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臘梅的養殖方法

  臘梅花是一種冬季盛開的花朵,是一種象徵堅韌毅力的一種花朵。今天小編為大家推薦。

  盆栽臘梅的養殖技巧

  臘梅的澆水方法

  臘梅花自古以來都被認是一種經得起嚴寒酷暑的考驗的一種梅花,所以它應該是一種非常好養的花朵。人們常說旱不死的臘梅花,從這點就可以看出,臘梅花的抗旱能力是非常好的。所以家裡的盆栽不需要澆太多的水,澆上一點,只要盆土不是乾裂就好。

  臘梅的施肥方法

  任何一種植物都是需要一定的養分才可以進行很好的養殖的。臘梅雖然能經得起嚴寒的考驗,但肥料,該少的還是不能少。其實,臘梅花很喜歡肥料的一種花。所以在養殖臘梅盆景的時候,要注意最好選擇肥沃的土地,但是也不能太過肥沃,每次都應該定期的對臘梅花進行施肥。

  臘梅的修枝方法

  大家常見到的臘梅一般都比較大棵,室外地栽的不修剪也是可以的。但室內的盆栽臘梅還是要經常塑形的。臘梅發枝力強,素有“臘梅不缺枝”的諺語,通過適期修剪可以使臘梅生長出更多強壯的枝條,開花也會增多。

  —般宜在花謝後發葉之前適時修剪,剪除枯枝、過密枝、交叉枝、病蟲枝,並將一年生的枝條留基部2對至3對芽,剪除上部枝條促使萌發分枝。

  臘梅的溫度要求

  臘梅性喜陽光,亦耐半陰。雖然在寒冷的冬季可以生長,但溫度過低也會受凍的。溫度在-15℃左右可以安全過冬。北京以南的地區,開花期間需要控制溫度在-10℃以內,否則花朵會受到凍害。

  臘梅盆景的養護方法

  放置場所:蠟梅盆景宜放置於避風向陽處,忌寒風,夏季略須遮蔭,冬季盆栽的在氣溫低於1℃時應移至室內越冬。

  澆水:蠟梅較耐旱,有“旱不死的蠟梅”之稱,但也不可過旱。平時盆土可略帶幹些,澆水要“見幹見溼”,不澆則已,澆則澆透。伏天是花芽形成期,不可缺水,應早晚各澆一次水,秋後落葉時,盆土可偏幹些,每隔5~7天澆一次水。

  施肥:蠟梅好肥,在4~6月花芽形成前期宜隔10天施一次餅肥水。6月底至入伏前,每週追施一次氮磷相結合的稀薄肥水,促使花芽形成。伏天追施1~2次,肥宜薄。秋後再施1次即可。換盆時可在盆底施足基肥如骨粉、豆餅等。

  修剪:要使蠟梅連年枝繁花茂,修剪和摘芽極為重要。修剪一般在3~6月間,8月後停止。每年開花後應隨即將老的花枝截短,每枝最長只留15~20釐米。待新枝長出2~3對芽之後,就摘去頂芽,不久又長出旁枝,待長至10釐米後,再摘芽一次,如此反覆數次,直至花芽基本形成。還要疏剪各種影響樹形美觀的交叉枝、平行枝、重疊枝、對生枝、徒長枝以及過密、瘦弱的枝條。花諺有“蠟梅不缺枝”之說,故蠟梅可重剪。

  翻盆:蠟梅盆景宜隔1~2年翻一次盆,時間以冬末春初花謝後為好。翻盆前可先摘去已萌發的芽,約經5天后,隱芽萌動膨大時再移植。翻盆時去掉1B3的舊土,剪去爛根、枯根,修除過長的老根。換以凍酥的塘泥土或富含腐殖質的腐葉土,摻拌適量的礱糠灰和沙土。

  病蟲害防治:蠟梅的抗病蟲性較強,偶有刺蛾、大蓑蛾、蚜蟲、介殼蟲等蟲害,可用80%敵敵畏1500倍液或90%晶體敵百蟲1000~1500倍液噴灑防治。

  臘梅養殖注意事項

  1、施肥

  地裁臘梅管理上可以粗放些。一般每年6-9月份,每隔20天施1次液肥***可用骨粉和餅肥泡水,充分腐熟後施用***,這樣可以保證枝葉、花芽發育良好。

  盆栽臘梅,平時要經常追肥,以促其形成大量花苞,否則開花稀少。一般每年5-6月間每隔7天施1次腐熟的餅肥水,肥、水比可按3:10配合。7-8月間為臘梅花芽形成期,施肥可每隔15-20天1次,且肥水的濃度應稀一些,肥與水的配比以1:5為好。這樣有助於花芽分化。所施肥料必須充分腐熟,不然會爛根。秋後再施1次幹餅肥,以供開花時對養分的需要。入冬後要讓盆土偏幹一些,不再施肥,否則花期縮短。

  2、澆水

  地栽臘梅初冬前澆1次水,花謝後施1次肥,並澆1次水,平時一般不澆水,只有天氣太旱時可適量澆水。

  盆栽臘梅澆水應掌握乾透再澆水的原則,不可多澆,盆土不宜過溼;但也不可過幹,過幹則花開不整齊。

  3、溫度、光照

  盆栽臘梅,12月份移入室內。如果室溫高,元旦前即可開花;但若室溫低,花期可延遲到春節前後。花後應移往陰涼處,防止過早抽新梢和葉,影響花芽分化,對來年開花不利。

  4、整形修剪

  臘梅萌發力強,花後要及時修剪,一般將花枝20釐米以上部分剪除,並將前一年的伸長枝剪短,留1-2對芽即可。這樣可使養分集中於抽發新枝,併為翌年開出色豔朵大的花創造有利的條件。

  5、繁殖

  臘梅的繁殖可用播種、壓條、嫁接、分株等方法。播種法因不易保持花卉的原有優良特性,故一般不採用。採用較多的是嫁接法,嫁接又有切接和靠接兩種方法,而又以切接最為常用。

  切接的時間約在3月中旬,最好在臘梅葉芽剛萌發至米粒大小時進行,若等到葉芽發得過大或已發出葉後再切接就不易成活。切接通常用狗牙臘梅的實生苗為砧木,以素心或磐口臘梅等珍貴品種為接穗。接穗宜在1個月前就選定1年生粗壯而較長的枝條,將其項梢截去,這樣可使養分集中到枝條中段的芽上。接穗長7-8釐米,留取1-2對芽。削接穗時不可削得太深,以稍留木質部為準。砧木從離地面5-6釐米處剪斷,從砧木直徑的1/3處向下切,劈開4-5釐米,把臘梅接穗插入砧木切口中,對準形成層。接好後用軟麻皮綁紮牢,然後用疏鬆土壤把砧木和接穗一起封住,直至把接穗頂部蓋沒。此後要保持土壤溼潤。1個月後,鬆開封土,檢查是否成活,若已成活,則抹除砧木上的其他新芽,以促接芽成長。接著仍將鬆土蓋在上面,以免剛接活的嫩芽受到風吹日晒而死亡。再過1個月後逐漸去土,讓芽苗逐漸接受陽光。用此法繁殖的臘梅生長旺盛,當年可長至50釐米左右。

  6、病蟲防治

  ***1***病害。臘梅在常規栽培過程中,夏季高溫高溼易發生褐斑病、葉斑病等細菌病害。防治可用多菌靈500倍液噴灑。另外,還要加強日常管理,做好預防工作。

  ***2***蟲言。侵害臘梅的有蟎類、食葉和柱幹類蟲類。

  防治方法:對蛀幹類害蟲可用綜合防治方法,7月初孵幼蟲抗藥力差,可在樹幹蛀孔處注射90%敵百蟲1000倍液,毒殺幼蟲。蟲口密度低的臘梅,用毒籤塞蟲孔。9月成蟲羽化盛期,用燈光誘殺成蟲。


猜您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