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當然應該要創業

  年輕人到底應該要怎麼創業?年輕創業好不好?小編想告訴你,,而且是越早越好。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其實年輕就是你創業最大的資本。年輕人的試錯成本最低。

  對每個人來說是一個很重要、很謹慎的選擇。

  要向父母、妻子等家人做大量的溝通,還要說服他們,尤其對上有老、下有小的創業者來說更是這樣。

  站在家人的立場上能理解他們的擔憂,因為在創業過程中失敗或風險真的存在,如果失敗了家裡的生活就會陷入比較窘迫的狀態,這是每個人不想看到的結果。

  在不確定或者說看不到成功的時候,我們最容易考慮的就是風險。

  所以,對很多人來說“創業”這個決策就不那麼容易做,或許需要很長時間,來來回回思考很多,這個過程也是比較難熬的。

  越年輕困難越少,壓力就越小

  20多歲創業,每個月3000多就能維持個人是生存,因為一個人吃飽全家不餓。

  30歲要去創業,每個月就得要8000-1萬的收入,才能滿足生存需要。因為那時已經結婚,有孩子需要撫養,還要還房貸、贍養父母等。

  到中年再去創業,每個月至少需要2萬的收入,才能滿足。因為除了房貸、車貸、贍養老人、撫養孩子意外,還要承擔孩子的教育費用。

  從生存壓力和需求角度看,年輕人真想創業,就要趁早,越往後越難。

  難的不是創業本身,而是對可能失敗的恐懼和風險,是沒有創業的決心。

  創業最重要的,不是缺少資源,不是缺少人脈,也不是缺少能力。

  而是決心,創業的決心。

  沒有決心就很容易半途而廢,沒有決心就永遠無法行動,沒有決心就沒有支柱。

  創業者需要面對的不單單是“創業決策”一個困難,還要面對“創業選擇”,其中包括“專案選擇”、“市場選擇”等。

  對大多數創業者來說,“專案選擇”是創業選擇中的重中之重,俗話說的“選擇比努力更重要,選擇對了會少努力很多年,選擇錯了再怎麼努力都很難成功”。

  2

  說到專案選擇我先講一個故事。

  朋友有個親戚經過多年努力、趕上拆遷手裡有了一部分閒錢,但又覺得存在銀行也沒有太多的利息,放在其他金融機構風險又太大,所以他覺得創業是個錢生錢最好的方式,最終選擇創業。

  有一次朋友和他這位親戚聊天說到了創業,這位親戚說他打算開個麵館。

  朋友問:為什麼選擇麵館。

  親戚說:民以食為天,每個人每天要吃三頓飯,儘管天津人早餐不吃麵,那也有中晚兩餐可能會吃麵。

  親戚又說:每天進進出出人流最大的就是餐飲,每個餐館都有人。

  朋友說:街上還有很多餐館倒閉了啊。

  親戚說:那是因為他們都傻,我又不傻。

  朋友問:那你算過人流大的那些餐館,多久會盈利嗎?

  親戚說:沒有。

  朋友問:你打算花多少錢開餐館?

  親戚說:30萬。

  朋友問:你知道開個你說的這麼大規模的麵館需要多少租金和裝修費嗎?

  親戚說:還沒有了解,應該不貴。

  3

  故事講到這裡就可以了,故事的結局大家可以自行發揮想象力完成。

  很多創業者都是從最容易看到的,也是從自己認為最瞭解的一方面選擇專案,可是他不知道開個麵館需要高額租金和裝修。

  他以為只要店面開了就有人來吃飯,因為每個人都需要吃飯。剩餘的比如房租、裝修等問題他都沒有想過,競爭那就更沒想到。

  有些看似很容易掙錢的專案,其實沒有想象的那麼容易,因為很多要素都被忽略了,甚至有人要開店但不知道還需要房租裝修。

  說了這麼多就想說,選擇專案的時候那些隱性的、容易被忽略的都是決定風險的,也是容易被坑的重要原因。

  說到坑,我想說很多時候廠商、品牌商都為了業績只說市場怎麼怎麼好、收入怎麼怎麼高,但是絕口不提租金、裝修這些隱性要素。這類專案或廠商前期讓創業者激動人心,最終發現問題時已經入坑,可是一切都既成事實還能怎麼辦呢?

  4

  選擇專案的時候千萬不要想著一口就吃胖,要循序漸進,即使你有200萬也不要做200萬的投資,拿出10萬左右從小投資開始,尤其對於初次創業者。

  每一個創業者都是從小投資開始的,馬雲不是一開始就做網際網路,而是開花店、賣小商品;劉強東也不是一開始就做京東,而是從賣光碟和燒錄機開始的。

  現在開店已經是大投資了,開個奶茶店也需要投資60萬、開個麻辣燙需要40萬。

  有哪些小投資專案呢?

  室內汙染檢測和治理是個不錯的小投資專案。

  ① 需求旺

  有多少裝修市場,就有多少甲醛超標,就有多少甲醛檢測和治理。

  ② 起步低

  3萬起投、0加盟費。

  ③ 高利潤

  3萬元投入能收入35萬左右,2-3單就能回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