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功養生中包括什麼方法

  氣功師現在很多人都喜歡的一種養生方式,養生氣功之名就是由此而來。那麼,你知道嗎?今天,小編為大家推薦氣功養生練習方法。

 

  

  氣功養生練習方法1. 放鬆功

  本功可作為練好其他各種氣功的基礎功夫。健康者練此功,能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對體弱多病者來說,更是理想的康復手段。

  放鬆功屬於靜功,易學易練,不易出偏,它是從意念和身體放鬆為主的新功種。

  在練習方法上是吸氣時意守要放鬆的部位,呼氣時意念離開意守的部位,同時默唸“鬆”字,體驗鬆感。

  在姿勢方面,初練功者,用仰臥或靠坐;練功熟練者,可在站樁和行動時練習放鬆。在呼吸上,一般用自然呼吸。

  氣功養生練習方法2.內養功

  是劉貴珍先生整理總結而成,已成為氣功的主要功種之一。本功注重調息,對呼吸的要求較為嚴格,並

  氣功養生配合默唸字句以誘匯入靜,從而將調整呼吸與入靜意守緊密結合起來,具有大腦靜、臟腑動的特點。

  內養功鍛鍊一般先由臥式開始,坐臥式可互相配合,也可單獨應用。內養功的呼吸法較為複雜,要求呼吸、停頓、舌動、默唸字句四種動作相互配合。

  呼吸要力求自然,儘量保持深、長、細、勻,不要憋氣,以防出偏。在意守時,應自然做到似守非守。意識不可過於集中,但也不可無意去守。

  氣功養生練習方法3.強壯功

  此方是著名氣功師劉貴珍先生吸取了民間功法以及釋、道、儒各家功法的精華,綜合整理而成,其特點基本上與內養功相同,屬於靜功,只在呼吸和姿勢方面有其特色,如盤膝坐及站樁等。其作用可以概括為:養氣壯力、健身防病、延年益壽。

  氣功養生練習方法4. 保健功

  是一種由外及內的功法,它是以練功者用自己的雙手在身體的不同部位進行按摩為主,輔以呼吸和意念活動的保健按摩療法。

  本功簡便易行,作用平緩,特別適用於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對顏面五官的保護和美容,亦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

  正如孫思邈說:“可以使身體悅澤,面色光輝,鬢毛潤澤,耳目精明,令人食美,氣力強健,百病皆去。”

  氣功養生練習方法5.五行掌

  是五臺山傳下來的養生祛病功法,其特點是三調並用。動靜兼練、剛柔相濟、虛實變換、鬆緊相輔、運動全面。

  五行掌包括預備活動和推、拓、撲、捏、摸五種功法,可根據病症或根據四季養生,選練相應功法,也可按順序全套練習。

  具體功法如下

  ①功前預備活動

  寬衣鬆帶,全身放鬆;輕輕叩齒36次,舌在口內攪動36次;分3次吞津,以意念送至臍下丹田處;以手指梳頭數次,雙掌相對搓熱,然後乾洗面36次。

  ②推法

  屬木,與肝相應,默唸“噓”字。站立,兩足平行,與肩同寬,兩膝微屈,兩臂下垂,屈腕,掌心向上,指尖相對,靠近小腹;

  以鼻緩緩吸氣,意念暗示清氣從兩足大趾沿大腿內側的肝經上升至兩脅;

  與此同時,兩手如託物狀,緩緩上移,至胸前與肩平行時吸氣盡;隨呼氣默唸噓字,暗示濁氣盡出,清氣由兩脅沿肝經降至足大趾;

  同時反掌,掌心向前,指尖向上,隨呼氣雙手緩緩向左前方推出,左腳隨之向左前方邁出一步,呈弓步,重心在前屈的左腿上,右腿伸直;

  至呼氣盡時反掌,掌心向上,指尖相對,向下收回至小腹前,同樣伸左腿屈右膝,重心後移至右腿上,再開始吸氣,如此反覆5~10次,收回左腿;再換右腳向右前方邁出一步,並重復5~10次。

  做推法時,動作宜緩慢,配合柔和自然的呼吸,目光注視雙手,屈腕稍用力,使指尖有麻酥酥的得氣感,意念暗示氣血沿肝經循行路線升降,吸氣時大趾微微上翹,容易得氣。

  ③拓法

  屬火,與心相應,默唸“呵”字。

  預備姿勢及動作基本同推法,但吸氣時暗示清氣從小指內側沿心經路線至胸中;呼氣時默唸“呵”字,暗示濁氣盡出,清氣沿心經散至小指。

  同時,推出的雙掌如拓碑貼狀,由左向右緩緩移動,至呼氣盡時,直腰雙腿下蹲,掌心向上,指尖相對,雙手向下收至小腹前;再開始吸氣如初,並重復5~10次;收回左腿,再出右腿,從右向左拓,也重複5~10次。

  做拓法呼氣時,除默唸“呵”字外,要意守掌心“勞宮”穴和小指尖內側的。“少衝”穴,並使手指伸直用力上翹,以產生酥麻的氣感,腰要正直,軀幹隨雙手左右升降做圓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