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牡丹種植方法

  牡丹適應性強,產量高,質量好,每畝可收幹丹皮500公斤。那麼藥牡丹怎麼種植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一、選地整地

  選擇光照充足、排水良好的地方種植,平地、坡地均可。土層要深厚、肥沃、疏鬆。土質以沙壤土為好,忌鹽。戒地和死粘土。前作以芝麻、玉米等為宜。土壤要求深翻60釐米,整地務求精細,排水必須暢通。

  二、種子繁殖

  牡丹從播種到藥材收穫需5年時間。第一年秋季用種子育苗,第二年秋季移栽,第五年秋季收穫。

  1、種子選擇與處理採收種子要選用4年生以上生長健壯、向陽處生長、無病蟲害的植株。7月份種子成熟而種果沒有裂開時,及早摘下,攤在室內地上,厚約10釐米,過幾天翻動1次。到8月份種果裂開時掃起,揚棄果殼,把種子收存在布袋中。播種前剔除瘦癟和色澤不好的種子,選擇粒大飽滿有光澤的新鮮種子,用50℃溫水浸泡一晝夜,使種皮變軟脫膠,吸水膨脹,這樣易於發芽。

  2、播種牡丹要選用新鮮種子作種,種子不要晒乾,否則播種後不易出苗。播種時間是8月中旬至9月上旬。採用條播,行距20釐米,溝深5釐米,粒距3釐米。下籽後覆土壓平,稍加鎮壓。

  3、苗期管理播種後,為防止冬季幹早、受凍,應在畦面蓋草。翌年2~3月幼苗出土前,及時揭除蓋草。底墒不足或冬季嚴重乾旱時,應澆水1次。幼苗期要經常鬆土、除草、澆水。為使幼苗迅,速生長,健壯,在4月上旬、6月上旬各追肥1次。

  4,移栽定植。育苗1年後苗高約15釐米,於秋季落葉後***9~10月***移栽。移栽地需施足底肥。按行株距50釐米×40釐米、深30釐米挖坑,每坑栽大苗1株。填土時使根伸直,根頸部略低於地面1~2釐米,踏緊土壤。若底墒不足,應灌足定根水。

  三、藥田管理

  1、鬆土除草生長期間每年鬆土除草10次,保持地內無雜草,土壤疏鬆。

  2、施肥初冬或早春,在植株周圍挖穴,每株用1公斤土雜肥和50克化肥混合施入。開花前後再施追肥1~2次。注意避免肥、泥濺汙莖葉。

  3、澆水與排水每次施肥結合澆水。春季萌芽時澆水1次,夏季乾旱時也要澆水,入冬前還要澆水1次。雨澇要及時排水。

  4、摘蕾與修枝除留種和售花外,春季現蕾後即將花蕾摘除,以減少養分消耗。摘蕾要在晴天上午進行。10~11月剪除枯枝、徒長枝,清除落葉,集中燒燬。

  四、病蟲防治

  1、斑點病是真菌病害。葉片上病斑圓形,直徑2~3毫米,中央黃褐色,邊緣紫紅色,上生小黑點。防治:

  ①清除病枝落葉;

  ②發病前及發病初期噴1:1:100波爾多液。每10天1次,連續數次。

  2、蠐螬、螻蛄咬食幼根和根皮,造成缺苗或生長不良。防治辦法:

  ①在被害株附近人工捕殺;

  ②在4月上旬至5月中旬為害盛期,用90%敵百蟲800~1000倍液潑澆;

  ③必須使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作底肥。

  五、採收加工

  1、採收移栽後第4~5年的9~10月份收穫。採挖應在晴天進行,把根全部刨出。結合分株繁殖,將大根和中等大小的根齊基部剪下運回,及時加工。

  2、加工挖回的牡丹根,先掐去鬚根晒乾即為丹須。將粗根洗淨,用瓷片輕輕颳去粗皮,晾晒至軟。然後用刀片順根劃切一直縫,剝開根皮,去掉木心,再將限皮捏緊,合攏切縫,切成10釐米短截,哄幹或晒乾。揀淨柴骨,分級包裝貯售。

  藥牡丹種植技巧

  選地整地:應選陽光充足、土壤肥沃、排水良好、地下水位較低的沙質壤土地種植,黏土、鹽鹼地及低窪地均不宜種植,間作豆科植物以大豆等為宜。地選好後,深耕25~30釐米,土層深厚的可耕深60釐米。繁殖方法:牡丹品種較多,由於品種和栽培目的不同,繁殖方法也不相同,分有性***種子***繁殖和無性***分株、嫁接、扦插***繁殖兩種。種子繁殖於7月底8月初進行,當果實呈深黃色時摘下 ***不能採收過晚***,放在室內陰涼潮溼處晾乾***晒乾的種子不易發芽***,使種子在殼內後熟,要經常翻動,以免發熱,待大部分果實開裂、種子脫出即可播種或放在溼沙中貯藏。新鮮種子播前用50℃的溫水浸泡24小時,使種皮變軟脫膠、吸水膨脹易於萌發。

  生長習性

  牡丹喜溫暖溼潤、陽光充足的環境,畏炎熱,抗寒抗旱,怕澇,忌連作。

  栽培技術

  選地整地:應選陽光充足、土壤肥沃、排水良好、地下水位較低的沙質壤土地種植,黏土、鹽鹼地及低窪地均不宜種植,間作豆科植物以大豆等為宜。地選好後,深耕25~30釐米,土層深厚的可耕深60釐米。

  繁殖方法:牡丹品種較多,由於品種和栽培目的不同,繁殖方法也不相同,分有性***種子***繁殖和無性***分株、嫁接、扦插***繁殖兩種。

  種子繁殖於7月底8月初進行,當果實呈深黃色時摘下 ***不能採收過晚***,放在室內陰涼潮溼處晾乾***晒乾的種子不易發芽***,使種子在殼內後熟,要經常翻動,以免發熱,待大部分果實開裂、種子脫出即可播種或放在溼沙中貯藏。新鮮種子播前用50℃的溫水浸泡24小時,使種皮變軟脫膠、吸水膨脹易於萌發。處理好的種子於9月中下旬播種,苗床施廄肥5000公斤以上,深耕耙細後,做寬1.2米、高15釐米的畦,畦間距30釐米。將種子用溼草木灰拌後條播或撒播。條播行距6~9釐米,溝深3釐米,間距1.5釐米,播後覆土蓋平,稍加鎮壓,畝播量25~35公斤;撒播時先將畦面表土扒去約3釐米厚,再將種子均勻地撒入畦面,然後覆蓋厚3釐米左右的溼土,稍加鎮壓,畝播量約50公斤。為保溼防寒蓋1釐米厚的草後再加覆蓋6釐米厚的土。

  翌年早春,扒去保墒防寒土,幼苗出土前澆一次水,以後若遇乾旱亦需澆水。雨季排除積水,並經常鬆土除草,鬆土宜淺,出苗後春季及夏季各追肥一次,每畝追施廄肥1000公斤,並注意防治苗期病蟲害。育好的小苗於當年秋季移栽;生長不良的小苗須2年後移栽。移栽地須施足底肥,按行距70釐米起壟、株距30釐米定植。分株繁殖於9月下旬至10月上旬進行,收穫牡丹皮時,將刨出的根,大的切下作藥,選留部分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小根,根據其生長情況,從根狀莖處劈開,分成數棵,每棵留芽2~3個。在整好的土地上,按株行距各60釐米刨坑,坑深45釐米左右,坑徑18~24釐米,栽法同小苗移栽,最後封土成堆,土堆高15釐米左右。栽後不宜立即澆水,待15天后才可澆水。嫁接、扦插繁殖,多用於觀賞牡丹品種,藥用牡丹多不用此法繁殖。

  田間管理鬆土除草:在牡丹生長期要經常鬆土除草,每年鬆土除草3~4次,雨後及時鋤地。壟種的每次除草後中耕培土一次,直至封壟。定植栽後第二年春季出苗後,選擇晴天扒開根際周圍的土壤,露出根蔸“亮根”,可促進主根生長,抑制鬚根生長。追肥:牡丹喜肥,除施足底肥外,每年春季雨水和立秋前後各追肥一次,每次每畝施廄肥1500~3000公斤、餅肥100公斤,春季少一些,秋季多一些。將肥料施在壟邊,結合培土將肥埋入壟內。

  灌排水:如天旱應及時澆水,澆水應在夜晚進行,雨季應注意及時排除積水。摘花蕾:每年春季牡丹現蕾後,除留種牡丹外,應及時摘除花蕾,使養分供根系發育,提高產量。摘花蕾宜在晴天上午進行,以利傷口癒合,防止患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