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述對人感恩的情感故事隨筆

  編者按:生活中總有一些人讓我們感動,她們的行為和美好品質都是無可挑剔,情不自禁想豎起大拇指。

  樊康美//“三多”姐

  “三多”並不真的叫三多。

  “胭脂遺美人,寶劍贈英雄”。以“三多”的雅號相贈,且激昂慷慨,堅拒不得,這個冠名權在我。電光石火,居然能夠取如此富有色彩的雅號,我不無自戀地狠狠自誇了一番。

  何謂“三多”?

  長安在望曰:女子多美多媚多靈也。

  美,媚,靈,三位一體,對於世間一切女子極端重要,如珠玉之有光,如川澤之湧浪,得之有韻,失之無味,自不待言。

  “三多”姐居然將此三種稀缺資源萃集一身,殊為難得。以美做衣,以媚做裙,以靈做帔,“三多”姐便優哉遊哉,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歌吟搖曳,焚書檯下便顯蔥蘢,沋河東岸便多風采。

  交友當交有味人。

  得電話相邀,鞍馬勞頓從高新區趕到臨渭區,穿南小橋,登五樓,入雅室。坐定,禪定,“三多”姐招待以花生,招待以紅棗,招待以核桃,招待以橙子,招待以獼猴桃……誘以美食,毀滅三觀,我笑了,詰問之,“你這裡是吃貨工廠吧?”“三多”姐亦大笑,“是,我這裡只生產吃貨!”得意中回身指示雅室,告訴我這裡有電鍋,有炒勺,有油鹽醬醋,有米麵豆薯,時有一群吃貨在這裡包餃子大快朵頤,時有吃貨一群在這裡做火鍋陶然忘我――當然這裡也是文學的沙龍,文友三五聚合,吟詩作賦,流連忘返,不亦快哉!沋河岸邊風流地,無語品茗買微醉,這裡連線著通俗與高雅,當下與彼岸。我微笑,面北端坐,見東牆上有大書法家閔榮波先生手書的“猶河”二字,見東窗外有起伏騰挪扭捏嬌羞的山原一道。我突然醒悟:斯人而生斯境也,西有沋河柔婉擁臂繞,東有豐原嫵媚低眉語,浸潤濡染,日復一日,慧性入心,焉得不嬌?斯人而生斯境也。遂將心得告之,“三多”姐樂不可支,告訴我,入室者多矣,言風水絕佳筆墨流韻者,唯一人耳。

  飯時延請我至路外一餃子館。要白酒,我拒絕;要啤酒,我拒絕;要飲料,我拒絕。“三多”姐遂呵斥不已,責問我生為男人為何缺少豪放?不飲酒,不打牌,活個什麼勁兒?我笑,坐在“三多”姐身側的陳大哥亦大笑,“你別為難人家樊老師――你以為所有人都是風風火火的?!”“三多”姐遂將矛頭收回,放出萬枝利箭射向陳大哥。陳大哥百鍊鋼化為繞指柔,不惱不怒,報以微笑。“三多”姐轉身命令面前的兩個男人吃菜,多吃菜,把素拼和肉乾淨徹底消滅之,“反正你倆又不用減肥,反正你倆又不用臭美!”

  我坐上公交車。車發動,車屁股冒出了一股黑煙。“三多”姐追著車,揮動手,叫喊:“上次你答應給我拿的磨芋呢,怎麼沒有拿?”我赧然失笑,答應下次補上,答應下次從高新區踏著夕陽步行到沋河的東岸,送磨芋,送一尾本人精心烹飪的湖北家常魚……

  回到家,唸叨起我欠下的人情。妻子問:“誰是三多姐?”我告訴她,沋河東岸育紅初中的劉莉萍老師,就是那個微信名琉璃瓶的文友啊!妻子追問為何叫“三多”,你近距離感受過“三多”嗎?我跳出陷阱,告訴她劉老師的“三多”不需要近距離感受,衛星經過渭南的上空,遙感航拍,她的魅力都像熊熊燃燒的火焰,“噌”“噌”“噌”地往上冒,葷素搭配,老少咸宜,讓你嚮往文學,讓你熱愛生活――不信,你可以當面去試試啊!

  作者:樊康美

  公眾號:三賢文苑

  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