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下學期教師隨筆_大班下學期教師教育隨筆

  大班下學期的孩子馬上就要畢業了,相信教師的心思很複雜,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大班下學期教師隨筆,希望能幫到大家!

  大班下學期教師隨筆篇一

  在歡快的音樂聲中,我們又迎來了新的一天。孩子們一個個如小鳥般飛舞著,奔跑著,在這有如童話般的王國裡,歡聲笑語縈繞著、包裹著我們,如雲煙般不斷上升、擴大。

  孩子們陸續走進教室,聲聲問候,溫暖著彼此的心田。和往常一樣:有的看書,有的端起積木簍子回座位玩,有的在玩七巧板。孩子們有說有笑,幸福著、快樂著。忽然,如閃電般,我被這樣的一幕深深地打動著:在教室的角落,有這樣幾個小女孩,她們正拿著固體膠修補起圖書,我立刻拿起手機拍下了這一幕。此刻的感動不需要太多的言辭去表達,一切盡在行動中。

  其實,孩子們總是心存善念,沒有大人們的那般陳腐,這裡有太多的驚喜等待我們去發現,只要學會靜靜地觀察,如果我們能盡力為他們創設和諧舒適的環境,她們會如魚得水,自由、快樂地成長。反省自己,總會為自己的不夠盡力而感到負罪重重。

  大班下學期教師隨筆篇二

  “小貓喵喵叫,小狗汪汪叫,小兔蹦蹦跳。。。。。。”在一次小班音樂遊戲的教學過程中,遊戲情節發展到高潮的時候,幼兒的情緒也發展到了高潮,在我缺乏指導遊戲方法的狀況下,逼迫性的讓幼兒安靜了下來,在遊戲即將結束時幼兒卻不遵守遊戲規則,在我的指導下也沒有起色,我沒有根據情節發展的需要來指導遊戲,使幼兒對自我失去信心和對遊戲的興趣。幼兒是遊戲的主人,遊戲是讓幼兒獲得愉悅的一種活動。幼兒在遊戲時離不開老師的指導,又不能成為成人願望的執行者,那麼咱們就應怎樣去指導幼兒才能充分發揮遊戲的作用,去展示遊戲自我的舞臺呢?

  1、咱們共同認為對於不一樣年齡特徵的幼兒要用不一樣的方法來指導遊戲。如:小班的幼兒很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個性鍾愛模仿周圍的人和事,因此幼兒在遊戲時咱們要時刻注意觀察幼兒,當孩子對新的玩具不感興趣、不會玩、不鍾愛玩遊戲時,咱們就用孩子不感興趣的玩具玩遊戲,這樣就會引起孩子模仿的興趣,對幼兒起了暗示性指導的作用。

  2、中、大班幼兒,咱們能夠作為一個參與者、發問者、傾聽者解決問題的幫忙者的身份去指導幼兒遊戲。如果幼兒在遊戲中需要教師參與,咱們扮演一個主角參與幼兒遊戲中,透過教師與幼兒之間的互動起到指導幼兒遊戲的作用。在遊戲的過程中為幼兒帶給一段時刻讓幼兒把遊戲中的過程體驗、有創意的想法及做法等講出來,透過幼兒之間的討論,引導幼兒以他們自我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分享經驗。我認為不一樣遊戲主題的指導方法是不一樣的,咱們要根據每一種遊戲特點及幼兒需要指導遊戲。

  3、遊戲是幼兒的自主性活動,是幼兒的需要,而不是成人強加的逼迫性的活動。咱們就應讓幼兒自我確定想玩什麼、怎樣樣玩、和誰一齊玩、在什麼地方玩等等,幼兒是遊戲的主人。平時指導幼兒遊戲時,就需要咱們用心去了解幼兒的想法,不好把知識和答案告訴幼兒,不好輕易地打斷幼兒的遊戲,在遊戲中幼兒有權決定一切,如:遊戲的玩具、材料要以幼兒需要興趣為出發點;要讓幼兒自我的方式解決遊戲中出現的矛盾和糾紛;讓幼兒願意自覺遵守遊戲中的規則。因此,要讓幼兒真正成為遊戲的主人,讓幼兒主動控制遊戲,自主決定遊戲的方法。這是咱們教師指導幼兒遊戲的關鍵所在。

  大班下學期教師隨筆篇三

  每一天早操和戶外活動前的排隊真讓人頭疼。我發出“站隊”的口令後,孩子們就會瘋狂的向站隊的地方衝去。有的孩子連小椅子都顧不上放好,就迅速跑過去,你推我,我擠你.經常會聽到:“老師,他插隊”、“我站在這兒”。站在前面的幾個孩子,有的抱著我的腿,有的抓住我的手,有的拉著我的衣服,我只能用更大的聲音蓋過他們,或者一一把他們的手拿開,批評他們一頓,可效果不大。我琢磨老這麼亂可不是事兒,於是著手調查其中的原因。

  我把幾個總愛擠的孩子叫到身邊問:“你們為什麼排隊時總愛擠?”“我想當排頭!”“你們為什麼想當排頭呢?”“當排頭多好,當排頭在前走,離老師最近,能幫老師幹活,還能得到表揚……”。我又把經常當排頭的幼兒叫到身邊問:“你們鍾愛當排頭嗎?”有的孩子說:“鍾愛。”有的孩子說:“有時鐘愛,有時不鍾愛。”在每次的活動中,每位幼兒都爭著去做,但教師只是選取幾個平時潛質比較強的幼兒擔任。時刻長了,潛質強的幼兒只能被動的理解,潛質弱的只有羨慕的眼光。

  怎樣才能使每一位幼兒得到鍛鍊,又能讓他們互相謙讓著排好隊呢?我決定和孩子們一齊討論一下,聽一聽他們的意見。於是,我說:“那咱們一齊來想個辦法吧!”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各抒己見。我又來問孩子:“大家都想當排頭,可排頭只能有一個,咱們怎樣辦才能讓大家都能當上排頭呢?”陳天賜說:“能夠看誰的表現好,就讓誰當排頭。”其他孩子立刻反對:“不行,這樣還是有很多人當不上的。”馬亦心說:“能夠輪換著當,這天你當,明天我當。”孩子們爭論不休。最後咱們確定“輪流當排頭”。每一天選兩名小兄弟姐妹當排頭。當排頭時要聚精會神。

  新的輪流當排頭建立後,孩子們都很高興,他們再也不去擠著當排頭了。我也歸納反思了自我的不足。咱們總是請潛質強的孩子幫老師做事,只注重孩子的義務而忽視了孩子的權利,只注重孩子的服從而忽視—了孩子的自主。日久天長,咱們就剝奪了潛質強的孩子選取的權利,也剝奪了潛質弱的孩子自我鍛鍊、自我發展的權利。孩子們都只是在人生最出的起跑線上,作為教師有必要把鍛鍊的機會分給每個孩子。不是嗎?

  點選下頁檢視更多大班下學期教師隨筆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