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怎麼養孔雀的飼養管理

  孔雀,屬雞形目,雉科,又名為越鳥,東南亞東印度群島和南亞印度產的一種大型的陸棲雉類,有羽冠,雄的尾毛很長,展開時像扇子。那麼你對孔雀的飼養方法瞭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孔雀怎麼養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孔雀怎麼養

  孔雀有綠孔雀、藍孔雀、白孔雀。藍孔雀從印度引進,其馴化時間長,產蛋率高,易於大規模人工飼養;白孔雀系藍孔雀變異種經選育而來;綠孔雀主要產於中國,因數量稀少,顯得特別珍貴。孔雀雄鳥體長約2.2米,羽毛絢麗繽紛,頭頂冠羽聚起成撮或屏開為扇狀,尾上覆羽延長尾屏,尾屏長約1.5米,五彩斑斕,開屏時華麗無比。孔雀生性機靈、膽大不怕人,善奔走而不善飛行,喜歡在棲架上棲息並露宿在外。即使是寒冷的雨雪冬夜,也見孔雀不進屋而在棲架上過夜,因此建孔雀棚時要重視外運動場的面積,以內舍加外棚相結合為好,外棚比內舍大一倍,棚高3米以上,周圍及頂用鍍鋅鐵絲網或尼龍網圍起,網眼2×2.5cm。距地面1.5~2m,用竹木條做棲架,便於孔雀上架棲息,地面一角設定沙池讓其沙浴。內舍應鋪沙土,夏天在外棚上可覆蓋遮陰網,或種植遮陽植物。養殖場應選擇地勢較高、光線充足、環境安靜、座北向南的地方。孔雀的食性為雜食性,人工養殖一般以全價配合飼料為主,並適當投喂青綠飼料。

  孔雀的飼養管理

  1、人工育雛:雛孔雀由於其體弱而嬌嫩,需要供給適宜的環境條件和較高的營養需求,同時要求管理精心細緻。育雛前應先徹底消毒籠舍及裝置。剛出殼的幼孔雀要加強保溫,溫度可根據雛鳥的日齡和表現來掌握。一般情況下1~10日齡34~300C,11~20日齡30~260C,21~30日齡26~240C,以後每週降10C,直至180C~200C。一般溫度過低,孔雀苗堆在一起,靠近熱源;溫度過高則遠離熱源,並張嘴呼吸。脫溫後一週左右,可讓雛孔雀到室外活動,多晒太陽,適應外界環境溫度,促進發育。雛鳥養殖密度為30~50只。雛孔雀出殼後24小時先用0.02%高錳酸鉀水飲水,有利於胎糞的排出,然後喂料***要求含粗蛋白22.5%以上***,要求保持料、水不斷。在有條件的情況下,15日齡內的孔雀在飼料中加入熟雞蛋黃、青飼料、黃粉蟲、新增劑***如速補14***。平時要仔細觀察雛孔雀的採食、糞便及精神狀態,發現問題及時解決,並定期清洗消毒水槽、食槽、墊料,保持環境安靜,減少應激。由於孔雀翅羽生長速度快,一週後即可飛翔,應注意防逃措施。在整個育雛期間,應定期防疫。1~15日齡用青鏈黴素3000單位/只飲水,3天后用千分之二土黴素拌料,交替使用,防止白痢及球蟲。一週齡後用萬分之一痢特靈防黑頭病,20天一次。7~9天用新城疫IV系弱苗和傳支H120免疫,14日齡用法氏囊中毒疫苗,21日齡用雞痘疫苗,35日齡用傳喉疫苗***視當地情況定***

  2、 育成期管理:育成期是生長髮育的主要時期,飼料要保持穩定,不能隨意改變,使其養成一定的生活規律。採用欄舍飼養,並適當喂些新鮮多汁青飼料,此期飼料有顆粒料***如玉米、小麥等***、混合料***如蛋白質飼料及骨粉、鈣粉、微量元素、及各種維生素***、青飼料三部分組成。成年孔雀每年8~11月換羽,10月後大部分羽毛換齊。雄鳥尾屏依年齡和體質不同,2年齡方能長好。雄孔雀在繁殖季節內,每天開屏4~5次,每次長達10分鐘,雌鳥和幼鳥也能作相仿的姿態,但不具尾屏。

  孔雀的疾病防治

  孔雀的疾病較為少見,但如群體養殖或管理不善,也可引發禽病,因此,平時應同家禽一樣,按順序接種好各種疫苗,避免同有病家禽接觸,防止病菌傳染。其易感疾病及防治方法如下:

  1、 黑頭病:是組織滴蟲寄生在孔雀盲腸和肝臟引起的。其症狀為精神委頓、食慾不振、腹瀉下痢,後期臥地不起。

  預防:按20毫克/千克體重的劑量投服左旋咪唑或萬分之二的痢特靈拌料,連用5天。

  治療:可在日糧中新增0.04%呋喃唑酮或0.1%磺胺嘧啶;口服甲哨唑,成孔雀0.4克/次,幼孔雀0.2克/次,1日2次,連用5~7天。

  2、 球蟲病:一種常見寄生原蟲病,主要侵害幼孔雀。症狀為精神沉鬱、減食喜飲、羽毛垂翅、怕冷聚堆、閉眼呆立,甚至出現呼吸困難、下痢,排褐色糊狀惡臭糞便,間見血便。

  防治:***1***雛苗期用5千單位青鏈黴素飲水或千分之四土黴素拌料;成鳥用青黴素10萬~15萬單位/只,混飲,1日2次,連用3~5天。***2***用0.02%痢特靈粉劑拌料作預防,治療可用0.04%拌料,連服5~7天。應注意均勻拌料,防止藥物中毒。***3***每斤飼料拌氯苯胍2粒作預防。

  3、 白痢:由沙門氏桿菌所引起的一種傳染病,多發於雛鳥。症狀為怕冷減食、毛松下痢、排白色粘糊狀糞便,汙染肛周羽毛,有時肛門被糞便堵塞。

  預防:出殼後用青黴素、鏈黴素各2000~4000單位配水,連飲3天。

  治療:用0.03%呋喃唑酮拌料投喂,連服3天,停2天;或用千分之四土黴素拌料,5~7天為一個療程。

  4、 體表寄生蟲:較為常見的有***1***蝨:可齧食羽毛和刺激鳥體,嚴重時可致食慾下降、消瘦、羽毛脫落。***2***羽蟎:寄生於體表羽毛的羽毛管內,吸食管內的營養物質,從而影響羽毛的正常生長,並可見面板的損害和瘙癢。

  治療:***1***用0.005%~0.01%溴氰菊脂溶液噴灑。***2***用1.25%馬拉硫磷水溶液噴灑或做成4%撒粉。

  孔雀的形態特徵

  孔雀屬的兩個種雄體體長90~130公分***35~50吋***,具一條長達150公分***60吋***的尾屏,呈鮮豔的金屬綠色。

  尾屏主要由尾部上方的覆羽構成,這些覆羽極長,羽尖具虹彩光澤的「眼圈」周圍繞以藍色及青銅色。求偶表演時,雄孔雀將尾屏下的尾部豎起。從而將尾屏豎起及向前,求偶表演達到高潮時,尾羽顫動,閃爍發光,併發出嘎嘎響聲。飛翔能力不是很好,因為它有點沉重,翅膀也沒那麼強勁。

  體型像雁那麼大,有三四尺高,頸部細,背部隆起,頭部有三根毛,約一寸長,常常幾十只聚在一起飛翔,早晨鳴叫聲此起彼伏。孔雀雙翼不太發達,飛行速度慢而且顯得笨拙,只是在下降滑飛時稍快一些。腿卻強健有力,善疾走,逃竄時多是大步飛奔。覓食活動,行走姿勢與雞一樣,邊走邊點頭。

孔雀的飼養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