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鬱脾虛怎麼調理

  肝鬱脾虛是指肝失疏洩,脾失健運而導致的。又可以稱之為肝脾不和證。肝鬱脾虛又應該怎麼調理好呢?下面讓小編給大家介紹肝鬱脾虛的調理方法,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吧。

  

  1、菠菜燉血

  首先準備好200克的菠菜,100克的動物血,洗淨菠菜之後將其和動物血一起煮湯即可。

  菠菜可以起到滋陰潤燥、疏肝養血的功效作用,有助治療肝氣不舒,與動物血一起煮湯,可以起到健脾補血的作用,適合肝鬱脾虛型亞健康的人調理身體食用。

  2、柚皮醪糟

  準備好等份的去白的柚子皮、青木香、川芎,還有適量的醪糟、紅糖。首先把柚子皮、青木香、川芎等研磨成細末,每次煮1小碗的紅糖醪糟時加3到6克的藥粉末,之後趁熱服用,每天2次。

  柚子皮具有寬中理氣的作用,並且可以消食化痰,而青木香則具有行氣止痛的功效,適合肝鬱氣滯、肝胃不和調理,而醪糟、紅糖則具有散寒和血、健脾胃的作用。

  3、砂仁橘皮粥

  準備10克的砂仁、5克橘皮、100克粳米,首先把砂仁研磨成粉末,然後將粳米洗淨之後喝橘皮一起熬成粥,然後加入砂仁粉末再稍微煮一會即可。

  砂仁有著行氣寬中的作用,能溫中化溼,健脾開胃。砂仁和橘皮配合可疏肝理氣。因為砂仁含有多種揮發油,所以煎煮的時候不要太久,以免降低其效力。注意陽虛、實熱的病人不宜服用此粥。

  4、甘鬆粥

  準備好5克甘鬆,100克粳米,首先把甘鬆加水煎煮,煮好之後去汁液備用。洗淨粳米,將其熬成粥,等粥熟了之後加入甘鬆汁液,再稍微煮一會即可。

  每天1到2次,溫熱服下。甘鬆性味甘溫,可入脾經、胃經,有助行氣止痛,開鬱醒脾,和粳米一起煮粥,能健脾補中,有助亞健康治療調理。

  肝鬱的消解法

  常揉肝經的太沖至行間,大腿贅肉過多的人,最好用拇指從肝經腿根部推到膝窩曲泉穴100次,這通常會是很痛的一條經,每日敲帶脈300次,用拳峰或指節敲打大腿外側膽經3分鐘,撥動陽陵泉一分鐘,揉“地筋”3分鐘。這樣肝鬱的問題會很快解決。

  肝鬱也是乳腺增生、子宮肌瘤、卵巢囊腫等許多婦科疾病的主因,還有痛經、黃褐斑、偏頭痛等病症也與肝鬱關係密切,減肥若能連帶預防婦科疾患,那才更有長遠的意義。

  敲帶脈擅消“游泳圈”***腰旁贅肉***,敲膽經易減臀部和大腿上的贅肉,此二法實為一法,都是在疏通膽經,因為“帶脈”也是膽經在腹部的一段。如果用此二法一段時間,並未有明顯效果***應該大便增多或食慾略減***,那咱們就用第二招,先從增強脾經入手。

  脾虛的消解法

  脾虛最影響腸胃的消化功能,吃完飯就肚脹,喝點水也停在胃裡不動,大便總是無力下行。這樣的人,身上的贅肉軟得像一團棉花,兩腿沉重不願邁步,大白天也總想睡覺。

  脾虛可用食補,最好的食物就是山藥薏米芡實粥了。胃寒可去薏米;胃熱可去芡實、山藥,換成綠豆,綠豆薏米粥,最祛溼熱,對於肝旺脾虛,舌苔黃膩的人,最為對症。

  如果胃寒、怕冷又脾虛的人,附子理中丸當為首選,此藥祛寒溼而養胃,扶中氣而健脾。如果吃一點東西馬上就飽脹難消,那是心臟功能虛弱,供給胃用於消化的氣血不足,此時補心就是健脾,柏子養心丸最堪此任。

  此藥補心又養肝,安神又通便,若總是心神不寧,氣短乏力,大便難下的人服此藥最為恰當。

  每日空腹多吃些小棗,既補血健脾,又益氣通便,大棗補血力強,小棗活血力強,暑日以小棗為佳。有人說喝了山藥薏米芡實粥,反而腹脹,認為自己是虛不受補,其實是因為您腹中濁氣太多,平日無力排出,而此粥補氣最快。

  清氣生必然驅趕濁氣,兩氣相爭,一時難出,便覺飽悶腹脹。此時喝一碗白蘿蔔湯,胃寒重的可再加上點胡椒粉,自然脹隨屁解,腹中頓時暢快。此時再喝山藥薏米芡實粥,便覺順下無礙了。此外,經常按摩小腿脾經,再重點刺激公孫穴,配合內服粥藥,健脾也並非難事。

  肝鬱脾虛的食療

  1.胡桃芝麻飲

  胡桃30克,芝麻20克,牛乳、豆漿各200毫升,白糖適量。將胡桃仁、芝麻研為細末,與牛乳、豆漿混勻,煮沸飲服,白糖調味,分作2份,早晚各1份,每日1劑。可補益虛損,生津潤腸,潤膚消斑。

  2.白鴨消斑湯

  白鴨1只,山藥200克,生地100克,枸杞子30克,調料適量。將白鴨去毛雜骨,洗淨,用食鹽、胡椒粉、黃酒塗抹鴨體內外,撒上蔥姜醃1小時左右後切為丁;山藥切片。生地布包,置碗底,而後納入山藥、枸杞、鴨丁,上籠蒸熟服食,每週2-3劑。可補益肝腎,養陰消斑。

  3.健脾消斑粥

  生山藥30克,蓮米、赤小豆各15克,生苡仁、生芡實、白扁豆各10克,大棗10枚,大米100克。將諸藥加水煎沸40分鐘後,納入大米煮粥,分作2份,早晚分服,連續1月。可健脾疏肝,去脂消斑。

  4.當歸山楂茶

  當歸、山楂各10克,白蘚皮、白蒺藜各5克。將諸藥同置杯中,衝入沸水,密封浸泡10-20分鐘後代茶飲用,每日1劑,連續1月。可疏肝健脾,消斑化淤。

  5.豬腎消斑粥

  豬腎1對,山藥100克,苡仁50克,大米200克,食鹽適量。將豬腎去筋膜,洗淨,切丁,加諸藥,大米同加清水煮粥,食鹽調味,分作2次服食,每日1劑。可補腎健脾,祛淤化斑。

  6.茯苓消斑湯

  白茯苓、白殭蠶、白菊花、絲瓜絡各10克,珍珠母20克,玫瑰花3朵,紅棗10枚。上藥同置鍋中,加清水適量水煎取汁,分作2份,飯後飲用,每日1劑,連續7-10天。可健脾消斑,祛風通絡。

  肝鬱脾虛的症狀

  為什麼會出現肝鬱脾虛呢?其實原因是有許多的,如憂怒傷肝,肝失調達,或者是飲食不節。勞倦太過等等。那當出現肝鬱脾虛的時候有什麼症狀呢?

  ①大便溏薄、少腹脹痛與情緒有關。

  ②情緒焦慮或精神抑鬱。

  ③食少納呆、神疲懶言、體倦乏力。

  次症

  脅肋脹滿疼痛、或胃脘滿悶;口苦咽乾;咽部異物感;暖氣泛酸;舌尖邊稍紅,舌苔微黃;或舌質淡、舌體稍胖或有齒痕;脈弦。

  如果患者出現以上這些症狀中的任何一項的話,則是可以辨為肝鬱脾虛證的,所以大家要格外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