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飲食文化的隨筆民以食為天

  一

  中午時間緊,多年來一直習慣著吃麵。尤其是一個人的中飯,吃麵很簡單。這些年走過不少地方,吃過不少麵食,尤其是天冷的時節到了飯點有一碗熱氣騰騰的二細大份拉麵,大口稀里嘩啦嗦面、湯喝光看到碗底朝天才放手,落肚後身子暖和滋穩。肚子滾園才叫一個飽。大多數蘭州拉麵館子裡描述的是:一清二白三紅四綠五黃,一清***湯清***、二白***蘿蔔白***、三紅***辣椒油紅***、四綠***香菜、蒜苗綠***、五黃***麵條黃亮***,聽著都讓人口水氾濫。戴著民族小帽的拉手舉手投足之間露出來的笑容憨厚朴實且誠懇,仔細觀察過接觸面條的拉手們,會發現他們除了布圍腰上的灰面還有鼻孔裡幾乎都是麵粉,這工作著實不容易。話說各行各業也都不容易!

  二

  這兩年發現拉麵館的生意越來越淡了,被大街小巷的沙縣小吃搶了灘?一個全國馳名的小吃快餐食品就這樣遭遇冷落?湯沒了味道、三片紙薄的牛肉敷面上成了敷衍、甚至面竟然不是手工拉的拉麵也敢在拉麵店端出來待客?食客嘴刁還是麵館老闆腦子太活絡故意欺客?弄不明白。只是聽說在蘭州曾有市長要為拉麵的牛肉片片數量制定標準,這是好事?!

  多年來一直喊的食品安全一直在爆料挑戰我們活下去的極限,我也隔三差五會去菜場,有時轉悠一圈半手裡竟然還是空的,原本最讓我腦轉速提高運轉能力的食材而今卻無從下手。買菜的時候就在盤算配菜,切片還是切絲、爆炒或是燜煮,紅燒抑或清蒸,這是多大的享受。但是是誰讓我在農貿市場徘徊不前,是誰剝奪了我們那個填充肚皮的基本願望?想到大家以為最安全的農村老太太老太公自己種的菜,用農藥時的配比是否按了說明書要求的量、還是拿瓶蓋做了量具!不敢再往下想了,再這樣下去還有什麼食物讓人安心。我就見過有人給種胡蘿蔔的地裡趁澆灌漫水投放大量藥物用以殺死地表下的害蟲,從而達到胡蘿蔔賣相好。而種啥的不吃啥成了規矩。蘿蔔如此、紅薯呢?花生呢?洋芋土豆呢?光鮮高產後再來禍害食客?大肚子的魚蝦多少讓人欣慰地騙回自己:它們死的時候沒受窮、撐死的。豬肉被稱為大肉可見大眾離不開,隨處可見便稱了大。我們怎麼進化也不會脫離雜食的本性,吃豬肉是為了活著而不是為了變成豬,莫非有人擔心變成豬而拒絕豬肉!又或者有人懼怕變不成豬而用豬肉做手腳。

  三

  一句民以食為天可見國人對飲食的重視和尊重,從而我們把這種尊重稱之為文化,飲食文化。清真麵館裡非手工拉麵的出現影射出的問題不僅是一碗麵的事情,我一直納悶摻假造假者何來如此智商,若是將這智商用在其他為人類文明發展上,說不定可以拿到終身成就獎!在它們孜孜不倦地專研中它們是否有真快樂?原本行業裡的操守說破就破了,誰之過?於生命每個人都是過客,於麵館的生存希望每個來的客都是回頭客。

  話沒說完,我得去忙會兒了,為了更好地生活著……

  作者:聞小華

  公眾號:南湖文學

  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