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設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我國建設工程安全事故頻發,嚴重影響到建築業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做好安全應急預案很有必要。那麼,你知道應該怎麼寫嗎?下面就是小編為你整理的,歡迎閱讀。

       

  1.概述

  根據建設工程的特點,工地現場可能發生的安全事故有:坍塌、火災、中毒、爆炸、物體打擊、高空墜落、機械傷害、觸電等,應急預案的人力、物資、技術準備主要針對這幾類事故。

  應急預案應立足於安全事故的救援,立足於工程專案自援自救,立足於工程所在地政府和當地社會資源的救助。

  2.應急組織

  應急領導小組:專案經理為該小組組長,主管安全生產的專案副經理,技術負責人為副組長;

  現場搶救組:專案部分安全部負責人為組長,安全部全體人員為現場搶救組成員:

  醫療救治組:專案部醫務室負責人為組長,醫療室全體人員為醫療救治組成員;

  後勤服務組:專案部後勤部負責人為組長後勤部全體人員為後勤服務組成員;

  保安組:專案部保安部負責人為組長,全體保安員為組員。

  應急組織的分工及人數應根據事故現場需要靈活調配。

  應急領導小組職責:建設工地發生安全事故時,負責指揮工地搶救工作,向各搶救小組下達搶救指令任務,協調各組之間的搶救工作,隨時掌握各組最新動態並做出最新決策,第一時間向110、119、120、企業就援指揮部、當地政府安監部門、公安部門求援或報告災情。平時應急領導小組成員輪流值班,值班者必須住在工地現場,手機24小時開通,發生緊急事故時,在專案部應急組長抵達工地前,值班者即為臨時就援組長。

  現場搶救組職責:採取緊急措施,盡一切可能搶救傷員及被困人員,防止事故進一步擴大。

  醫療救治組職責:對搶救出的傷員,視情況採取急救處置措施,儘快送醫院搶救。

  後勤服務組職責:負責交通車輛的調配,緊急救援物資的徵集及人員的餐飲供應。

  保安組職責:負責工地的安全保衛,支援其他搶救組的工作,保護現場。

  3.救援器材

  應急領導小組應配備下列救援器材:

  ①醫療器材:擔架、氧氣袋、塑料袋、小藥箱;

  ②搶救工具:一般工地常備工具即基本滿足使用;

  ③照明器材:手電筒、應急燈36V以下安全線路、燈具;

  ④通訊器材:電話、手機、對講機、報警器;

  ⑤交通工具:工地常備一輛值班麵包車,該車輪值班時不應跑長途;

  ⑥滅火器材:滅火器日常按要求就位,緊急情況下集中使用。

  4.應急知識培訓

  應急小組成員在專案安全教育時必須附帶接受緊急救援培訓。

  培訓內容:傷員急救常識、滅火器材使用常識、各類重大事故搶險常識等。務必使應急小組成員在發生重大事故時能較熟練地履行搶救職責。

  5.通訊聯絡

  專案部必須將110、119、120、專案部應急領導小組成員的手機號碼、企業應急領導組織成員手機號碼、當地安全監督部門電話號碼,明示於工地顯要位置。工地搶險指揮及保安員應熟知這些號碼。

  6.事故報告

  工地發生安全事故後,企業、專案部除立即組織搶救傷員,採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擴大保護事故現場,做好善後工作外,還應按下列規定報告有關部門:

  輕傷事故:應由專案部在24小時內報告企業領導、生產辦公室和企業工會:

  重傷事故:企業應在接到專案部報告後24小時內報告上級主管單位,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工會組織:

  重傷三人以上或死亡一至二人的事故:企業應在接到專案部報告後4小時內報告上級主管單位、安全監督部門、工會組織和人民檢察機關,填報《事故快報表》,企業工程部負責安全生產的領導接到專案部報告後4小時應到達現場;

  死亡三人以上的重大、特別重大事故:企業應立即報告當地市級人民政府,同時報告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工會組織、人民檢察機關和監督部門、企業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或委託人***應在接到專案部報告後4小時內到達現場;

  急性中毒、中暑事故:應同時報告當地衛生部門;

  易爆物品爆炸和火災事故:應同時報告當地公安部門。

  員工受傷後,輕傷的送工地現場醫務室醫治,重傷、中毒的送醫院救治。因傷勢過重搶救無效死亡的,企業應在8小時內通知勞動行政部門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