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團隊小故事文章_激勵團隊文章

  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團隊的力量可以無限擴大。激勵團隊,讓團隊的力量不斷的增強。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勵志團隊小故事文章,希望大家喜歡。

  勵志團隊小故事文章一:《團隊精神小故事》

  有一個裝扮像魔術師的人來到一個村莊,他向迎面而來的婦人說:“我有一顆湯石,如果將他放入燒開的水中,會立刻變出美味的湯來,我現在就煮給大家喝。” 這時,有人就找了一個大鍋子,也有人提了一桶水,並且架上爐子和木材,就在廣場煮了起來。這個陌生人很小心的把湯石放入滾燙的鍋中,然後用湯匙嚐了一口,很興奮的說:“太美味了,如果再加入一點洋蔥就更好了。”立刻有人衝回家拿了一堆洋蔥。陌生人又嚐了一口:“太棒了,如果再放些肉片就更香了。”又一個婦人快速回家端了一盤肉來。“再有一些蔬菜就完美無缺了。“陌生人又建議道。在陌生人的指揮下,有人拿了鹽,有人拿了醬油,也有人棒了其它材料,當大家一人一碗蹲在那裡享用時,他們發現這真是天底下最美味好喝的湯。

  啟示:

  那不過是陌生人在路邊隨手撿到的一顆石頭。其實只要我們願意每個人都可以煮出一鍋如此美味的湯。當你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時,眾志成城,湯石就在每個人的心中。

  一、我們需要團隊精神!

  有這樣一個故事:三隻老鼠結伴去偷油,可是油缸非常深,油在缸底,它們只能聞到油的香味,卻喝不到油,老鼠很焦急。突然,一隻老鼠想出一個很棒的辦法,它提出三隻老鼠一隻咬著另一隻的尾巴,吊下缸底去喝油。大家經過討論取得了一致的共識,並決定輪流喝油。有福同享啊,誰也不能獨自享用。於是,第一隻老鼠最先吊下去喝油,它在缸底下想:“油只有這麼一點點,大家輪流喝多不過癮啊,今天算俺運氣好,第一個下來喝油,不如自己先喝個痛快。”加在中間的第二隻老鼠也在想:“下面的油沒多少,萬一讓第一隻老鼠把油喝光了,俺豈不是要喝西北風嗎?我幹嗎這麼辛苦的吊在中間讓那小子獨自享受呢?我看還是把它鬆開,乾脆自己跳下去喝個痛快!”最上面的老鼠也在想:油就那麼少,等他們兩個吃飽喝足了,哪還有我的份呀,不行,必須立即做出決斷,於是最上面的老鼠就放開了中間這隻老鼠的尾巴。它們爭先恐後的跳到缸底,渾身溼透,一副狼狽的樣子,加上腳滑缸深,它們就再也沒有跳出來。

  這個故事告訴大家一個道理:儘管三隻老鼠表面上看來在一起合作了,可它們彼此各懷心事,這樣的合作寧願沒有的好。單打獨鬥只考慮自己的利益很難成功,真正的強者應該講究雙贏,追求團隊合作精神。“一個好漢三個幫”,“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我國古代傳統文化早已強調了和諧團隊能產生巨大的作用和力量。“團結就是力量”這句名言業已被古今中外數不勝數的眾多事例所證明。是否具備一種建立在同心協力、團結協作精神基礎之上的優秀的團隊文化,可以決定一個團隊的興衰成敗;在這樣的團隊裡,會呈現“1+1>2”的效果,將會為加入這樣的團隊感到愉快而驕傲。

  臺灣著名作家柏楊先生在《醜陋的中國人》中說道:“每一個單獨的日本人,看起來都像一條豬,可是三個日本人加起來就是一條龍,日本人的團隊精神使日本所向無敵!„„每一箇中國人都是一條龍,但是三個中國人加在一起——三條龍加在一起,就成了一條豬、一條蟲,甚至連蟲都不如。”

  真正有效的團隊管理是能將沙粒變成水泥塊的高績效管理。從高空撒落一把散沙,與掉下一塊水泥塊,其威力之差不言自明。美國著名管理學家約翰.C馬克斯韋爾在《所向披靡》一書中曾提到,世界盃中大部分甚至全部“打進的球”“好看的球”都是“配合”的結果,是“團隊精神”的結果。即使是有名的球星也需要“打配合”。所以現代管理強調“我們成功”而不是“我要成功”。凡是成功的團隊都是和諧的團隊,是以共同的價值趨向為基礎,以深厚的情感氛圍為紐帶,以統一的戰略目標為動力,從而產生強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引發無窮的執行力和戰鬥力。

  二、團隊精神體現哪裡?

  1、有明確的奮鬥目標。目標就像航海中的指南針,指引著團隊的學習、工作方向。目標明確,我們的學習、工作才有動力,才不會盲目。目標是激勵,大家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成長,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建設團隊。現在管理界流行的獵狗與兔子的故事正闡釋這一點。一條獵狗將兔子趕出了窩,一直追趕它,追了很久沒有抓到。一個牧羊人看到此種情景停下來,譏笑獵狗說:“你們兩個之間的小反而跑快很多”。獵狗回答說:“你們不知道我們兩個跑是完全不同的!我僅僅為了一餐飯而跑,而它卻為了性命而跑呀。這個故事揭示了:兔子與獵狗做一樣的事情,都在拼命的跑,然而,它們的目標是不一致的,其目標不一致,導致其動力也會不一樣。團隊中不同角色由於地位和看問題的角度不同,對工作的目標和期望值,會有很大的區別,這是一點也不奇怪的事情。好的團隊領導者善於捕捉成員間不同的心態,理解他們的需要,幫助他們樹立共同的奮鬥目標。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努力形成合力。

  為此,作為團隊領導者需要明確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是否有導向明確、科學合理的目標?第二,是否已把目標、戰略、觀念融入每個團隊員頭腦中,成為團隊成員的共識?第三,如何對目標進行分解,使每個部門、每一個人都知道自己所應承擔的責任和應做出的貢獻?

  成功的團隊目標明確,經常和領導核心保持良好的溝通,並接近領導核心的指標,團隊的業績目標植根於團隊的戰略與遠景。團隊需要了解遠景及其與自己團隊目標的關係,也需要激勵與鞭策。如果沒有這些措施作為動力,團隊組織只會流於形式。

  2、有成熟的領導核心。一個團隊一定需要精英。在銷售界有著二八原理,即20%的精英產生80%的業績。團隊必須有精英的支撐和引領才能迅速成長。一個優秀的團隊是一個協調的整體而不是一群人的機械組合。它和群體是不同的,一個真正的團隊會圍繞共同目標努力奮鬥,其成員之間的行為相互依存,相互影響,並且能很好的合作,以追求集體的成功。團隊領導者由於其地位和責任而被賦予一定的權利,但僅憑權力發號施令以權壓人,是形不成凝聚力的,而重要的是要靠其威望、影響力令人心服,才會形成一股魅力和吸引力。這種威望,一方面取決於領導者的人格、品德和思想修養;另一方面取決於領導者的知識、經驗、膽略、才幹和能力狀況。除此之外,還取決於領導者是否嚴於律己,率先垂範,以身作則,能否全身心投入事業,取決於領導者是否公平、公正待人,與團隊成員同甘共苦,同舟共濟等等。

  3、有科學的管理模式。在一個全球化的競爭環境中,技術、市場與規則的變化之快遠遠超過了以往任何時候。若想能對外部環境的變化及時作出反應和調整,就必須一改傳統的等級

  式管理,實施原則式管理,使組織結構扁平化。團隊最終追求的是整體的合力、凝聚力和最佳的整體效益,所以必須樹立以大局為重的全域性觀念,不斤斤計較個人利益和區域性利益,自覺地為增強團隊整體效益做出貢獻。成員之間在不斷地進行著互動和交流,從而對他們創造業績的能力產生巨大影響。在一個高效團隊中,不同的成員發揮著不同的作用:領導者指明方向,追隨者實施完成,反對者進行糾正,旁觀者則提出全面看法。有的團隊效率不高正是由於這些不同角色沒有均衡地發揮作用。

  4、有健康的成員心態。團隊成員務必有一種積極、進取、開放的心態。積極意味著成員要熱衷於團隊的活動;進取表現為個體渴望完善的知識結構,能力的培養;渴望激烈的碰撞與討論,發現並努力克服性格弱點;渴望廣交朋友、提升發展空間„„團隊是個學習型組織;開放則有兩方面的含義:開放地面對其他成員和開放自己內心世界。

  5、有嚴格的組織紀律。一個團隊要想健康發展,穩步提高,必須要建立一個公平、公開、公正的環境,大家講原則、有責任、守紀律。其基礎就是制度,也就是大家都必須要遵守的行為準則。建立一整套科學的制度,使管理工作和人的行為制度化、規範化、程式化,是工作協調有序、高效執行的重要保證,沒有有效的制度和規範,就會出現無序和混亂,就不會產生井然有序、紀律嚴明、凝聚力很強的團隊。領導對於團隊成員,要做到支援但不嬌慣,幫助但不縱容,用制度來規範約束大家的行為。團隊中矛盾是客觀存在的,主要是看對待矛盾的態度和處理問題的方法。矛盾得不到有效的解決,團隊成員心裡是不會平衡的,團隊是不會和諧的。“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有了制度,團隊成員都知道怎麼做了,知道應該做什麼了,有效制止個體的惰性,激發個體的積極性,結果自然事半功倍。

  我們需要的團隊應該具備的特點是:目標明確、結構合理、積極進取、和諧互助、敬業求精、高效創新 „„

  三、如何培養團隊精神?

  建設一個團隊,需要的因素很多,比如團隊領袖的思想謀略,團隊成員的心態激情,團隊整體的精氣神情等等,都在團隊建設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要把構建和諧團隊的責任真正落實到位,最關鍵的是要在團隊領導的引領下,以“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精神,整合人力、統一人意、凝聚人心、提升人氣,增強精細化管理、集約化發展的能力。

  ***一***團隊領導要帶好頭

  團隊領導要多當教練,少當裁判,做到“四個堅持”***堅持不懈地抓發展,不斷增強自身實力;堅持不懈地抓管理,不斷提高工作效率;堅持不懈地抓隊伍,不斷提高整體素質;堅持不懈地創一流,不斷提升團隊形象***,帶領大家一起進步。團隊成員是有依賴性的,他們有時會把責任一層一層往上推,這種“孩子哭抱給娘”的不負責任的做法,勢必導致團隊執行力的下降。那麼,團隊領導就應該鼓勵團隊成員的自主思考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一方面鼓勵大家帶著答案提問題,自己的問題自己解決,自己的事情自己辦,自己的路自己走。另一方面要正確對待和充分整合團隊成員的建議和意見,讓他們有機會參與團隊管理,以幫助下屬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主人翁意識,以提高大家的自主思考能力和獨立作戰能力。領導善於運用表揚和批評,把表揚和批評變成一種“工具”,監督和促進團隊成員的發展,對團隊成員的發展有百利而無一害。嚴厲有時候是一種更深刻的愛,而批評也可能是最大的財富;如果一個沒有培養價值的團隊成員,領導是不願意拿出時間和精力來批評他的。但有技巧的鼓

  勵也是精神激勵的一種非常好的方式,它必然會將作用放大很多倍。所以在工作中,領導有必要表揚多於批評,鼓勵重於譴責,重點培養大家的自覺思考力、自主工作力和自發執行力,讓大家在接受批評和表揚的過程中不斷成長。在工作中出現錯誤是難免的,但是,儘量減少錯誤是可能的。領導要想方設法讓團隊成員走正確的路,做正確的事。在一個團隊的日常管理中,團隊成員犯一點小錯,出點小問題,象說了一句錯話,賬薄上差幾毛錢等,表面上看起來是小事,但完全有可能形成一種不良習慣。這時候,領導最好從細節抓起,不妨小題大做,以使大家隨時警惕,防微杜漸;但如果一旦犯了大錯,反而要大題小做,大家都要冷靜下來,鎮定下來,積極尋求彌補的辦法,彼此幫助,克服困難。因為這個時候追究責任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只會貽誤戰機,錯上加錯。團隊成員的意見和建議,對於領導能夠做出正確決策是具有相當重要意義的。所以,領導善待團隊成員的意見和建議,尊重他們的想法和方案,這樣會創造一種互相理解、互相信任,互相支援、互相鼓勵的積極向上的發展氛圍。

  ***二***要處理好兩大關係

  一是理順好外部關係。協調好外部關係是求得外界理解和支援、營造寬鬆和諧工作氛圍的基礎和條件。一定要有全域性觀和整體觀,與黨委、政府、部門、企業、媒體等社會各個層面建立起良好的誠信關係。要虛心向當地黨委、政府請示彙報爭取他們的正確領導,出臺對工作有利的政策;要與各有關職能部門緊密合作,充分依靠相關職能部門的幫助,建立起互利雙贏的關係。勵志小故事團隊精神。

  二是理順好內部關係。人是社會的,每一個人在工作和生活中,會與許多人打交道,必然有人際關係問題,而且一個人每天八小時甚至更多時間,是在工作單位度過,因而團隊內的人際關係更為重要。建立新型的人際關係是建設和諧團隊的重要條件之一。在單位內部要團結、互助、和睦、禮讓、互敬,最大限度地減少內耗。首先,團隊領導之間要團結,相互補臺,形成堅強的核心;其次,團隊領導與團隊成員之間要團結,團隊領導要養成親民作風;再次,團隊領導之間要團結,要珍惜在一起工作的情誼,努力營造和諧共事的環境,做到“求同存異”,以高尚的品行、實在的業績、踏實的作風去成就事業和融洽友情,精心謀事、潛心幹事、坦蕩處事;第四是上級與下級、部門與部門之間的團結,不要各自為政、推諉扯皮。

  ***三***發揚團隊精神有“三大忌”

  1、“對立衝突”。要堅持對事不對人的原則,避免對立衝突。在現實生活中,討論方案時,往往有人發起提議,便有人堅決提出反對意見,團隊協調難以進行,雙方各執己見,互不相讓,其他人沒有附合意見,也提不出新的建議,從而無法消除分歧,團隊因此無法形成解決方案而導致受挫的現象非常普遍。碰到類似情況,團隊的領導可以試著去做旁觀者,對雙方的觀點不予置評,只是向大家指出團隊目前的處境和麵臨的問題,並將這種對立狀態變成合作機會。“我們不妨先看看對立的意見中有什麼合理的東西,然後再看看能否達成一致”。或者表示:“假若提不出改進的建議,咱們最好不要反對人家的意見。”我們鼓勵對事物發表不同看法,但要屏棄因對人的偏見或有牴觸情緒而產生團隊成員之間的對立衝突。

  2、“禮貌附和”。“禮貌附和”這種群體思維的特點是:禮貌、理智,幾乎毫無爭議或頂撞,但心裡卻是另有想法,並不真正地認同團隊成員的觀點、方法等。我們應該提倡暢所欲言,不僅允許存在“忠誠的反對”,而且要使這種反對有益於工作,並且對禮貌附和的團隊成員進行必要的重組。

  3、“隱形反對”。它與禮貌附和模式表面上相似,即有人發出提議後,大家當面是附和,背後是持懷疑態度,不予支援甚至反對。團隊成員之間未真正達成共識,實施的結果再好也是有缺憾的。隱形反對的現象發生時,團隊領導應幫助團隊成員認清這種隱形反對的事實及其對團隊績效的影響。

  因此,要將團隊精神發揚光大,首先必須解決好團隊的議事規則和行為準則,一切從維護團隊利益出發,切忌:對立衝突、禮貌附和、隱形反對!

  ***四***要關注“四個細節”

  1、關注細節,建立信任感。要建設一個具有凝聚力並且高效的團隊,第一個且最為重要的一個步驟,就是建立信任。這意味著團隊成員必須學會自如地、迅速地、心平氣和地承認自己的錯誤、弱點、失敗、求助,還要樂於認可別人的長處。有了團隊信任,“單槍匹馬”現象不見了,“合作互助”意識才會深深紮根於大家意識中。只有信任,大家才能配合默契。要把尊重每一個成員作為團隊的最高宗旨。每一個團隊成員,當受到尊重,被充分肯定、被賞識、被信任時,就會用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完成自己那一份責任,無限忠實地對待事業,獻身於事業。

  2、關注細節,建立責任感。什麼是團隊責任感?簡單而言,團隊責任感就是在一個團隊裡,個人感覺對他人的關懷和義務。對一個成員來說,實踐“團隊責任”,意味著他要堅持正確的主張,願為他人作出奉獻和犧牲。有了團隊責任,大家才會一起前進。全員參與式管理這種形式,吸引著團隊成員直接參與各種管理活動,使全體成員不僅貢獻勞動,而且貢獻智慧,直接為團隊發展出謀劃策,能形成更強大的向心力。

  3、關注細節,良好的溝通。 溝通對於團隊建設是很重要的,因為溝通能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能建立良好的團隊友誼、是完成工作的保障。溝通主要是通過資訊和思想上的交流達到認識上的一致,協調是取得行動的一致,二者都是形成團隊的必要條件。上下級之間、部門之間、團隊成員與團隊成員之間,認識和意見不一致是經常的事,彼此產生誤會、猜疑甚至成見在所難免,因而溝通工作也是經常的、大量的。協調則包括工作關係的協調、利益關係的協調、人事關係的協調等諸多方面,應通過大量工作,把各方面關係理順,以保證各項活動銜接與配合。

  4、關注細節,果敢的行動。機會+敏銳的眼光+果敢的行動=成功。團隊成員要立足幹、講務實、重實效、不爭論、戒空談、快節奏、高效率地做好每件事的全過程。在團隊內部,一旦決策形成、目標確定,就要堅決執行,並做到令行禁止,真正營造一個“穩定有序、公平民主、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團結一致”的和諧環境和“人心思進、人心思齊、人心思幹”的良好氛圍。

  勵志團隊小故事文章二:激勵團隊的小故事

  人是社會性的動物,只有在集體中才能更好地體現出人的價值,脫離了群體的人是沒有任何社會意義的。

  ------韋伯

  英國科學家把一盤點燃的蚊香放進一個蟻巢。開始,巢中的螞蟻驚恐萬狀,約20秒鐘後,許多螞蟻見難而上,紛紛向火衝去,並噴射出蟻酸。可一隻螞蟻噴射的蟻酸量畢竟有限。因此,一些“勇士”葬身火海。但他們前仆後繼,不到一分鐘,終於將火撲滅。存活者立即將“戰友”的屍體移送到附近的一塊“墓地”,蓋上一層薄土,以示安葬。

  一個月後,這位動物學家又把一支點燃的蠟燭放到原來的那個蟻巢進行觀察。儘管這次“火災”更大,但螞蟻這次卻有了經驗,調兵遣將迅速,協同作戰有條不紊。不到一分鐘,燭火即被撲滅,而螞蟻無一遇難。科學家認為螞蟻創造了滅火的奇蹟。螞蟻面臨滅頂之災的非凡表現,尤其令人震驚。

  在野火燒起的時候,為了逃生,眾多螞蟻迅速聚攏,抱成一團,然後像滾雪球一樣飛速滾動,逃離火海。那噼裡啪啦的燒焦聲,是最外層的螞蟻用自己的軀體開拓求生之路時的吶喊,是奮不顧身、無怨無悔的吶喊。

  在洪水暴虐的時候,聚的堤壩上的人們凝望著凶猛的波濤。突然有人驚呼;“看,那是什麼?”一個好象人頭的黑點順著波浪漂過來,大家正準備再靠近些時營救。“那是蟻球。”一位老者說;“螞蟻這東西,很有靈性。有一年發大水,我也見過一個蟻球,有籃球那麼大。洪水到來時,螞蟻迅速抱成團,隨波漂流。蟻球外層的螞蟻,有些會被波浪打入水中。但只要蟻球能上岸,或能碰到一個大的漂流物,螞蟻就得救了。”不長時間,蟻球靠岸了,蟻群像靠岸登陸艇上的戰士,一層一層地開啟,迅速而井然地一排排衝上堤岸。岸邊的水中留下了一團不小的蟻球。那是蟻球裡層的英勇犧牲者。他們再也爬不上岸了,但他們的屍體仍然緊緊地抱在一起。那麼平靜,那麼悲壯。

  勵志團隊小故事文章三:狼的團隊精神

  ——默契配合是狼群成功的決定性因素

  多麼壯麗的場面!廣闊無垠的曠野上,一群狼踏著積雪尋找獵物。它們最常用的一種行進方法是單列行進,一匹挨一匹。領頭狼的體力消耗最大。作為開路先鋒,他在鬆軟的雪地上率先衝開一條小路,以便讓後邊的狼儲存體力。領頭狼累了時,便會讓到一邊,讓緊跟在身後的那匹狼接替它的位置。這樣它就可以跟在隊尾,輕鬆一下,養精蓄銳,迎接新的挑戰。

  在一對頭狼夫婦的帶領下,狼群中每一匹狼要為了群體的幸福承擔一分責任。比如,在母頭狼產下一窩幼崽後,通常會有一位"叔叔"擔當起"總保姆"的工作,這樣母頭狼就可以暫時擺脫當***責任,和公頭狼去進行"蜜月狩獵"。狼群中每個成員都不希望做固定的獵手、保姆或哨兵——不過,每一匹狼都在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早在與成年狼嬉鬧玩耍時,狼崽們就被耐心的訓練承擔領導狼群的重任。他們這樣做是因為生活本該是這樣。

  成功的團體和幸福的家庭也是如此。每位成員不僅要承擔自己的義務,還要準備隨時承擔起更大的領導責任。一個團體的生命裡很可能就維繫於此。

  狼不僅與同類密切合作,還可以與其他種類的生物和睦相處。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達到雙方合意的目標,有時就單是為了好玩兒。

  烏鴉就是一個例子。烏鴉富有空間觀察的經驗,當她發現一個受傷或死掉的獵物時,通常會像報信者一樣,把狼和其他烏鴉叫到現場。狼可以撕開獵物的屍體,於是就為大家提供了足夠享用幾天的美食。

  狼有時會鬧著玩的撲向狡猾的烏鴉,烏鴉則會在狼進食的時候啄它的屁股。兩種動物不僅能和平相處,而且很顯然它們之間存在著依據大自然的效率法則和數千年的經驗逐漸形成的錯綜複雜的合作關係。

  狼與狼之間的默契配合成為狼成功的決定性因素。同樣,它們與人類之間的默契配合也有助於改善兩者的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