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前熱身有什麼好處_預防運動傷害***2***


↓↓↓更多運動鍛鍊的相關知識點選下方↓↓↓

  ☑棒球運動的好處☑

  ☑游泳對女生的好處☑

  ☑運動後按摩的重要性☑

  ☑動感單車運動的優缺點☑


  跑步的主要技巧

  落地緩衝

  如果你有仔細觀察過他人跑步,你會發現,很多人都是全腳掌著地,落地時的聲音也比較大。正確的動作是在跑步時,騰空腳落地時要中位腳先著地,腳掌就不要著地。這是對於腳踝、膝蓋的一種保護,防止骨膜炎的發生。

  擺臂

  擺臂是在跑步過程當中,保持身體的平衡性和協調性,使身體更自然的擺動,更符合人體運動的韻律。擺臂時,只要記住前不露肘,後不露手,自然的隨著腳步而擺動。

  抬頭挺胸

  跑步是保持抬頭挺胸有助於改善人體的呼吸迴圈系統以及建立正常的記住狀態。因為你在跑步過程中,人體在不斷的消耗能量,易出現疲勞狀況,這時如果你能用你的意志挺起你的脊樑,那麼你要改善駝背狀況其實就很簡單了。

  呼吸

  跑步時的呼吸是深遠而悠長的,一般採用鼻吸嘴呼,體力下降較為嚴重時可以採用嘴吸嘴呼方式。

  心率

  慢跑作為一種養生的有氧運動,就要和快速跑區分開來。一般來說,最適合身體鍛鍊的心率律動次數是:***220-年齡***×60%左右。大家跑步的時候可以適當的測量以下。

  頭與肩

  頭與肩都要保持穩定。頭要目視前方,下顎微收但不要低頭。跑步時,肩先放鬆下垂,然後儘可能上聳,停留一下,恢復原來的姿勢再重複。

  臂和手

  手要微微握住,大小臂屈成約90度,前後自然擺動。要注意向前的手臂不要露肘,向後的手臂不要露出手來。

  腿

  用大腿帶動小腿,膝關節要朝向腳尖方向,抬到合理的高度後放下再重複。

  雙腳

  雙腳要放鬆,不要緊縮腳趾,腳抬高到離地10釐米就可放下重複。腳掌落地時前腳掌不要太用力蹬地,以免造成小腿肌肉發達。

  跑步的基本原則

  凡是參加健身跑步的人,都應注意堅持經常和循序漸進,特別要注意控制運動量。此外,必須學會“自我控制”,這點尤為重要。因為有時跑步的願望會突然消失,這就需要將“不能跑”還是“不想跑”加以區分。當然,如果有病時絕對不要跑步,而在其他情況下則應克服“惰性”,堅持鍛鍊。

  在鍛鍊初期,跑步的速度以沒有不舒服的感覺為限度,跑完的距離以沒有吃力的感覺為宜。跑步後可能出現下肢肌肉疼痛,這是正常反應,堅持鍛鍊幾天後這種現象就會消失。

  為確定自己鍛鍊水平的等級,參加跑步鍛鍊三至四個月後可進行一些測驗,測驗時以12分鐘跑完的距離為計算等級的起點。

  30-39歲年齡組的人,12分鐘跑完的距離達不到1.5-1.8公里,說明鍛鍊水平較差;如能達到 1.8-2.6公里,說明鍛鍊水平為良好;如能超過2.6公里,即達到優秀鍛鍊水平。

  40-47歲年齡組的人,鍛鍊水平較差者每12分鐘跑完的距離為1.6公里以內;良好者為1.7-2.4公里;優秀者為2.5公里以上。

  50歲以上較差、良好和優秀者每12分鐘跑完的距離則分別為1.5公里以內、1.6-2.4公里和2.5公里以上。

  在短期內取得理想結果是不可能的,只有經常鍛鍊才會提高鍛鍊水平。如果一週只跑一次,跑的距離再長也沒有多少益處。因為在中斷跑步的六天裡,身體組織已將跑步帶來的好處消耗得一乾二淨。因此,一週內跑步不得少於三次。平常缺乏鍛鍊的人,一旦決心開始經常性鍛鍊後,往往運動過量,這樣會導致不良後果。在體育鍛煉上應當循序漸進,每天應在日記中記錄以下諸項:

  1、鍛鍊的性質、內容、持續的日期和每次鍛鍊所用的時間;

  2、鍛鍊前、鍛鍊時和鍛鍊後的自我感覺;

  3、食慾和睡眠狀況;

  4、有無繼續參加鍛鍊的願望;

  5、脈搏跳動情況。

  根據上述記錄不難分析出運動量的大小並及時對鍛鍊進行必要的調整。一般來說,跑步5分鐘後脈搏跳動不應超過120次/分,跑步10分鐘後脈搏跳動不應超過100次/分。如果脈率過速,必須減少運動量。

  跑步的禁忌

  禁忌人群

  跑步是一種簡而易行的鍛鍊方式。適當地參加跑步活動對人們的健康確有許多益處,但是對於某些人來說參加跑步鍛鍊並不適合。

  冠心病病人如果在近兩個月內曾發生過心前區憋悶疼痛,並放射至左肩胛,不能跑步;平時做輕微的家務,或上一層樓就沉得胸痛、胸悶、氣促心慌的人也不宜去跑步;有嚴重心臟瓣膜病者,如風溼性心臟病,病人常感心慌、下肢浮腫等,先天性心臟病病人稍活動就出現脣周發紺、心跳胸痛者,也不宜參加跑步;此外,各種因素所致的心臟擴大、心律不整,以及高血壓病人,在服用降壓病後,血壓仍持續在較高時,都就禁止參加跑步鍛鍊,以免發生意外。

  糖尿病病人注射了胰島素後,不能空腹參加跑步,以免發生低血糖;重症糖尿病病人在沒有注射胰島素時,或發生急性感染髮燒時均不能參加跑步,因為此時體內的胰島素處於最低水平,跑步時運動量較大,不能很好地利用葡萄糖供給能量,而運用脂肪來補充,因此產生大量的脂肪代謝產物--酮體,可能發生酸中毒。並且肝功能明顯損害、活動性肺結核、急性腎炎等患者都應在病情緩解後,才能逐漸恢復跑步鍛鍊。

  禁忌事項

  一忌不做準備運動。在體育鍛煉前做些簡單的四肢運動,對安全有效的鍛鍊身體有好處。因為在寒冷的冬天,人體因受寒冷的刺激而使肌肉、韌帶的彈性和延展性明顯降低,全身關節的靈活性也較夏秋季節差得多。鍛鍊前不做準備運動,則易引起肌肉、韌帶拉傷或關節扭傷,致使鍛鍊不能正常進行。

  二忌大霧天氣鍛鍊。霧是由無數微小的水珠組成的,這些水珠中含有大量的塵埃、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質。如在霧天進行鍛鍊,由於呼吸量增加,勢必會吸進更多的有毒物質,影響氧的供給,這會引起胸悶、呼吸困難等症狀,嚴重者會引起鼻炎、肺炎、氣管炎、結膜炎以及其他病症。

  三忌不注意保暖。運動時不可忽視保暖,否則會引起傷風感冒。天氣冷的時候,可待身體發熱後再逐漸減衣,開始鍛鍊時不必立即脫掉衣服,也不要等大汗淋漓時再脫衣服,否則容易感冒。

  四忌被動訓練。研究發現,主動鍛鍊比被動鍛鍊的效果要好很多。主動鍛鍊時,人們心情愉快,內分泌系統運轉更好,運動時注意力集中,不容易受傷。而在被動鍛鍊時,本來就一肚子怨氣,情緒和身體對著幹,肌肉的協調能力不好,更易導致運動損傷。


看過跑步前熱身有什麼好處的人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