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的勵志故事

  有時候,成功並不是一個人的努力就可以完成的。那些成就,需要團隊的智慧與努力,團結,就是力量。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閱!

  :所謂命運

  一隻鷹蛋從鷹巢裡滾落了出來,掉在草堆裡。有個人發現了他,以為是一隻雞蛋,把他拿回家去,放在雞窩裡。雞窩裡有一隻母雞正在孵蛋,他和其他的雞蛋一樣,被孵化了出來。於是,他從小就被當做一隻小雞,過著雞一樣的生活。由於長相古怪,許多的夥伴都欺負他。他感到孤獨和痛苦。

  有一天,他跟著雞群在稻場上啄穀子。忽然,山那邊一道黑影飛掠了過來,雞們驚慌失措,到處躲藏。等到危機過去,大夥兒才鬆了一口氣。“剛才那是一隻什麼鳥啊?”他問。他的夥伴告訴他:“那是一隻鷹,至高無上的鷹。”“喔,那隻鷹真是了不起,飛得那樣瀟灑!”他發出內心的羨慕,“如果有一天,我也能像鷹一樣飛起來,那該多好!”“簡直是痴心妄想!”他的夥伴毫不留情地訓斥他說:“你生來就是一隻雞,甚至連雞們都為你的醜陋感到丟臉,你怎麼可能像鷹一樣飛呢?”所謂命運,就是一隻淪落在雞窩裡的鷹。

  :雁的啟示

  每年的九月至十一月,加拿大境內的大雁都要成群結隊的往南飛行,到美國東海岸過冬。第二年的春天再飛回原地繁殖。在長達萬里的航程中,他們要遭遇獵人的槍口,歷經狂風暴雨、電閃雷鳴及寒流與缺水的威脅,但每一年他們都能成功往返。雁群一字排開成“V”字型時,這比孤雁單飛提升了71%的飛行能量。

  當每隻雁振翅高飛,也為後面的隊友提供了“向上之風”,這種省力的飛航模式,讓每支雁最大的節省能量。如果我們如雁一般向著共同的目標前進,彼此相互依存,分享團隊的力量。當某隻雁偏離隊伍時他會立刻發現:單獨飛行的辛苦及阻力,他會立即飛回團隊,善用前面夥伴提供的“向上之風”。啟示,如果我們如雁一般,我們就會在隊伍中,跟著帶隊者到達目的地。我們接受他人的協助,並也要協助他人。

  當前導的雁疲倦時,他會退到隊伍的後方,而另一隻雁則飛到他的位置上來填補。其實,艱難的任務需要輪流付出,我們要相互尊重、共享資源,發揮所有人的潛力。當某隻雁生病或受傷時,會有其他兩隻雁飛出隊伍跟在後面,協助並保護他,直到他康復,然後他們自己組成“V”字型,再開始飛行追趕團隊。

  其實,如果我們如雁一般,無論在困境或順境時都能彼此維護,互相依賴,再艱辛的路程也不懼怕遙遠。在隊伍中的每一支雁會發出“呱呱”的叫聲,鼓勵領頭的雁勇往直前。其實,生命的的獎賞是在終點,而非起點,在旅程中遭盡坎坷,你可能還會失敗,只要團隊相互鼓勵,堅定信念,終究一定能夠成功。

  :學會與別人合作

  有一個博士分到一家研究所,成為學歷最高的一個人。有一天他到單位後面的小池塘去釣魚,正好正副所長在他的一左一右,也在釣魚。他只是微微點了點頭,這兩個本科生,有啥好聊的呢?

  不一會兒,正所長放下釣竿,伸伸懶腰,蹭蹭蹭從水面上如飛地走到對面上廁所。博士眼睛睜得都快掉下來了。水上飄?不會吧?這可是一個池塘啊。正所長上完廁所回來的時候,同樣也是蹭蹭蹭地從水上飄回來了。怎麼回事?博士生又不好去問,自己是博士哪!

  過一陣,副所長也站起來,走幾步,蹭蹭蹭地飄過水麵上廁所。這下子博士更是差點昏倒:不會吧,到了一個江湖高手集中的地方?

  博士生也內急了。這個池塘兩邊有圍牆,要到對面廁所非得繞十分鐘的路,而回單位上又太遠,怎麼辦?博士生也不願意去問兩位所長,憋了半天后,也起身往水裡跨:我就不信本科生能過的水面,我博士生不能過。

  只聽咚的一聲,博士生栽到了水裡。兩位所長將他拉了出來,問他為什麼要下水,他問:“為什麼你們可以走過去呢?

  兩所長相視一笑:”這池塘裡有兩排木樁子,由於這兩天下雨漲水正好在水面下。我們都知道這木樁的位置,所以可以踩著樁子過去。你怎麼不問一聲。

  職場智囊:

  學歷代表過去,只有學習力才能代表將來。尊重經驗的人,才能少走彎路。一個好的團隊,也應該是學習型的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