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雞怎麼養土雞的飼料管理

  土雞也叫草雞、笨雞,是指從古代家養馴化而成,從未經過任何雜交和優化配種,長期以自然覓食或結合粗飼餵養而成,而土雞要怎麼飼養呢?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土雞的飼養方法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土雞的飼養方法

  1、選擇良種

  散養土雞根據各地和各層次對產品的需求,選擇優良抗病、適銷對路的土雞品種,如華南地區的消費者喜歡體矮、肥嫩的三黃雞,且性成熟前後的母雞最受歡迎,價格最高;華北地區的人們喜歡個頭大的紅黃色公雞;城市人喜愛粉色的小土雞蛋等。明確了市場需求後,應著手引進和培育抗病力強的暢銷土雞品種。培育土雞品種要力求科學,並提供相適應的配套技術,以實現優良品種的遺傳潛力發揮,進一步提高養殖土雞的經濟效益。

  2、營造良好養殖環境

  充分合理利用當地的自然資源,營造優美的養殖環境,實現雞的健康生長。一般可選擇林地、果園、山坡、玉米地等地方圍網放養,每667㎡以不超過300只為好,每隻補飼50g左右,惡劣天氣不放牧,防老鼠等天敵。放牧應在育雛1個月後、外界平均氣溫達到15℃以上時進行,初期小雞無覓食能力,需2人配合訓練,1人在前邊撒顆粒料吹哨,1人在後邊趕,如此早晚訓練10d,讓雞群建立起條件反射,做到能收能放,以更好地管理雞群。在空氣清新的天然環境中,雞隻根據自身的營養需要尋找食料,如草籽、蟲子、青草等,這樣既節約了飼料,又能使雞健壯、少生病、肉味美、營養高、品質好,一般雞隻通過3個月的放養後就可以上市銷售了。

  3、種植優質牧草

  種植優質牧草可降低飼料成本,一般豆科牧草以苜蓿和白三葉為好,禾本科牧草以黑麥草為好,於9~10月份秋播,這樣有利於控制雜草的生長。來年牧草茂盛時以輪牧為最好,輪牧後應割去老茬,露出新茬,可利於牧草的及時生長。牧草中含有優質的蛋白質、微量元素和維生素等,可為土雞生長提供豐富的天然飼料源。

  4、養殖蠅蛆

  蠅蛆是營養成分全面的優質蛋白源,其蛋氨酸含量是魚粉的2.7倍,賴氨酸含量是魚粉的2.6倍,富含多種微量元素。餵給蠅蛆的雞隻肉質細嫩、香味濃郁、補氣補血、養顏益壽,所產雞蛋鋅和硒含量是普通蛋的3~5倍,是食療的極品。養殖蠅蛆簡單易行,成本低廉,每千克新鮮雞糞可產活蛆400kg以上,非常經濟實用。選擇光線明亮、通風順暢的地方建棚,棚面積一般為30~100㎡,棚內挖置數個5~10㎡的蛆池,池四周砌放20cm高的磚,用水泥抹光,然後按技術要求飼餵,並注意更換新鮮雞糞。實踐證明,用雞糞育蠅蛆喂土雞效益非常顯著,生產出的蠅蛆蛋白非常有利於土雞的生長髮育和肉蛋品質的提高。

  5、科學免疫

  制定科學的免疫程式,多用中草藥治療疾病。具體免疫程式如下:1日齡馬立克氏病活疫苗頸部皮下注射;3日齡雞新城疫滅活苗頸部皮下注射;7日齡新、支二聯弱毒凍幹苗點眼、滴鼻;14日齡雞傳染性法氏囊病低毒力活疫苗雙倍量飲水;21日齡新、支二聯弱毒凍幹苗點眼、滴鼻;28日齡雞傳染性法氏囊病中等毒力活疫苗雙倍量飲水等。在做好馬立克氏病、雞瘟、雞傳染性法氏囊病、腎傳支等疫病的常規免疫基礎上,平時防治疾病多采用中藥配伍製劑,其優點是治療範圍廣泛、無細菌耐藥性、無獸藥殘留,對混合性感染疾病療效突出。

  土雞的飼料管理

  場地選擇

  場地選擇土雞養殖應選擇合適的場地,一般宜選擇背風向陽、地勢平坦、高燥、取水方便、遠離村莊、交通便捷的地方為宜。

  場地消毒

  新建場地,育雛舍可用5%~10%石灰水或1∶600倍百毒殺、1∶1200消毒威、2%燒鹼等進行場地噴霧消毒;用老場地養殖,地面要清掃沖洗,在採用上述消毒方法的基礎上,再用高錳酸鉀14g/m³,甲醛28mL/m³,密閉燻蒸消毒1~2天,將飲水器、料桶等用具一齊放入消毒後,開啟通風1~2天。

  飼養面積

  土雞養殖根據飼養規模,按15只/m²計算即可;育雛舍可設在欄舍內的一旁,面積按35只/m²計算,安裝保溫燈。

  土雞飼養的溫度要求

  溫度是育雛成功與否關鍵。進雛雞前,提早半天就應調節好雛舍的溫度,一般育雛舍的溫度控制在0~1周齡33~35℃,以後每週降2~3℃,直到4周齡後方可脫溫。在具體操作過程中,觀察溫度是否適宜有二個辦法:一是看溫度表,二是看雞群的分佈狀況:當雞群扎堆、緊靠熱源、不斷鳴叫,表明室內溫度偏低;當雞群遠離熱源、分佈四周、不斷張口呼吸,表明室內溫度偏高;當雞群分佈均勻、活動自如、比較安靜,表明室內溫度較為適宜。當室內溫度偏高或偏低時,都應及時進行調整。溫度控制的原則是:初期宜高,後期宜低;小群宜高,大群宜低;弱群宜高,強群宜低;陰天宜高,晴天宜低。

  儘早開水雛雞第一次飲水叫開水。當雛雞運到後,儘快將它送進育雛室***冬季尤其必要***讓其自由飲水。對經長途運輸或天熱時的雛雞,飲水中加0.9%葡萄糖生理鹽水或速補;近距離運輸的在飲水中加0.01~0.02%高錳酸鉀。開水應儘早,要讓80%以上的雛雞同時飲到第一口水;對反應遲鈍、蹲著不動或體弱的雞應人工調教,或拍手聲刺激促進飲水。雛舍應當全天候供水,確保雛雞及時飲用。

  適時開料給雛雞第一次投料稱為開料。開料時間應適當推遲,最適宜時間應在雞出殼後24~36h。也可根據雛雞健康狀況和外界氣溫情況來定,一般有85%的雛雞具有食慾時為好。開料太早,容易引起雛雞卵黃吸收不良而成為僵雞,導致育雛率降低及均勻度差的弊端。開料時最好選擇顆粒度小、容易消化的配合飼料。飼料應撒在尼龍布或硬紙板等物品上使雛雞容易吃到。投料應儘量做到少投勤添,以刺激雛雞食慾,同時減少飼料浪費。

土雞的飼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