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語文第十七課試題及答案

  初一語文第十七課的課程即將結束,同學們要準備好語文第十七課試題來練習提升學習成績。以下是小編給你推薦的初一語文第十七課試題及參考答案,希望對你有幫助!

  初一語文第十七課試題

  1.給下面加點的字注音。

  汙澀***  ***  蜷伏***  ***  慫恿***    ***

  懲戒***  *** 悵然***  *** 妄下斷語***  ***

  2.請結合語境,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

  ***1***三妹便慫恿著她去拿一隻來。

  ***2***找了半天,卻沒找到。真是“畏罪潛逃”了,我以為。

  ***3***我沒有判斷明白,便妄下斷語。

  3.下列句子中標點符號運用有誤的一項是***  ***

  A.這隻小貓較第一隻更有趣,更活潑。

  B.妻道:“張媽,留心貓,它會吃鳥呢。”

  C.隔了幾天,李媽在樓下叫道:“貓,貓!又來吃鳥了!”

  D.它很悲楚地叫了一聲“咪嗚”!便逃到屋瓦上了。

  4.下列句子中有語病的一項是***  ***

  A.社會實踐活動讓我們接觸了社會,開闊了視野。

  B.閱讀優秀的文學作品,既能增長知識,又能豐富情感。

  C.具有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是一個人事業成敗的關鍵。

  D.為防止再發生類似的傷害事故,政教處採取了很多安全措施。

  5.下列句子的表達方式有誤的一項是***  ***

  A.花白的毛,很活潑,常如帶著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在廊前太陽光裡滾來滾去。***描寫***

  B.想到它的無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針,刺我良心的針!***抒情***

  C.我心裡也感著一縷的酸辛,可憐這兩月來相伴的小侶!***記敘***

  D.我家養了好幾次的貓,結局總是失蹤或死亡。***記敘***

  6.動物的語言是豐富多彩的。根據示例,選擇恰當的事物,仿寫一個句子。

  示例:從小貓的悲鳴中,我們讀出被誤解的淒涼。

  7.文中的第三隻貓被“我們”一家誤解後蒙冤而死。在生活中我們也難免誤解別人或被別人誤解,那麼我們應如何對待呢?為此,班級開展了以“消除誤解,真誠溝通”為主題的綜合性活動,請你來完成以下任務。

  ***1***請你為這次活動設計一條宣傳標語。

  ***2***生活中,你是否也曾經錯怪別人或被人誤解過?請你用簡潔的語言敘述一下。

  ***3***你認為怎樣做才能夠減少彼此之間的誤解呢?

  ***泰安中考改編***閱讀從“冬天的早晨,門口蜷伏著一隻很可憐的小貓”至文章結尾,回答下列問題。

  8.選文寫了“芙蓉鳥事件”的始末,請將下列故事情節的發展過程補充完整。

  買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真相大白

  9.從文中哪些詞語可以看出“我”的心理變化?這一變化表現出“我”是怎樣的一個人?

  10.“那隻花白貓對於這一對黃鳥,似乎也特別注意”中的“似乎”一詞能否刪去?為什麼?

  11.下面的語句採用了什麼修辭手法?有怎樣的表達效果?

  真是“畏罪潛逃”了,我以為。

  12.為什麼“自此,我家永不養貓”?下列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

  A.對貓的負罪感永遠不能消除

  B.確保以後不再出現這種過失

  C.永遠愧對這類弱小的生命

  D.見了貓就會觸發靈魂的傷痛

  ***原創***

  忠犬大黃

  朱玲

  一天半夜,正在熟睡的我被一陣劇烈的撞門聲和狗的狂吠聲吵醒,睡眼惺忪的我披衣下床,開啟門。一隻棕黃色的大狗咬著我的褲管向外拖,這是鄰居劉奶奶家的狗大黃。劉奶奶孀居多年,兩個兒子一個在國外,一個在上海,接她去他們那兒住,劉奶奶不肯,堅持要獨居。隨著大黃的引領,我來到劉奶奶家裡。躺在床上的劉奶奶臉色紫黑,頭歪在一邊,奄奄一息。我嚇壞了,立即叫來老公,撥打120,救護車很快趕到,但是醫生稱是腦出血,迴天無術。後來我打電話通知劉奶奶的兩個兒子,前來料理喪事。大家的心思都在喪事上,沒人注意到大黃。劉奶奶的兒子走之前,說是將大黃扔到鄉下,由它自生自滅去吧。

  可是那天晚上下班,我看到劉奶奶緊鎖的家門前趴著大黃,我蹲下細瞧,大黃瘦多了。我不知道這麼長的路程,大黃是如何認得路又如何跑來的。它該餓了吧?我到寵物店買了專門的狗糧。但是大黃一口沒動。我走近大黃,撫摸它有些乾枯的毛皮,我發現有淚溢位了它的眼眶。它是在悼念它的故主啊,我的心顫抖了,為一隻狗的忠誠。

  過了七八天,我看見那碗裡的狗糧沒了,心中一喜。大黃用軟軟的身體摩挲著我的腿,很是依戀,我把它帶回家,我這個從來不正眼看狗的人對大黃卻有了深深的掛念。大黃很愛乾淨,大小便都是到衛生間。漸漸地,我發現大黃身體發福了,我以為這是我飼養的功勞,很是沾沾自喜。有一天下班,我看見大黃一瘸一拐地跟著我,嘴裡還流著血,血滴了一路,它的腹部有一個鋼圈緊緊地卡著,勒得血跡斑斑。我猜測,可能有人把它當成流浪狗,想套去換錢。我心疼地抱著它,試圖解開那鋼圈。大黃似觸電般拼命掙脫,可能是受驚了。老公說,到獸醫站打點麻藥,再慢慢解開。

  我覺得言之有理,就去了獸醫站。獸醫手一摸說,這隻狗快要臨盆了。我大驚失色,醫生打了麻藥,用老虎鉗仔細扳斷鋼圈,鋼圈深深地嵌進肉裡,大黃的腹部血肉模糊,我和醫生雙手沾滿了大黃的鮮血,醫生在傷口上塗上藥粉。我回家買來骨頭給大黃滋補身體。三天後,大黃趴在床肚下,輾轉反側,痛苦呻吟,不一會兒,一隻只小狗就下來了,一連生了九隻,我發現大黃剛有點癒合的傷口也被產痛掙裂開,滲出縷縷血絲。可憐的大黃啊。

  我看大黃獨自哺乳九隻小狗,很是吃力,就和老公商量,把九隻小狗送人。大黃像聽懂我的話似的,時時刻刻警惕地看著我。終於趁大黃吃食時,我瞅準一個空當,將九隻小狗裝在早就準備好的紙箱內送到二橋一個熟識的理髮店的老闆,託他送人。

  沒有了小狗的大黃,神色戚然,淚水盈眶,我心中實在不忍,抱著大黃去那家理髮店探望它的孩子。大黃與它的孩子摟作一團,喔喔地歡呼,我的眼眶有點溼潤。短暫的團聚後,大黃咬著我的褲管示意離開,我千叮嚀萬囑咐,要理髮店老闆務必找幾個妥當的人家領養。大黃回家的第二天晚上,我沒有看到大黃,一連很多天。一天早上,我去買早點,發現劉奶奶的門口臥著大黃,我見神色不對,一摸鼻息,已經香消玉殞了。

  所謂的進食發福,原來都是為了自己的孩子。

  ***選自《意林》2016年第3期***

  13.根據下面的文字提示,補充完整故事的脈絡。【概括故事情節】

  引領鄰居,救助主人→________________→身體發福,快要臨盤→________________→告別孩子,追隨主人

  14.文章前面說大黃對口糧“一口不動”,體型“瘦多了”;後面又說“碗裡的狗糧沒了”,它“身體發福”。這樣是否前後矛盾?為什麼?【文意理解】

  15.聯絡上下文,品析文中畫線的句子。【品析重點語句】

  ***1***一隻棕黃色的大狗咬著我的褲管向外拖,這是鄰居劉奶奶家的狗大黃。

  ***2***大黃與它的孩子摟作一團,喔喔地歡呼,我的眼眶有點溼潤。

  16.讀完全文,說說大黃身上有哪些可貴的品質讓人欣賞。【分析性格特點】

  17.閱讀下列材料,聯絡本文,你想對那些殺狗人士說些什麼呢?【拓展延伸】

  連結材料:《忠犬八公的故事》電影原型為一隻名叫八公的秋田犬。1924年,秋田犬八公被它的主人上野秀三郎帶到東京。每天早上,八公都在家門口目送著上野秀三郎出門上班,然後傍晚時分便到附近的澀谷火車站迎接他下班回家。一天晚上,上野秀三郎並沒有如往常般回到家中,他在大學裡突然中風,搶救無效死了,再也沒有回到那個火車站,可是八公依然忠實地等著他。春夏秋冬,一直等到自己變老變弱,等了整整十年。

  18.請試著運用間接抒情的方法,描寫一種你喜愛或討厭的一種動物。***100~200字***

  【課文片段線上】花白的毛,很活潑,常如帶著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在廊前太陽光裡滾來滾去。三妹常常的,取了一條紅帶,或一根繩子,在它面前來回地拖搖著,它便撲過來搶,又撲過去搶。

  【寫法分析】間接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一般通過對景物的描寫,襯托作者的情感,使抒發的感情更含蓄,使文章充滿詩情畫意。間接抒情的特點是抒情含蓄婉轉,富有韻味,感染力強。這幾句話採取間接抒情的方法,通過對貓的外貌和動作的描寫,細膩地傳達出“我”對貓的喜愛之情。間接抒情一般可以通過敘述、議論、描寫來抒情,採用間接抒情,要做到語言美麗而又富有感情色彩。

  初一語文第十七課試題答案

  1.sè quán sǒng yǒng chéng chàng wànɡ

  2.***1***鼓動別人去做某事。

  ***2***害怕承擔罪責而偷偷逃跑。

  ***3***胡亂說出斷定的話。

  3.D***解析:D項中的感嘆號應改為逗號。***

  4.C***解析:C項不合邏輯,一面對兩面,在“具有”前加“是否”。***

  5.C***解析:C項屬於心理描寫,也是抒情。***

  6.示例:從鳴蟬的歡唱中,我們感受到生命的熱烈。

  7.***1***示例一:用真誠架起溝通的橋樑

  示例二:溝通增進友誼,真誠構建和諧

  ***2***示例:我同桌很喜歡我的一個漂亮本子,有一天我發現本子不見了。我也沒調查清楚就怪我同桌,說是她拿了,還和她吵了一架,她哭了。回家後我發現本子竟然在我書包裡!後來我向她道歉,她也原諒了我。

  ***3***示例:遇到事情我們要冷靜下來,心平氣和地進行換位思考,對別人多加理解和包容。主動與大家溝通,參與大家的討論與活動。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瞭解自己和他人,消除彼此之間的誤會。

  8.凝望 被疑 蒙冤 受罰

  9.不大喜歡——憤怒——虐待——難過。表現出“我”是一個良知未泯、嚴於律己、敢於自責的人。

  10.“似乎”一詞不能刪去。花白貓對於這一對黃鳥的“特別注意”,只是“我”的猜測和推斷,並不十分肯定,所以用“似乎”一詞。刪去後與事實不符。

  11.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形象地寫出了“我”對貓的厭惡之情,為下文發現冤屈貓後的後悔自責埋下了伏筆。

  12.B***解析:解答此題,需要從文中搜集到相關資訊後,聯絡文章主題做出判斷,“我家永不養貓”是因為“我”對一隻弱小的生命的殘忍,導致“我”見了貓就會觸發靈魂的傷痛,對貓的負罪感永遠不能消除,乃至延伸到永遠愧對這類弱小的生命。***

  13.不肯吃食,悼念故主 產下小犬,遭遇送人

  14.不矛盾。因為前面大黃悼念故主,所以拒絕食物,瘦多了;後文交代它快要臨盆,為了把孩子生下來,它才肯吃食。

  15.***1***示例:句子中“咬”“拖”兩個動詞很精當,形象地刻畫出大黃引領鄰居救主的急切行為。

  ***2***示例:句子中“摟”字型現了大黃見到孩子時的慈愛之舉;“喔喔地歡呼”繪聲繪形,足見大黃與孩子團聚的快樂。

  16.①忠誠:因為主人離世,拒絕吃食;離開孩子後,追隨主人而去。②愛孩子:為了肚子裡的孩子,開始進食;孩子被送人後“神色戚然,淚水盈眶”;見到孩子後“摟作一團,喔喔地歡呼”。

  17.示例:狗在帶給人們陪伴和歡樂的同時,更是人類最忠實的朋友。希望人類尊重和善待動物,不要輕易去傷害它們。

  18.【例文】我家養了一隻雲雀,開始,那雲雀的叫聲很好聽,像唱歌一樣,打老遠就能聽見,使人禁不住要打一個麻酥酥的顫兒。可是時間一長,那叫聲就不如以前那麼脆了。我給它吃最好的谷,喝最清的水,稍不鳴叫,就百般逗弄,於是它就又叫起來了。但它叫起來的時候,總是在籠裡不能安寧,左一撞,右一碰的,常常把黃黃的小嘴從籠格里擠出來,盯著高高的雲天,叫得越發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