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不能被遺忘

  ——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

  我們這個民族從來不缺少英雄,從三皇五帝至今,從遼闊草原到茫茫大海,隨時隨地都能感觸到這個民族與生俱來的英雄氣概,翻開中華民族歷史,滿眼都是自豪。

  泱泱大國,歷史如海。如將當下比作陸地,近現代民族抗爭史則是近海,更方便讓人們進入其中,細細品位。翻開70年前的抵抗日本帝國主義入侵史,壯烈悲慘,艱苦卓絕,至今還能讓炎黃兒女同仇敵愾,地處太行山深處的乏驢嶺戰役故址就寄託著幾代人民族英雄心結。

  站在當年炮火紛飛、硝煙瀰漫的乏驢嶺之戰主陣地雞架巖上,彷彿又看到了當年指揮戰鬥國民革命軍第38軍17師師長趙壽山堅毅果敢、義無反顧的偉岸身影,面對敵人從空中和地面傾瀉而下的邪惡之火,這位軍人沒有絲毫危機和退縮,率領全體將士浴血奮戰,“戰鬥進行了9天9夜,全師13000餘人僅剩2700餘人,萬餘三秦英雄兒女血灑燕趙大地,其慘烈可謂驚天地、泣鬼神”,讓日本軍國主義的“痴人”們明白了一個道理,中國是打不垮的!這個民族沒有屈服於任何外力!

  經歷過那場災難的人永遠都不會忘記那段屈辱,更忘不了為了贏得尊嚴而長眠於此的戰士們,乏驢嶺主戰場附近的村民自發掩埋戰士遺體,並用數十年的堅持讓壯士安息,讓歷史不被遺忘,讓後人牢記落後就要捱打的沉重教訓。

  對我們這一代,炮火硝煙早已散去,這是無比幸運。但我們切不可忘記70年前的歷史,正是有了千千萬萬革命前輩,有了前仆後繼的壯士們的奮鬥,才有了今天的好日子,透過昔日的戰場,我們依稀還能感覺到戰爭的慘烈,取得勝利的艱辛。

  瞭解歷史是促使我們奮發圖強的動力,到了什麼時候都不能忘記歷史,“滅人之國,必先去其史”、“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知恥近乎勇”,歷史在社會的進步中作用不容小覷,今天我們重溫這段悲壯歷史,甚至是屈辱歷史,為的就是讓每個中國人不能忘了革命烈士,繼承他們為國獻身的大無畏精神,為的是更好的投入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偉大征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