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藥材種植面積保持穩定的原因是什麼

  東北藥材種植面積之所以不見大起大落,連續5年保持穩定發展,主要多有個方面因素的保證。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講講東北藥材種植面積保持穩定的原因。

  東北藥材種植面積保持穩定的原因:秧苗價落

  進入2016年,各地藥材種苗市場***生產基地***不但貨源充足,品類齊全,而且種苗整體價格呈普遍下降趨勢,一些品種降幅較大。

  如:板藍根種籽由上年同期***下同***的40元***千克價,下同***下降至20元;遠志耔由200元下降至100元;桔梗籽由120元下降至60元;蒲公英耔由160元下降至100元;關防風耔***野***由130元下降至100元;北柴胡籽由60元下降至50元;黨蔘耔由120元下降至110元;黃芪籽由120元下降至100元等。

  藥材種苗價格的大幅下降,刺激了藥材的擴種,為進一步鞏固藥材種植面積奠定了基礎。

  東北藥材種植面積保持穩定的原因:藥材價格上漲

  從2015年下半年至今,東北道地藥材價格普遍上漲.

  如:關防風由上年的150~160元,上漲至180~220元,紅參***30支***由210~220元上漲至270~290元,西洋參***軟支***由340~550元上漲至400~580元,北龍膽由55~70元上漲至60~90元,穿山龍由10~15元上漲至11~19元。

  藥材價格的上漲極大地激勵了廣大藥農發展藥材生產的積極性,從而為下一輪東北三省藥材種植面積的持續穩定和增長鋪平了道路。

  東北藥材種植面積保持穩定的原因:政府支援

  東北各級政府主管部門鼓勵和支援廣大農戶和農業合作社以及農場、林場等,以市場為導向,適度發展藥材種植,同時在用地、貸款、技術、銷售、資訊等諸多方面提供優惠和幫助,解決產供銷難題。

  東北藥材種植面積保持穩定的原因:科研下鄉

  據悉,東北各級科研人員積極上山下鄉,實施科研與藥農“掛鉤”戰略,為藥農“充電”,講授藥材生產技術、病蟲害防治技術及GAP規範化種植,以及如何減少重金屬超標,確保藥材質量達標,滿足國內外市場需求。

  農戶嚐到了增產增收的甜頭,少見有人棄種藥材,穩定了藥材種植面積。

  東北藥材種植面積保持穩定的原因:藥企扶持

  遍佈東北三省的許多醫藥集團***廠***、醫藥企業、藥材生產基地、大中型藥材公司、藥材生產的龍頭企業以及各級醫療單位等,積極熱情主動與藥農、藥材專業生產合作社簽訂1~3年供需合同。

  同時幫助藥農實施GAP,產新時就地看貨、開秤、付款,以保護價和當年超出保護價的市場高價收購藥農手中的藥材,並解決了藥農“買藥難”。

  東北藥材種植面積保持穩定的原因:藥商配合

  許多中藥材專業市場和藥商主動到東北三省產地瞭解藥材種植狀況、產新量、庫存量、市場行情,和廣大藥農和藥材專業生產合作社發展藥材生產,提供優質價廉的種籽和秧苗,以公平合理價格收購藥材,實現了產地與藥市***藥商***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