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教育宣傳致家長的一封信

  為了讓學生家長做好對孩子法制安全的教育,學校怎麼寫一封給家長們呢?下面是小編跟大家分享的法制教育致家長的信,歡迎大家來閱讀學習~

  法制教育致家長的一封信篇1

  尊敬的家長:

  您好!

  新學期伊始,為貫徹實施學校法制教育工作計劃,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進一步提高學生法制安全意識,增強法制安全責任感,促進學生素質全面發展,營造平安、詳和的學校教育環境,結合我校的“12.4普法教育”活動,希望各位家長協助學校做好對學生法制安全的教育。

  1、教育學生要遵守國家法律法規,遵守公共秩序,公共道德。

  2、教育學生不進網咖等未成年人不宜進入的場所,不與社會閒雜人員交往。

  3、教育學生正確安全使用家用電器、煤氣灶。

  4、不準在街道或公路上玩耍、追逐、打鬧。

  5、在行人較少或時間較晚時出行必須通告家人,不得隨便信任陌生人,將自己的家庭資訊告訴陌生人或接受陌生人物品。

  6、學生放學必須按時回家,騎自行車要注意交通安全,遵守交通規則。

  7、不得攀登超高建築物或樹木。

  最後希望各位家長能夠配合學校的有關舉措,與學校一起努力做好法制安全教育月活動,真正達到“家校攜手,共育良才”的目的。

  祝閤家歡樂,幸福安康。

  紅光學校

2014年1月

  法制教育致家長的一封信篇2

  尊敬的家長:您好!

  近年來,青少年違法犯罪現象日趨嚴重,特別是中小學生違法犯罪也呈上升趨勢。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有效地預防和減少在校中小學生違法犯罪行為的發生,學校決定開展“法制宣傳”活動,增強全校師生的法制意識。

  一、請家長們與學校和班主任齊抓共管,確保學生安全健康,防止意外事故,瞭解和掌握影響自己子女安全、健康成長的各種因素;對孩子在校外所發生的各種問題和突發事件要及時、妥善處理,督促子女認真遵守《小學生守則》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等要求,積極配合學校重點做到以下幾點:

  1.關注子女的思想變化,通過談心交流等教育方式幫助子女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

  2.積極引導子女崇尚科學,反對邪教,不在任何場合傳播歪理邪說。

  3.家長要經常與班主任取得聯絡,溝通情況,共同關心和教育學生。

  4.掌握孩子節假日的去向,做好有效的掌控。

  5.認真排查和調解孩子與同學、家人、親朋之間的各種矛盾糾紛,要及時發現矛盾苗頭,盡力化解和妥善處理孩子與他人之間的矛盾糾紛,防止激化矛盾,造成事態擴大或產生惡性後果,給家庭帶來無法彌補的損失;

  6.經常瞭解和觀察子女的交友情況,以防與有劣跡的人員來往,從而受到不良影響。

  7.經常排查自己孩子的各種安全事故隱患,對孩子平時外出所自備的交通工具要定時檢修,教育孩子嚴格遵守交通法規,嚴防各種事故。

  8.經常瞭解和觀察子女攜帶的非學習用品,嚴禁孩子攜帶刀具和銳鈍器具,以防子女因意氣用事發生意外傷害事故。

  9.教育孩子愛護公共財物,遵守社會公德。

  二、為達到“家校攜手,共育良才”的目的,希望家長帶領孩子共同學習相關政策法規,教育孩子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遵守公共秩序和道德,並提高自身的的法制素質和法制觀念,以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為去薰陶影響孩子。

  1.教育孩子不進網咖、歌廳、遊戲廳等未成年人不宜進入的場所。

  2.教育孩子不吸菸、不喝酒、不參與打架鬥毆。

  3.教育孩子堅決抵制“黃、賭、毒”等社會醜惡現象,嚴禁孩子接觸***。

  4.教育孩子嚴禁收藏、攜帶管制刀具、槍支等違禁物品。

  5.教育孩子注意交通安全、飲食安全、防火、防水、防電,不到有危險的地方玩耍,教會孩子正確使用家用電器。

  6.教育孩子增強自我保護意識,防盜、防騙,不隨便接受陌生人贈送的物品,不隨便洩露自己的家庭資訊,外出要有家長陪同。

  7.加強孩子環境保護意識,學會低碳生活方式。

  8.樹立良好形象。家庭中的社會化很多都是在無形中進行的,父母的言談舉止、態度等對青少年發生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另外,青少年好奇心強,可塑性大,善於模仿,但其分辨是非、控制自己意志的能力較弱。所以父母有賭博、酗酒、盜竊、賣淫、嫖娼等不良行為,都會給子女以暗示的影響,並使他們模仿大人的不良行為行事,在其心靈中孕育。要使青少年養成良好的品行,作為家長的父母要以身作則,自己不能有不良行為,要舉止得體,言語文雅,給子女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

  9.增加家庭和睦,加強溝通與交流。家庭氣氛可以成為青少年違法犯罪的直接原因,和睦、不和睦或衝突的家庭氣氛,與違法行為率關係甚大。不和睦的家庭比和睦的家庭,其子女違法行為者明顯增多。家庭成員之間特別是夫妻之間經常吵罵、指責、揭短、廝打,瀰漫著一種衝突或不和諧的氣氛,會給子女帶來極大的挫折感和不安全感,長此下去會造成性格內向、孤僻自卑等人格障礙。有些子女為逃避這種不和睦的家庭氣氛,極易離家出走,流落街頭,一旦受到不良因素的影響,就會走上犯罪的道路。

  孩子的健康成長是我們的共同願望,法制教育一定要警鐘長鳴!家長要多關注孩子的學習、生活和成長,努力做到多一點交流,多一份關愛,多一些理解和寬容。加強孩子的法制教育,增強孩子的法制

  意識,提高孩子自我防護能力,真正達到“家校攜手,共育良才”的目的。

  法制教育致家長的一封信篇3

  尊敬的家長:您好!

  近年來,青少年違法犯罪現象日趨嚴重,特別是中小學生違法犯罪也呈上升趨勢。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有效地預防和減少在校中小學生違法犯罪行為的發生,學校決定開展“法制宣傳”活動,增強全校師生的法制意識。

  一、為認真貫徹中央和東海縣教育局有關安全穩定的要求,請家長們與學校和班主任齊抓共管,確保學生安全健康,防止意外事故,瞭解和掌握影響自己子女安全、健康成長的各種因素;對孩子在校外所發生的各種問題和突發事件要及時、妥善處理,督促子女認真遵守《中學生守則》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等要求,積極配合學校重點做到以下幾點:

  1.關注子女的思想變化,通過談心交流等教育方式幫助子女形成正確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

  2.積極引導子女崇尚科學,反對邪教,不在任何場合傳播歪理邪說。

  3.家長要經常與班主任取得聯絡,溝通情況,共同關心和教育學生。

  4.掌握孩子節假日的去向,做好有效的掌控。

  5.認真排查和調解孩子與同學、家人、親朋之間的各種矛盾糾紛,要及時發現矛盾苗頭,盡力化解和妥善處理孩子與他人之間的矛盾糾紛,防止激化矛盾,造成事態擴大或產生惡性後果,給家庭帶來無法彌補的損失;

  6.經常瞭解和觀察子女的交友情況,以防與有劣跡的人員來往,從而受到不良影響。

  7.經常排查自己孩子的各種安全事故隱患,對孩子平時外出所自備的交通工具要定時檢修,教育孩子嚴格遵守交通法規,嚴防各種事故。

  8.經常瞭解和觀察子女攜帶的非學習用品,嚴禁孩子攜帶刀具和銳鈍器具,以防子女因意氣用事發生意外傷害事故。

  9.教育孩子愛護公共財物,遵守社會公德。

  二、為達到“家校攜手,共育良才”的目的,希望家長帶領孩子共同學習相關政策法規,教育孩子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遵守公共秩序和道德,並提高自身的的法制素質和法制觀念,以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為去薰陶影響孩子。

  1.教育孩子不進網咖、歌廳、遊戲廳等未成年人不宜進入的場所。

  2.教育孩子不吸菸、不喝酒、不參與打架鬥毆。

  3.教育孩子堅決抵制“黃、賭、毒”等社會醜惡現象,嚴禁孩子接觸***。

  4.教育孩子嚴禁收藏、攜帶管制刀具、槍支等違禁物品。

  5.教育孩子注意交通、飲食安全、防火、防水、防電,不到有危險的地方玩耍,不做危險遊戲。

  6.教育孩子增強自我保護意識,防盜、防騙,不隨便接受陌生人贈送的物品,不隨便洩露自己的家庭資訊,外出要有家長陪同。

  7.樹立良好形象。父母的言談舉止、態度等對青少年發生著潛移默化的影響。所以父母的不良行為,都會給子女以暗示的影響,並使他們模仿大人的不良行為行事,在其心靈中孕育。要使青少年養成良好的品行,作為家長的父母要以身作則,自己不能有不良行為,要舉止得體,言語文雅,給子女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

  8.增加家庭和睦,加強溝通與交流。家庭氣氛可以成為青少年違法犯罪的直接原因,和睦、不和睦或衝突的家庭氣氛,與違法行為率關係甚大。不和睦的家庭比和睦的家庭,其子女違法行為者明顯增多。家庭成員之間特別是夫妻之間經常吵罵、指責、揭短、廝打,瀰漫著一種衝突或不和諧的氣氛,會給子女帶來極大的挫折感和不安全感,長此下去會造成性格內向、孤僻自卑等人格障礙。有些子女為逃避這種不和睦的家庭氣氛,極易離家出走,流落街頭,一旦受到不良因素的影響,就會走上犯罪的道路。

  孩子的健康成長是我們的共同願望,法制教育一定要警鐘長鳴!家長要多關注孩子的學習、生活和成長,努力做到多一點交流,多一份關愛,多一些理解和寬容。加強孩子的法制教育,增強孩子的法制意識,提高孩子自我防護能力,真正達到“家校攜手,共育良才”的目的。

  東海縣實驗中學

  2015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