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的最好鍛鍊法有哪些_如何預防頸椎病

  頸椎病的體育鍛煉方法對頸椎病易感人群、輕中度病例、手術後恢復期患者均可適用,而且長期堅持鍛鍊對預防和防止頸椎病的復發也有著極重要的意義。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於頸椎病的相關資料,供您參考。

  頸椎病的最好鍛鍊方法

  ①體操:由體療醫師或護士根據具體情況制定出患者可以負擔而又略為“吃力”的四肢活動體操;

  ②拳術:其中尤以太極拳較為理想,身體各部均有大幅度的活動而不甚劇烈;

  ③擴胸器及啞鈴等上肢體育鍛煉用具:能增加肺活量,增強肌力,可增強頭頸、背部、脊柱的穩定性;

  ④其他鍛鍊用具:可根據病情及具體條件不同而選用相應的器具與方法,有條件者最好在專人指導下循序漸進加大鍛鍊強度與時間;

  ⑤脊柱及頸部鍛鍊:方法頗多。因頸椎病為退變性疾病,故頸部不宜做劇烈運動,以一般的伸、屈、側屈活動及側轉運動為主。

  頸椎病的治療知識

  1、口服藥物治療:主要用於緩解疼痛、區域性消炎、放鬆肌肉治療,對於頸椎不穩等繼發的區域性軟組織勞損等療效較明確,但不能從根本上治療頸椎病。對於伴有四肢無力或麻木的患者來說,還可以使用神經營養藥物輔助康復,促進受壓神經的恢復。

  2、牽引法:通過牽引力和反牽引力之間的相互平衡,使頭頸部相對固定於生理曲線狀態,從而使頸椎曲線不正的現象逐漸改變,但其療效有限,僅適於輕症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且在急性期禁止做牽引,防止區域性炎症、水腫加重。

  3、理療:理療法是物理療法的簡稱。就是應用自然界和人工的各種物理因子,如聲、光、電、熱、磁等作用於人體,以達到治療和預防疾病的目的。但其作用也較微弱,不能從根本上治療。且經常理療易對面板產生燙傷。

  4、手術治療:對頸椎病診斷明確,神經根壓迫症狀嚴重,保守治療後症狀無明顯好轉者應採取手術治療,而對於脊髓型頸椎病患者,即主要表現為雙下肢走路無力、行走不穩等症狀 的患者,則應儘早實行手術治療,以獲得良好的恢復效果,因這類患者的治療效果與神經壓迫時間長短有密切關係。而對於椎動脈和交感神經興奮型的患者,手術效 果相對來說就不太確切。

  手術使用內植物以達到重建頸椎穩定性的目的;頸前路手術主要切除突出變形的椎間盤,對於伴有骨贅增生者還要去除增生的骨贅及兩側鉤椎關節,以免殘留可能的致壓物;頸後路手術,適用於多節段頸椎病、伴椎管狹窄或後縱韌帶骨化的患者,此手術主要通過切除全部或部分後方的椎板來達到間接減。

  預防頸椎病的知識

  1、調整枕頭與睡眠體位。首先是枕頭的選擇。若引起頸椎病的病因是椎間盤突出或椎體後緣有骨刺者,枕頭可稍低。如果病因是椎管後方韌帶肥厚內陷,對脊髓後方形成壓迫者,可將枕頭墊高,枕頭的形狀最好是元寶形。其次是睡眠體位。可取側臥位,或仰臥位,不宜俯臥,要使胸腰部保持自然曲度、雙髖及雙膝呈彎曲狀態。

  2、糾正與改變工作中的不良體位。a、不斷改變頭部及頸部體位,避免長時間保持一種姿勢。b、工作時間較長時,要定期遠望。c、調整桌面高度與傾斜度,使之與身體相適應。

  3、自我牽引。雙手十指交叉合攏,舉過頭頂放於枕頸部,將頭後仰,雙手逐漸用力向頭頂方向持續牽引5~10秒,連續3~4次,即可起到緩解椎間隙壓力的作用。

  4、服用適當的藥物,如複方軟骨素、維生素e等。

  5、佩戴簡易頸圍,可限制頸部過度活動,同時起到頸部支撐作用。頸圍的製作:用硬紙殼剪成高領狀使之高度與頸部相適應,外包絨布。

  6、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