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座房子最漂亮反思總結

  《哪座房子最漂亮》講改革開放以來農村面貌的可喜變化:新房多,新房高大寬敞,房前屋後還有花草樹木。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了,希望大家喜歡!

  篇1

  這一課的重點是第一句“一座房,兩座房,青青的瓦,白白的牆,寬寬的門,大大的窗。”而這一句的重點又是對疊詞的體會,知道疊詞能將所寫事物寫得更美。經過師傅的點撥指導,我將“青青的瓦”做為突破口,以點帶面。因為小學生尤其低年級他們的視野裡包容的內容有限,學習範圍太寬,他們會顧此失彼,將學習內容只放在一處,他們比較能集中精神去理解它。首先要解決的是基礎知識,基礎都沒有,如何添磚加瓦呢?所以我先讓學生知道什麼是青色,課文裡“青青的瓦”在哪裡。再通過比較“青青的瓦”和“青的瓦”體會疊詞“青青”本身的美,通過這有意識的比較,讓學生在今後的說話和筆頭訓練中,能夠將疊詞無意識地揮灑而出,讓語言和文章顯得更美。

  然後讓學生說說“青青的瓦”美在哪裡,並讓學生想一想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也是“青青”的,並由我用課件呈列幾個例子,讓學生知道其實在我們身邊就有很多“青青”的事物,從而有意識地引導學生今後要留心觀察生活,熱愛生活。然後我通過不同程度的引導,如“老師從你的朗讀中感覺到枯萎的小草有點變綠了”,“變得更綠了”,“感到滿眼都是綠了”。

  這些評價語的背後是學生越來越富有感情地朗讀,把“青青的”讀得更美,並且在以後的幾節課中,學生對如何將課文內容有感情地表達出來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朗讀起課文來更是有板有眼了。當學生對“青青”的事物美在哪裡有了深刻的理解,並能用有感情的朗讀將它表現出來之後,我又將此延伸到“白白的牆”“寬寬的門”“大大的窗”就水到渠成了。

  篇2

  一年級學生因情感經驗不足,知識儲備有限,往往難以“入境”。教師要善於採取各種有效的辦法,把課文中表達的意境再現出來,將學生帶入意境中去充當角色,去體驗角色,使學生在語言上得到感染,在情感上得到陶冶。如:教學《哪座房子最漂亮》,我反覆示範,不斷啟發,讓孩子們融入畫面,想象和體驗孩子們當時的愉快心情,同時分四人小組合作學習,扮演畫面中的小朋友,從而在體驗學習中提高了朗讀質量,突破了教學的難點,讓孩子們的朗讀有層次,有個性。

  教材是個例子,它是學生學習語言的範例,是學生進行語言訓練的載體。教師要善於在課堂上讓學生以教材為例子,學習語言的規律:以教材為柺棍,嘗試語言的:練習;由教材作遷移,形成語言的技能……如:《哪座房子最漂亮》一詩中,“青青的、白白的、大大的、寬寬的……”疊詞引起孩子模仿的興趣。課下,孩子們合作創作了這樣的詩:“南坪小學真漂亮/紅紅的跑道,綠綠的草坪/還有桂花香/南坪小學真漂亮/高高的樓,白白的牆/那是我們學習的地方/”這樣的語言,雖然稚嫩,卻也童趣橫生。仿一仿,不僅讓他們嚐到了合作學習的甜頭,體驗到了自己成為一名“小詩人”的樂趣,同時也激發了孩子學習語文的興趣,訓練了學生的創新思維,使他們的語言也得到發展,在體驗中真切地感受到了詩歌的韻律美、意境美。

  篇3

  兒童的思維主要是形象思維。課文有些語句表述的事物直觀性強,教師可以將文字描述的事物形象地展示在學生面前,緊密地與語言聯絡起來,使學生頭腦裡出現二者合一的形象。可先讓學生觀察電腦畫面,然後對著畫面描述,這個過程,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的興趣,理解了詞句,同時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說話能力都得到了鍛鍊。例如:在學習《哪座房子最漂亮》一課時,在讓學生看圖交流:“圖上畫的是什麼地方?都有什麼?”這一問題時,一個學生對這幅圖上畫的是一個農村這一說法發生了異議,他說以前他去過一個農村親屬家,那裡根本沒有樓房,而這幅圖上有一座漂亮的大樓,所以不應該是農村,應該是市郊。對學生髮現的這一問題,我沒有簡單地給予答覆,而是表揚了這個有著求異思維的孩子,並把問題還給了學生,讓他們來爭論,自由探究,同時教師因勢利導將舊農村與新農村進行了對比,通過同桌交流感受,讓學生體會到了農村的變化。在爭論、探究、交流中,師生合作、生生合作,讓學生獲得了情感的體驗,有效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了思想教育。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因此,我們在語文教學中,應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但是學生自主探索需要一種內在的慾望,如果學生這種慾望和勇氣被調動起來,他們將會有效、深入地進行探索活動。要怎樣激發這種慾望和勇力呢?通過創設情境,讓學生學會質疑,置身於一種探索問題的情境中,產生對新知識的需求,形成探索的動機。如:兒歌《哪座房子最漂亮》教學中,在學生初讀了課文之後,我便讓學生質疑,找出文章中的疑難問題或者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再讓學生挑選自己喜歡的一個問題,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在四人小組內自由探究、交流,並通過合作,尋求問題的最佳答案,最後展示學習小組自學成果。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對每個學生都抱以熱情的期望,用激勵的語言,激發他們探索的情感。這樣的教學方式,讓學生運用已有的學習方法人人蔘與,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意識,合作意識,促進了自主探究能力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