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之路優秀作文

  臺灣作家簡媜曾言:“任何一個年輕生命的成長,都必然經歷一個從自我迷失到自我肯定的階段,從青澀到成熟。”而作為高中生的我們,正是在這條名為“成長”的道路上前進著,褪去青澀,邁向成熟。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以成長為話題的作文,接下來隨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以成長為話題的作文1

  成長,對我來說到底是一個什麼概念?它對我來說只是一個在小時候一直在我腦海裡不時浮現的一個同義詞而已。

  從一個牙牙學語的孩子到現在大學二年級的學生,在這整整二十年的成長過程裡經歷了多多少少的甜酸苦辣。記得在小時候,自己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好想快點長大哦。”當有人問我為什麼要快點長大呢?我總是會說長大了就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僅此而已?

  記得從出生開始,家裡的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78988e69d8331333262346530人就圍著我,所有事都以我為中心,可以說在我的成長過程中沒有什麼大風大浪,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在我小時候時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我想要的東西父母都儘可能的滿足我,就因為以前的這種生活使我養成了嬌生慣養的習慣,在當時我總是認為應該所有的人都是和我一樣的,至少和我同年齡的人應該是一樣的。但是當我開始慢慢的長大,從幼兒園、小學、中學、高中到大學,讓我慢慢地體會到自己的想法是錯誤的,在這個世界上有許許多多的人生活是多麼得困難,有多少孩子是無法上學的,他們讓我想到了我的生活是那麼得幸福,甚至生活是有些奢侈。所以我極力想自己做些事,可是那麼多年的這種生活已經使自己對一件簡單的事卻無從著手,連我身邊的朋友都認為我是沒有能力做這件事的。平時大家一起出去玩,總會來迎合我的需要,他們都認為我是需要他們寵愛的,所有的事他們會為我準備周到,所有的一切一切。其實我是多麼想告訴他們我長大了,我們是同齡人,是同學,是朋友,不需要來考慮我,我有能力的。可是他們總是認為,我在家是那樣,所以在外面也是那樣。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的思想,我的思維也在慢慢增長,我有了自己的一些想法,也希望自己能快點長大,可是我的這些想法對於父母來說是幼稚的,他們總是認為我的學習是重要的,其他的什麼都不要管。我也知道學習固然重要,但是我也要有自己的空間,自己的自由,雖然我知道現在的生活是幸福的,根本不需要我去擔心,但是我真的很想為家人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可以說大學以前的生活是無憂無慮的,上了大學後才知道這是我以後要過的生活,第一次洗衣服,第一次打掃房間,第一次買飯菜,第一次過群體生活,所有的第一次都是從上大學開始。在學校裡讓我學到了許多,特別是我的室友她們教會了我許多東西,雖然她們也知道我的生活,但總是很耐心的教我,當然她們還是會讓著我。在無聊的時候,我們總是坐在一起談天說地,在聊天的過程中感覺自己的思想成熟了,也讓我感受到長大並非是一件好事,它使你思考一個問題會更深一個層次,考慮問題會想得很複雜,使你的煩惱也會越來越多,它使你再也無法回到過去那樣去思考,去異想天開。

  有時候在公共場合看到那些小孩子歡樂地奔跑著,看到一件自己喜歡的玩具是那麼得興奮,嘴邊掛著燦爛的笑容,看著他們的天真爛漫,突然覺得自己是多麼得羨慕他們,希望自己不要再長大了,他們沒有煩惱,無憂無慮地生活著,可是他們並不知道前面還有艱難的道路需要他們以自己的能力去通過,就像我以前那樣,什麼都不懂,只希望自己快點長大,可是長大後自己面臨的困難會更多。有時候看著他們想到,不知道他們是不是也希望自己快點長大呢。也許有吧。

  在溫暖的午後,手裡捧著一杯奶茶,坐在陽臺上,享受著陽光賜予的溫暖,回想著自己成長過程中的點點滴滴,看著外面熙熙攘攘的人群,來往的車輛,現在的生活節奏是如此之快,自己必須跟上這個節奏,跟上時代的步伐。突然從雲層裡透出一道刺眼的曙光,那是曙光嗎?是啊,那是曙光。既然知道自己已經不可能回到像以前那樣無憂無慮的生活,其實長大也不是沒什麼不好啊,至少它意味著我有著美好的成長經歷可以讓我去回味。現在最重要的是靠自己的雙手去創造未來,靠自己的雙腳去走出屬於我的世界。

  以成長為話題的作文2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自強使我成長。

  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挫折使我成長。

  用笑臉迎接厄運,用勇氣應付不幸,苦難使我成長。

  一株松樹屹立在貧瘠的山坡上,風吹雨打摧不毀它挺拔的志向,雪壓霜欺它更加彭勃向上;一棵小草紮根在峭巖的石縫,乾旱飢渴扼不斷它碧綠是生機,危崖絕峭泯不滅它生存的慾望;一支花朵獨立在絕巖的峭壁,日晒雨淋折不折它頑強的生命力,大風大雪抵不過它的錚錚鐵骨。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這也使我成長。

  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底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

  夫夷以近,則遊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

  這也使我成長。

  貝多芬在聽力盡失的情況下完成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地三交響曲——《英雄交響曲》;德國詩人海涅生前最後八年是躺在“被褥的墳墓”中度過的,他手腳不能動彈,眼睛半瞎,但生命之火不滅,吟出了大量詩篇;張海迪高位截癱,是不幸的,可她憑著百倍的自信,頑強的毅力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追求,昂首挺胸的“站”了起來。

  沒有昨夜一場暴雨,哪有路上這深深的腳印。

  這使我成長。

  梅花香自苦寒來,寶劍鋒從磨礪出。這更使我成長。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這也使我成長。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這更使我成長。

  成,如朗月照花,深潭微瀾,是不論順逆,不論成敗的超然,亦是揚鞭策馬,登高臨遠的驛站;敗,仍滴水穿石,匯流入海,有窮且益堅不墜青雲的傲岸,有將相無種,男兒當自強的倔強;榮,江山依舊,風采猶然,恰滄海巫山,孰視歲月之流,浮華萬千,不屑過眼煙雲;辱,胯下韓信,雪底蒼松,宛若羽化之仙,知暫退一步,海闊天空,不肯因噎廢食。榮辱成敗,盡顯英雄風流。

  以成長為話題的作文3

  走過十六歲的花季,望著美麗而又充滿誘惑的雨季,我有些卻步,年輕的心一直都躁動不安。於是,在清晨中,我靜靜地漫步於小巷中,尋找曾經的寧靜。

  清晨,天空中還未有太多的陽光,一切都是顯得那樣朦朧。我走在這熟悉的小巷中,突然發現它是如此的安靜與清幽,佇立在路邊的仍舊是那些青瓦小屋;雖然有些破舊,卻足以讓我心醉。看著眼前的小屋,回想到童年,留下了我最頑皮的痕跡。可如今,那堵記錄著我成長的印跡的牆,也在幾年前倒塌了,只給我留下最溫謦的回憶。我有些傷感。這時,一個嘹亮而清脆的鳥叫聲突然撞擊了一下我的耳膜。好久沒聽見鳥叫的我一下子從回憶中醒來。好一個溫謦而又充滿傷感的夢啊!但這種傷感讓我寧靜,讓我沉醉。

  我繼續漫步於長長的巷中。巷子仍舊很靜,沒有人的打擾,沒有人的喧鬧。我的思緒便在這片自由的天空中放縱地飛翔,當我正陶醉於這種自由時,我又沉醉到另一種畫面------在翠綠的草坪的一角,一隻貓兒正蹲在那邊,玩弄著跟前的小草。它很小也很瘦,卻一點都不怕人,一看便知,是隻不諳世事,涉世不深的貓。我不去打擾它,因為在它的身上,我似乎感覺到幼年時自由的我的氣息。我靜靜地站在旁邊,心中充滿寧靜。晨風,吹亂了我長長的頭髮,也許有人會認為我傻,但又有什麼圖景比得上此刻的安寧,又有什麼圖景能讓我如此沉醉?雖然這畫面是如此的簡單,但我就愛這種簡單。

  天空依然朦朧,陽光依然溫和,絲絲的晨風將我領到一片花圃前,花圃中隱隱地有著幾朵小花,迷朦卻又顯現,它們似乎很羞澀,很含蓄。在沒有爭奇鬥豔的喧囂下,在沒有風情萬種的情調下,它們盡顯著平凡美,與含蓄美。

  走過十六年的風風雨雨,走在十七歲這多夢的季節中,我曾有些彷徨,有些失措。如今的我,在這安寧的清晨的洗禮下,覺得踏實了許多,充實了許多。

  這個承載了我許多心事的小巷,今晨,安撫了我這顆狂躁的心。

  在當今這樣一個高度物質化、狂躁迷亂的世界裡,能留守住心中的一份童真和悠閒,是難能可貴的。作者用心來感悟身邊的一物一景,一聲鳥鳴,一隻小貓,信手拈來,看似隨意,卻又韻味無窮,如山澗清泉,窗上風鈴,怎能不使人陶醉。

  以成長為話題的作文4

  時光荏苒,轉眼間我們已經走過了十八個春秋。今天我們站在十八歲的門檻上,回首往事。我們猛然間發現:少了年少時的頑皮與幼稚的我們因為經歷而成長,因為成長而成熟。我們深刻的感受到:成長並不只是一個靈動的詞語,也不只是人生必經的一次門檻,而是我們蛻變的過程。

  這樣的蛻變好比化蛹為蝶,蝴蝶要想真正地在花叢中飛舞,它必須經歷破蛹而出的那一刻生死考驗。儘管這過程艱難殘酷,但是生命的張力與極美就在升騰飛舞的那一刻盡顯。成長的蛻變同樣需要歷練,需要磨難。

  成長就是跌倒時稚嫩的哭聲離你遠去,取而代之的是爬起來撫平傷口的笑意。成長就是與總能找到藉口的那個自己告別,取而代之的是對自己的苛求,對別人的包容。成長就是抵制住外界的誘惑,讓位給“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凌雲壯志。成長是“修身治國平天下”的過程,是對自己,對家庭,對社會的螺旋上升的理解和貢獻。成長就是我們即使挑燈夜戰,疲憊不堪也甘之如飴,無怨無悔……

  這些成長見證著我們鳳凰涅槃,鷹擊長空的蛻變。然而,鳳凰涅槃看似神奇,實則經歷來一場火的歷練,鷹擊長空或許遼闊,卻也擺拖不了雛鷹時的折翅。任何一種蛻變都是痛苦但更美麗的過程。

  人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的人生觀、價值觀就會逐漸地改變,這些都是蛻變的外在形式。蛻變的過程或許不是完美的,也正因為不完美,才有希望,才有未來的完美。“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成長沒有盡頭,蛻變也不會有終結。所以,同學們,讓我們今天站在十八歲的門檻上,更加鼓起勇氣,在我們最燦爛的花季,勇敢地接受自己的蛻變,更好的實現自己的成長,讓我們在破蛹而出的一瞬間能夠感受到這個世界的寬廣和對藍天的憧憬,讓我們張開翅膀,在天空中畫出屬於蝴蝶的最美的印記和弧度。

  以成長為話題的作文5

  當我們迎接今晨的第一縷暖陽,我們可曾感受到它那源源不斷的光輝與熱量;當我們經過路邊的繁花與芳草,我們可曾體會到它們欣欣向榮的生機與活力;當我們回顧遠去的光陰與腳下的歷程,我們可曾發現,在默默無聲中,我們已經茁壯成長!

  今天,對於我們而言,都將會是一個銘記而難忘的日子。因為今天,我們成年了。十八年前,一聲嘹亮的啼哭劃破靜寂,我們開始了人生的旅程。三歲,親情給我們溫暖;七歲,知識給我們力量;十二歲,單純給我們多彩;十四歲,感懷給我們憂鬱;十六歲,彷徨給我們思考;十八歲,成熟給我們淡定。十八年的風雨和陽光,十八年的淚水與歡笑,十八年的回憶積澱出蓬勃而美麗的青春,終於在今天詩意地綻放!

  屈原問:百金買駿馬,千金買美人;萬金買高爵,何處買青春?我以為,青春無須買,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掌握著無限青春;然而,青春又買不起,青春一旦錯過,就如沙漏中的細沙,流而不返。

  此刻,我想,作為一名成年人,首先我們應當學會感恩。愛似大海,靜水流深,最深的愛裡你看不到浪花。父母之愛,融化在平凡的陽光裡,交織在無形的春風中,而他們的無私付出,換來的是早生的華髮。師長之情,熔鑄在伏案工作的身影下,濃縮在淳淳教導的言辭中,而他們的辛勤付出,換來的是嘶啞的嗓音。母親的眼淚與歡笑,父親的鼓勵與期許,老師的教導與關愛,朋友的幫助與安慰,18個年頭,6570個日夜,為的是我們每一個個體的健康成長。這樣的恩情,是不能用數字度量,也不能用語言歌頌的,只有用行動去報答!

  從今天起,我們不再是一個隨意任性的孩子,我們是有完全行為能力和行為責任的公民,我們享有一個公民應有的權利和義務,我們也負有一個公民應有的責任和擔當。當我們做事時,不能再僅僅只是考慮到自己的感受和立場,也不應再奢求有他人為自己收拾殘局,打點一切。從今天起,我們要為自己負責,為我們的家人負責,為我們的集體負責,更要為我們的社會負責。

  國家的快速發展,社會的穩定進步,依靠的是我們新一代的青年前赴後繼,迎頭追趕。李大釗說過:“青年之文明,奮鬥之文明也。與境遇奮鬥、與時代奮鬥、與經驗奮鬥。”作為90後的我們,有理由充分相信自己,以自由之精神,創新之思想,銳敏之直覺,堅韌之生命,創造環境,征服歷史!

  青春象一隻銅鈴,系在我們的手臂上,只有不停地奔跑,她才會發出悅耳的聲音。天與地共同見證日月星辰的交相輝映,你與我共同分享十八歲的喜悅與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