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後如何自救

  地震雖然屬於天災,不可完全避免,但是當災難來臨時,掌握基本的求生自救方法、學會自救救人的措施會大大降低災難帶來的損傷。下面是小編帶來關於的內容,希望能讓大家有所收穫!

  日常地震應急準備

  ***1***傢俱擺設應牢靠

  家庭裝修儘量減少吊燈、掛鐘、空調掛機、鏡框圖片等懸掛物。高大傢俱要固定,頂上不要放重物。組合傢俱要連線,固定在牆上或地上。櫥櫃內重的東西放下邊,輕的東西放上邊;儲放易碎品的櫥櫃最好加門、加插銷;儘量不使用帶輪子的傢俱,以防震時滑移。

  ***2***臥室防震最重要

  地震可能發生在人睡覺的時候,而睡覺時人的警覺力最差,撤往室外的路線較長,因此按防震要求佈置臥室至關重要。

  床的位置要避開外牆、視窗、房樑,擺放在堅固、承重的內牆邊;床上方不要懸掛吊燈、鏡框等重物;床要牢固,最好不使用帶有輪子的床;床下不要堆放雜物。為預防地震的突然襲擊,睡覺前,應檢查眼鏡、手機、手電筒、防震包是否放在容易拿到的地方。

  ***3***準備好室內避震場所

  將堅固的寫字檯、床或低矮的傢俱下騰空;把結實傢俱旁邊的內牆角空出來;室內傢俱不要擺放太滿;內外走廊上不要堆放雜物;有條件的可按防震要求佈置一間抗震房。

  ***4***準備必要的應急物品

  生活日用品,如水、食品、衣物、毛毯、塑料布等;必要的常用藥品,如治療感冒、腸胃病的藥,一般外傷用藥等;照明用品,如應急燈、手電筒、蠟燭等;必要的身份證件等重要物品。這些東西集中存放在“家庭防震包”或輕巧的小提箱裡。

  ***5***隨身攜帶家人***

  地震時你和家人可能會失散,要寫下重要資訊,以便失散後相互聯絡,或緊急情況下使別人可以幫你聯絡。包括姓名、電話、工作單位、學校等,最好還有外地親友的姓名和***,以及家庭應急物資的存放地等資訊。

  地震來臨應對措施

  1***在家裡遭遇地震怎麼辦?

  感覺到強烈震動,不要輕易採用跳樓等極端措施。許多地震現場調查表明,通過跳樓能安全逃生的比例很低,而不少跳樓傷亡者所在的樓房並未倒塌。

  由於預警時間短暫,室內避震更具有現實性。而室內房屋倒塌後所形成的三角空間,往往是人們得以倖存的相對安全地點。易於形成避震空間的地方:炕沿下,結實牢固的傢俱附近;內牆***特別是承重牆***牆根、牆角;廚房、廁所、儲藏室等開間小、有管道支撐的地方。

  室內最不利避震的場所:附近沒有支撐物的床上、炕上;周圍無支撐物的地板上;外牆邊、窗戶房。

  如果強烈震動過去後,建築物並未倒塌,應儘快跑出去,小心強餘震或後續更大地震。從樓上下來,最好不要乘電梯。

  ***2***在公共場所遭遇地震不能慌亂

  大型公共設施一般都經正規設計,考慮了抗震問題,都有安全出口,遵守秩序,聽從工作人員指揮,是有可能有序撤離的。

  如來不及撤離,可以找相對安全一點的地方,如大柱旁、內牆角、衛生間等,或者櫃檯、展臺、椅子等結實的傢俱下躲避,等劇烈震動過去後再有序撤離。學生在校上課時遭遇地震,要在老師引導下有序撤離,不要亂跑或跳樓。來不及時,可在課桌、講臺下躲藏。

  從室內跑出來的人,不要在大樓、高牆、廣告牌、煙囪、電杆、變壓器、立交橋、過街天橋等容易垮塌的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下走動停留,要到地震應急避難場地或公園、體育場等開闊場地去避難。

  地震被困該怎麼辦

  萬一被困在室內,要沉住氣,樹立生存的信心。保持呼吸暢通,清除口鼻附近的灰土。聞到有毒異味或灰塵太大時,設法用溼衣物捂住口鼻。儘量挪開身邊可移動的雜物,擴大生存空間。設法用磚石木棍等支撐殘垣斷壁,以防發生餘震被埋壓。若開闢通道費力過大或不安全時,應立即停止。儲存體力,不要大聲哭喊,不要勉強行動。

  被困在廢墟下,不要點火柴。敲擊管道或牆壁以便救援人員發現你。可能的話,使用哨子。在其它方式都不奏效的情況下再選擇呼喊——因為喊叫可能吸入大量有害灰塵並消耗體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