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菊花如何種植

  野菊花既可用於觀賞也可以食用,座椅野菊花在我國廣泛種植,那麼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野菊花種植方法,希望對您有用。

  野菊花種植方法

  1.生活環境。野菊花喜溫暖較乾燥的環境,較耐寒,不耐高溫,一般土壤開化解凍後就可萌發。15℃左右生長旺盛,不耐澇,土壤過溼易患鏽病。要求短日照,對土壤要求不嚴,較耐瘠薄,在富含有機質的土壤中易獲得優質高產。

  2.栽培技術。野菊花的繁殖方法很多,既可用種子繁殖,也可分枝插條或分根。目前生產上多用分根繁殖法,這種方法繁殖速度快,品質好,產量高。當幼苗長到10釐米時即可定植。定植按30釐米行距***每畦3行***、20釐米株距進行栽植,使幼苗直立,根斜栽。栽後稍鎮壓,隨即澆水促緩苗。可支小拱棚保溫保溼。緩苗後莖葉開始生長時撤掉小拱棚,同時中耕鬆土,促使根系發育。為了促使側枝生長,秧苗每長15~20釐米就摘心1次,這樣每摘心1次都可促發1次側枝,以利於嫩莖葉的豐產。為防止側枝倒伏,可以支架和適當培土。

  3.野菊花益栽。每個育苗盆內只能栽1株,修剪時留4個側枝,分別將其引向4根支竿進行造型,可作為花卉觀賞。在整形中必須將野菊花叢生的枝葉打掉,以增強整形效果。

  4.採收與食用。可在株高10釐米左右,將枝條密集的細弱枝及葉片叢生的大葉採摘下來,用清水洗淨,包裝上市;也可採收幼嫩的秧苗,去掉根部後扎把上市。如果需要多次採摘,可以在植株枝條長到15釐米左右時摘心,這樣有利於腋芽萌發和側枝生長,然後趁枝條幼嫩時採摘如果枝條基部纖維化了,可將其嫩芽梢部分剪割下來,而纖維化的植株還可繼續培養,使其現蕾開花,將蕾或花采下在陰涼處風乾後做飲料。

  野菊花種植技巧

  1、選地整地 種植菊花的土地對土壤要求不嚴,但直選擇排水良好,肥沃、疏鬆,含腐殖質豐富的土中生長為好。粘地和低 窪地不宜種植,鹽鹼地不宜種植,忌連作。

  2、栽植 將菊花莖齊地面割除,選擇生長健壯、無病害植株,將其根全部挖出,重新栽植在一塊肥沃的地塊上,施一層土雜肥,保暖越冬。翌年3 -4月扒開糞土,澆水,4—5月份菊花幼苗長至15釐米高時,將全株挖出,分成數株,立即栽植於大田,噴施新高脂膜縮短緩苗期,促使禾苗茁壯成長。

  3、田間管理

  ***l***中耕除草菊苗移栽成活後,到現蕾前要進行4- 5次除草。每次除草宜淺不宜深,同時要進行培土,防止菊苗倒伏。

  ***2***追肥菊花喜肥,除施足基肥外,生長期還應進行 5次追肥。第一次在移栽返青後,施10-15千克尿素,催苗。第二次在植株分校時,每畝可施餅肥、人糞尿。第3次施肥在現蕾期。

  ***3***摘蕾 菊花分枝後,在小滿前後,當苗高25釐米時,進行第一次摘心,選晴天摘去頂心1—2釐米,以後每隔半個月摘心一次,在大暑後停止,否則分枝過多,營養不良,花頭變得細小,反而影響菊花的產量和質量。

  ***4***病蟲害防治 菊花常見的病害有根腐病、霜黴病、 褐斑病等。在多雨季節,菊花易發生全株葉片枯萎,拔起一 看,根系黴爛,並有根際線蟲,嚴重影響菊花的生長。防治方法是移栽前用新高脂膜可溼性粉劑處理菊苗和栽種穴,可避免能驅避地下病蟲,隔離病毒感染。

  野菊花的栽培技術

  喜涼爽溼潤氣候。以土層深厚、疏鬆肥沃、富含腐殖質的壤土栽培為宜。用分株繁殖。6月上、中旬,將老株挖起,分成單株,每株應帶白色新根,按行株距24cm×24cm開穴,每穴栽3株,填土壓實澆水。每年中耕除草3次,結合施肥,幼苗期施稀人糞尿,8~9月可施人畜肥,適當增施過磷酸鈣,可進行根外追肥。並培土,以防倒伏。遇旱季要澆水。病害有鏽病,可用敵鏽鈉噴射;黃萎病可在穴內撒施石灰消毒。蟲害有跳甲、蚜蟲,可用化學藥劑防治。


猜你感興趣:

1.野菊花怎麼種植

2.菊花怎麼種植

3.菊花的種植方法

4.菊花應該怎麼種植才好

5.如何種植菊花

6.胎菊種植方法

7.食用菊花的種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