孩子犯錯後心裡有壓力,針對孩子本人的批評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和人格,而對事不對人的和風細雨式的批評,能夠緩解孩子內心的恐俱。具體來說,對事不對人的批評有這樣兩個個好處:

  首先,對事不對人的批評,有助於孩子正確思考。孩子都有犯錯的時候,當出現問題時,父母指出孩子犯錯的行為,可以把孩子思考的焦點集中在“這件事怎麼啦?應該怎樣做呢?”這樣一來孩子才有可能明白父母的用意。簡單地說,從“對事”的角度思考,是理性的;從“對人”的角度思考,是感性的。

  其次,對事不對人的批評,體現了父母對孩子的體諒、關心、幫助以及鼓勵。這不僅能引導孩子以良好的心態尋找改正錯誤的辦法,培養孩子的獨立處事能力,更有助於提升家長的個人內涵和威信。因為懂得寬容孩子過錯的父母,才更容易贏得孩子的尊重和歡迎。

  5、及時的給予獎勵

  當孩子犯錯時應該給予懲罰,但是孩子做的好時更要加大獎勵力度。這樣能極大地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和熱情。比如孩子考試得了滿分,或是船模型比賽、鋼琴比賽等獲獎,家長要用些實用的大獎品來獎勵孩子,比如大毛絨玩具等,這樣孩子會十分自豪的,做事也更加有信心了。

  一個美國成功人士的母親這樣教育孩子,分蘋果的時候他和弟弟都爭著要大的。媽媽說:“我把門前的草坪分成三塊,你們三人一人一塊,負責修剪好,誰幹得最快最好,誰就有權得到它!”他們三人比賽除草,結果,他贏得了那個最大的蘋果。他非常感謝母親,她讓他明白一個最簡單也是最重要的道理:要想得到最好的,就必須努力爭第一。

  6、學會向孩子道歉

  在家庭生活中,家長說錯了話,辦錯了事,甚至冤枉了孩子的事,是常會發生的,如何處理這樣的問題,實在也是家教的藝術之一。

  家長和孩子在家庭中應當是民主和平等的關係,家長做了錯事或錯怪了孩子,是應該主動道歉的。這不會影響家長的威信,更不會有損父母的尊嚴;相反,會給孩子樹立有錯就改的榜樣,會使孩子由衷地敬佩父母的品質與修養,從而更加信任父母,親近父母;父母的威嚴不僅不會降低,反而會更高,還會使家庭中形成一個寬鬆、和諧、民主的有利於孩子成長的氣氛。當然,家長道歉、認錯,特別是向孩子道歉、認錯,態度必須是誠懇的,不敷衍,不找客觀原因,真誠地去求得諒解。

  家庭正確教育孩子的建議

  1.影響孩子成績的主要因素不是學校,而是家庭。

  2.如果家庭教育出了問題,孩子在學校就可能會過的比較辛苦,孩子很可能會成為學校的“問題兒童”。

  3.貧窮是重要的教育資源,但並非越貧窮越有利於孩子的成長。做父母的,需要為孩子提供基本的文化資料,不讓孩子陷入人窮志短的自卑深淵。

  4.告訴你的孩子:認真聽講的孩子偶爾成績好,認真自學的孩子永遠成績好。

  5.《麥田裡的守望者》為世界貢獻了一個詞語: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與不管之間,有一個詞語叫“守望”。

  6.不要做有知識沒文化的家長。有些人有高學歷,但不見得有文化。如果家長不懂得生活,不知道善待他人,甚至不懂得善待自己的孩子,無論他擁有多高的學術水平,他也是沒有文化的人。

  7.父母可以把孩子作為世界的中心,但是不要忘了父母也要過獨立的生活。如果父母完全圍繞孩子轉而沒有了自己的生活主題,這樣的父母常常會以愛的名義干擾孩子的成長。有時侯,並不是孩子離不開父母,而是父母離不開孩子。

  8.父母需要承擔教育孩子的責任,不過,也不要因為教育孩子而完全取消了自己的休閒生活。“沒有責任感傷害別人,太有責任感傷害自己。”***吳稼祥語***

  9.如果孩子一哭鬧父母就趕緊抱起孩子,那麼,孩子就會利用父母的這個特點經常糾纏父母,提出更多的要求。所以,孩子哭鬧,不要著急把孩子抱起來,父母最好讓自己有事情做,讓孩子看著自己動作麻利地做事。

  10.夫妻關係影響孩子的性格。一個男人如果不尊重他的妻子,那麼,他的兒子就學會了在學校不尊重他的女同學。一個女人如果不尊重她的丈夫,那麼,她的女兒就學會了在學校瞧不起她的男同學。

  11.教育就是培育人的精神長相。家長和教師的使命就是讓孩子逐步對自己的精神長相負責任,去掉可能沾染的各種汙穢,培育人身上的精神“種子”,讓人可以呼吸高山空氣,讓人可以揚眉吐氣。

  12.有修養的父母是“伏爾泰主義者”,“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他們從孩子出生的那天就開始跟孩子講道理,耐心的徵求孩子的意見。不要指望打罵孩子就能讓孩子學會服從。殺雞給猴看的結果是:猴子也學會了殺雞。

  13.讓孩子成為既有激情又有理智的人。“沒有激情,任何偉業都不可能善始,沒有理智,任何壯舉都不能善終。”

  14.讓你的孩子成為有教養的人,有教養從守時,排隊,在公共場合不大聲說話,不輕易發怒開始。

  15.做人要厚道。如果你的孩子比較厚道,請不要嘲笑他的軟弱。喜歡佔小便宜的人,往往吃大虧,因為他被別人厭惡。願意吃小虧的人,將來會佔大便宜,因為他被人喜歡。

  16.身體的活力能夠帶來精神的活力。身體好的人,性格陽光。身體不好的人,做事猶猶豫豫,躲躲閃閃,說話吞吞吐吐。

  17.不要以為孩子1到6歲只是長身體的年齡。如果父母讓孩子1到6歲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那裡度過,等到孩子6歲時父母再把孩子接回來上小學,那麼,這個孩子在小學要麼成為默默無語的沉默者,要麼成為無法無天的搗亂者。

  18.經常和孩子一起做三件事:一是和孩子一起進餐,二是邀請孩子一起修理玩具,傢俱或衣物,偶爾邀請孩子幫忙解決工作中的困難。三是給孩子講故事並邀請孩子自己講故事。

  19.如果沒有特別困難,父母最好每天趕回家和孩子一起進餐。家庭的共同價值觀,就在全家人圍著一張桌子吃飯的過程中建立起來。

  20.給孩子講故事並邀請孩子自己講故事,讓孩子從聽故事開始建立閱讀和寫作習慣,讓孩子儘早學會獨立閱讀,儘早養成終身閱讀的習慣。“只要還在讀書的人,就不會徹底墮落,徹底墮落的人是不讀書的。”從來不給孩子講故事的父母,是不負責任的父母。

  家庭正確教育孩子的方故事

  1、小事·大愛

  在一位朋友家小坐,發現他給父母電話的時候撥了兩遍電話號碼。第一遍撥過之後,鈴響三聲就結束通話。再撥第二遍,然後通話。

  “第一遍佔線嗎?”我不經意地問道。

  “沒有。”

  “是沒想好說什麼?”

  “不是。”

  “那麼幹麼撥兩遍?”

  他笑了笑:“你不知道,我爸爸媽媽都是接電話非常急的人,只要聽見鈴響,就會跑著去接。有一次,媽媽為接電話還讓桌腿把腳趾絆了一下,腫了很長時間。從那時起,我就和二老約定,接電話不準跑。我先撥一遍,給他們足夠的時間。”

  我的眼睛忽然十分溼潤。父母之愛總是細緻入微,猶如孩子衣衫上的針腳。子女對父母的愛難道不一樣嗎?

  多撥一次電話號碼,不過是一件小事,可正是這小事,反襯出一個人對父母的大愛。

  啟示:從細微之處愛父母的精神值得大家學習,有人說男孩心粗,我看不是心粗,而是愛父母不到位。

  2、面試

  有個年輕人去參加一家公司的招聘面試。

  面試地點在該公司大樓一樓。很快的,這年輕人便回答了主試人提出的所有問題。最後,主試人讓他去10樓的老總辦公室進行最後的面試,還關照地說:“很抱歉,我們這棟樓的電梯今天壞了,所以只好辛苦你從樓梯上去了。”

  年輕人爬到七樓。在樓梯的轉角處,他看見一個頭發花白、一身勤雜工穿著的老人,正手提水桶吃力地也在上樓……他就上去接過了老人手中的水桶,說:“來,大爺,我來替你提吧。”“可是,我一直要提到十五樓,不影響你辦事嗎?”老人說。“沒事,”年輕人毫不猶豫地回答,“我可以給你提到那兒後在辦自己的事。”

  就這樣,年輕人提著水桶,與那老人一前一後地上著樓,到了10樓的時候,後邊的那個老人突然拍了拍年輕人的肩膀,說:“小夥子,祝賀你,你已經被本公司正式錄用了,我就是公司的老總”,老人繼續說,“別人都對我視而不見,所以我實在無法瞭解他們的為人,而你卻以你的愛心,明明白白地告訴了我你是一個怎樣的人!”

  愛心是一個人從幼年時起就應當具有的,否則,會失去許許多多通向成功的機會。

1.教育孩子最有效的方法有哪些

2.家庭教育孩子十大方法

3.家庭如何正確教育孩子的方法

4.父母在家是怎麼教育孩子的

5.家長本人教育孩子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