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教研組教學工作計劃範文

  開展課堂教學的研究,轉換教師角色,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思想,尊重學生,建立平等民主的師生關係,營造積極、健康、和諧、寬鬆的教學氛圍是教研組的工作任務。一起來看看小編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篇一

  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中心,以提高教學質量提高為目標,以精細化管理為手段,以道德課堂推進為載體,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促進教學質量再創新高,特擬定此工作計劃。

  ***一***學科教學現狀分析:

  數學教研組有20個教學班,由20位數學教師組成。數學教研組工作有一定特色,教研教學工作力度有所加強,並取得初步成效,新課程的實施,它給我們小學數學帶來了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近幾年來,很多教師的教育觀念、教學方式以及學生的學習方式、思維方法都發生了可喜的變化,但是也有一些困惑阻礙著我們小學數學健康和諧地發展。

  1、學生計算能力不強.新課程實施以來,我們總覺得現在的學生計算能力不強,很簡單的計算也要出錯。也許,我們還在以以往的標準來衡量現在的學生,《課程標準》早已不在要求學生“迅速而準確地計算”,而是要求學生掌握必要的運算能力,這樣顯然對學生運算能力的要求降低了。由於要求降低了,數學教材上計算題目也明顯少了,很多數學老師在實際教學中就對計算教學不怎麼重視了;另外《課程標準》提倡演算法多樣,開放式思維,我們的老師在課堂上就一味強調、分析、引導多種方法計算,這對於一些接受能力強的學生是“喝足了”,但對於一些接受能力弱的學生一下子“這種方法”,一下子“另一種方法”,最後“一點兒也喝不到”。雖然《課程標準》對計算的要求是降低了,對計算的方法是開放了,但並不是對計算沒有要求了,還是要求學生掌握必要的運算能力,況且數學是永遠也離不開計算的。

  2.學生數學練習量減少。新課程實施以來,我們一直在強調提高課堂效率、減輕學生負擔,我們所使用的教材上面的練習題比起老教材也相對減少了,供學生練習用的也只有《課堂作業》一本練習本。因此不管是主觀上、還是客觀上都影響著現在學生數學的練習量。我們都知道,數學知識沒有經過一定量的練習學生是很難鞏固的。3.、教師對教材的處理能力不強。使用新課程教材,對我們老師的要求更高了,主要有一下幾個原因:1、每個知識在教材上的呈現比較簡單。2、知識點的分佈也比較分散。3、有些知識點還是在練習題中出現的。4、有些知識點原本在中學才有的,而如今在小學就出現了。4、《課程標準》還要求學生學生活中的數學、在生活中學數學這些都要求我們老師對教材進行必要的處理。而我們農村教師對教材的處理能力並不怎麼好,甚至有些老師還沒有形成要對教材進行處理的意識。部分老師還是按照教材的呈現步驟按部就班的進行教學,以致有時課上了一半內容就上完了,接下來就沒事可做可教了。針對以上情況我們制定了本學期工作目標和和各年級教學任務。

  ***二***、各年級教學任務:

  1、結合本學科認真實施新課程標準,用新課改精神和理念指導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減輕學生課業負擔。

  2、加大教研教改力度,鼓勵每個教師進行教學、測評、作業等各方面的創新和改革,積極撰寫各級各類論文。

  3、督促教師學習新課程標準理論和新教法的研討,學習現代教育資訊科技,大力提高理論水平和教學能力,培養自身綜合素質,爭做科研型教師。

  4、積極搞好數學輔導訓練,設計補充一些層次性作業,安排一些數學實踐性作業。力爭不同層次的學生各有收穫,其思維和實踐能力有長足的發展。

  5、狠抓教學常規,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本組教育教學成績再上新臺階

  篇二

  一、指導思想:

  以學校和教導處工作要點為指導,以《數學課程標準》為依據,深化教學改革,以促使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為出發點。課堂中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活動為主線,創新為主旨,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充分體現新課程、新標準、新教法,以提高教學質量為目標,加強教學管理,規範教學行為,加強教學質量的調研與監控,積極推進素質教育,努力提高全體學生的數學素質。

  二、工作目標:

  1、規範教學常規管理,優化教研組活動,提高現代教育技術技能。

  2、深入課堂教學研究,確保課堂教學學生知識鞏固率100%。

  3、加強師資隊伍建設,認真學習領會新標準,積極開展新教材研究工作,充分發揮骨幹教師的示範作用,加強與兄弟學校教學的交流與協作,提高青年教師的業務素質和教研能力。

  4、在學生中開展形式多樣的學習競賽活動,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數學在生活中的體驗,促進學生個性和諧發展。

  5、全校學生數學期末考查及格率達一、二年級95%以上,三、四年級90%以上,五、六年級90%以上,全校優生率高於40%。

  三、工作重點:

  1、開展以新課程、新標準、新教法為課程的教學研究。

  2、強化教學常規管理,提高常規課的教學質量。

  3、切實作好“培優補差”工作,建立優秀生與後進生的檔案。

  4、通過城區“小教辦”和學校教研等活動,促進數學教師整體素質的提高。

  篇三

  一、主要工作與措施

  1加強常規管理,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

  ***1***繼續深入新課程理念的學習,用新的理念來指導自己的實際工作。組織本組成員深鑽教材,認真備課,探尋學生的認知規律。要求合理安排教學過程、教學時間,盡力上好每節課,逐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向四十分鐘要質量。

  ***2***組織年級組集體備課,充分發揮集體的作用。

  ***3***按時按量寫好教學反思,並適時組織教學經驗的交流。

  ***4***重視學生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培養,深化教育教學改革。鼓勵教師採用多媒體輔助課堂教學,增強學生學習教學的興趣。

  ***5***合理佈置課外作業,共同探討學生作業的佈置及批改的新方法,在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的同時也適當減輕教師的工作負擔。在教學中重視學生良好心理素質以及審美情趣的培養,同時做好培優、穩中、補差的工作,逐步提高班級平均分、及格率和優秀率。

  ***6***相互學習,共同提高。認真完成各自的聽課任務,每學期聽課的次數教師不少於20節,教研組長不少於25節。

  ***7***督促和幫助組內人員上好組內研究課、接待課或比賽課。

  ***8***組織老師們認真評析所上的每一節研究課,使上課老師有不同程度的收穫。

  2、繼續加強教研教改,做到課題研究落實到位。

  ***1***保證集中學習的時間。規定兩週一次業務學習,學習時間為週三下午第三節,根據活動內容,採取分散學習與集中學習將結合的形式。教研組長負責記錄考勤及活動情況。

  ***2***要求教研組成員多學習理論知識,多進行探討實踐,多做實驗總結。本學期力爭做一個課題,進行申報,鼓勵教師積極參與相應課題的論文徵集或交流教學經驗的活動。

  ***3***加強資訊科技的學習,提高獲取資訊的能力,促進資訊科技與數學學科的合理整合。

  ***4***增強教研組的凝聚力,加大集體說課的力度,讓教研組成員在“團結、奮進、創新、實幹”的氛圍中開展工作。鼓勵教師創新教學模式,倡導做反思型教師,從認真反思每天的教育教學工作的點滴做起,逐步養成思考的習慣,原則上每週一篇教學反思,並及時發在自己的部落格上。

  二、教研組教研活動安排:

  9月份:***1***、討論並制定本教研組計劃。

  ***2***、落實個人研究課內容及時間。

  ***3***、業務學習:看錄影課,並進行交流。

  ***4***、業務學習:集體備課,

  10月份***1***、業務學習:專題探討“彈性作業的設計與實施”。

  ***2***、業務學習:集體備課

  11月份:***1***校公開課,並進行評課

  ***2***、期中檢查***二次備課、教學反思、學生作業***

  12月份業

  務學習:主題論壇,觀摩錄影課,並進行主題1月份:***1***、討論並制定期末複習計劃***2***、分組研討複習方法

  與策略。***3***、各種資料整理歸檔。***4***、業務學習:集體說課,並進行交流。課題資料交流,並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