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的傳播途徑

  現在兒童時期的孩子是手足口病的高發人群,我們只知道手足口病多發於兒童,那麼,有哪些?下面就由小編為您詳細介紹。

  

  傳播方式:該病傳播方式多樣,以通過人群密切接觸傳播為主。病毒可通過唾液、皰疹液、糞便等汙染的手、毛巾、手絹、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內衣等引起間接接觸傳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過飛沫傳播;如接觸被病毒汙染的水源,亦可經水感染;門診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合格亦是造成傳播的原因之一。

  對引起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普遍人群易感,感染後可獲得免疫力。由於不同病原型別感染後抗體缺乏交叉保護力,因此,人群可反覆感染髮病成人大多已通過隱性感染獲得相應抗體,因此,手足口病的患者主要為學齡前兒童,尤以≤3歲年齡組發病率最高。據國外文獻報道,每隔2—3年在人群中可流行一次。

  手足口病分佈極廣泛,無嚴格地區性。四季均可發病,以夏秋季多見,冬季的發病較為少見。本病常呈暴發流行後散在發生,該病流行期間,幼兒園和託兒所易發生集體感染。家庭也有此類發病集聚現象。

  手足口病患兒的飲食護理

  大多數病例症狀輕微,主要表現為發熱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皰疹等特徵,多數患者可以自愈。疾控專家建議大家,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做到飯前便後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勤晒衣被,多通風。

  手足口病四季均可發病,以夏秋季多見,如果在夏季得病,兒童容易引起脫水和電解質紊亂,需要適當補水和營養。患兒因發熱、口腔皰疹,胃口較差,不願進食,所以宜給患兒吃清淡、溫性、可口、易消化、柔軟的流質或半流質,禁食冰冷、辛辣、鹹等刺激性食物。

  特別是在夏天,天氣炎熱,大家都會選擇冰冷的食物,這會影響手足口病患者的腸胃健康,導致本來就沒有什麼食慾的患者更加吃不下東西,不利於病情的恢復。

  而辛辣的食物更是不要多吃,因為辛辣食物屬熱性,吃了很容易上火,手足口病患者會出現口腔潰瘍的症狀,吃辛辣的食物會加重病情,所以辛辣食物不能吃。

  手足口病的相關知識

  1、手足口病會傳染給大人嗎

  手足口病又稱手足口綜合徵。以手足和口腔粘膜出現皰疹或潰瘍為主要臨床特徵,可通過口、手、空氣飛沫、以及汙染的水源、食物等多種途徑傳播。患有此病的孩子若治療不及時,極易併發腦炎和心肌炎。

  很多人誤認為,手足口病是兒童傳染病,與成人不相干。其實不然。人群對於這種病普遍易感,各年齡組均可感染髮病。大人感染手足口病,自身有免疫能力,但是病毒潛伏在身體內,具有傳播病毒能力。所以大人也是會把手足口病病毒傳染給小孩。

  患者雖然有自愈的能力,但是手足口病畢竟是由於病毒傳播所引起的,所以各類的人群均有可能染上手足口病。成人的免疫力相對較高,但是病毒所具備的傳播能力也會傳播給孩子。

  2、手足口病的簡介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是以手、足、口出現水皰為特徵,病情輕而短暫,兒童多見。

  3、手足口病的症狀體徵

  潛伏期3~5天,有低熱、全身不適、腹痛等前驅症。1~2天內口腔、咽、軟顎、頰黏膜、舌、齒齦出現疼痛性粟粒至綠豆大小水皰,周圍繞以紅暈,破潰成小潰瘍,由於疼痛,常流涎和拒食。同時手足亦出現皮疹,在手足的背側面和手指***趾***背側緣、甲周圍、掌跖部,出現數目不定的水皰,除手足口外,亦可見於臀部及肛門附近,偶可見於軀幹及四肢,數天後乾涸、消退,皮疹無瘙癢,無疼痛感。個別兒童可出現泛發性丘疹、水皰,伴發無菌性腦膜炎、腦炎、心肌炎等。一般經過良好,全病程約5~10天,多數可自愈,預後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