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理想的高中素材作文

  每個人都有理想,理想是屬於你的追求,值得你一直奮鬥下去!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關於,希望能夠幫助到你們。

  理想

  走向理想的彼岸,是人生中的優越。擁有夢想,是人生中的滿足。理想如同一個人的靈魂,是人生的精髓;夢想如同甘露,是滋潤花朵兒的養料。我們從小便在嘴邊常常掛起長大後要有多麼令人矚目的事業,成為多麼偉大的人,這說是理想,卻更像是一個虛幻的掠影,有點不著邊際。但無論是理想還是夢它們都在我們生命中掠過,驚起過一圈圈的漣漪,帶有別樣的顏色。

  理想是青春的光和熱,寄託著希望與曙光。沙漠裡沒有玫瑰,卻有種植物叫“沙漠玫瑰”,它其實是一種地衣。在我們看來,它就是地衣,地衣再美,能好到哪去?但陷在沙漠中的人,卻看出了它玫瑰型的圖案,它的綠意在向外擴充套件,一寸又一寸,只因在茫茫的大漠中,它成為了人們心中唯一的希望,是信念的支撐。理想就像是在這茫茫沙海中,昭示著的新的生命;在步履艱難中堅韌的柺杖,在憂愁絕望中鼓舞人心的樂曲。青春的光和熱滋養著理想之花永不凋零。

  理想是時光的縮影,見證著流逝的歲月匯聚成美麗的人生圖景。48歲前牙買加老將,代表斯洛維尼亞的短跑女將奧蒂一生中獲得過無數國際大賽女子100米冠軍,但她參加過9次世界錦標賽、7屆奧運會,贏得過20多枚銀牌和銅牌,包括9塊奧運獎牌,卻總是與金牌無緣。有人稱奧蒂是田徑場上“永久的伴娘”。即使她沒有登上屬於王者的領獎臺,但人們依然對她敬佩有加。雖然在她最美好的生命中,一次次與成功擦肩而過,但她不屈的那份永不言棄的夢陽比代表成功的金牌更彌足珍貴。時光見證著她的成功,她一路走來的理想,也伴隨著時光的流逝,變得更加高尚。

  理想是支撐我們站起來的力量,是將夢化為行動的勇氣。力克·胡哲沒有雙手雙腿的來到這個世界,他的整個童年都在於自卑鬥爭,他經常想,他以後的理想是什麼,這或許在他人的眼裡是多麼的荒誕,試想沒有手腳的人會如何活下去,但在力克看來,他偏要站起來,做其他人都可以做甚至做不到的事情,來證明自己也可以有理想,並且可以憑藉自己實現理想。於是他開始適應生存環境,找到方法完成其他人必須要手足才可以完成的事情,就像刷牙、洗頭、打電腦、游泳、做運動。他說:“我熱愛我的生命,我有自己的理想,所以我要站起來。終於,他像烏龜一樣用頭支撐起跌倒的身體從而站起來,他開始向目標一步一步,向人們證明著他所到的一切早已不是夢。

  堅定的理想,化為力量與勇氣使力克站了起來。當我們懷抱著自己的理想奮勇前進時,勝利終將屬於我們。

  實現理想的道路是艱難的,正所謂“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我們要有顆堅韌的心,懷揣著理想,一路斬風破浪,駛向憧憬的未來。

  理想

  相傳有一隻小鳥,它的理想就是飛過汪洋大海。但是一路上有太多的風雨,僅憑小鳥的力量是無法實現的。所以它選擇了一截樹枝,以便於自己能夠隨時休息。最終,這隻小鳥飛過了海洋。

  實現理想的旅途中總會有許多風雨,你是否會因為那些而偏離正軌?如果是,就請找好你實現理想所必須的那截樹枝吧,它會為你指引一條正確的道路。

  那截樹枝可以是坦言失敗。我一直很喜歡沈從文,尤其是沈從文身上所散發出的名家風範。記得曾經有一篇文章名為《沈從文“寫課”》給了我諸多啟示。何謂“寫課”?原來是沈從文第一次給同學講課的時候太過緊張,準備好的一堂課的內容幾分鐘就講完了,隨後他拿筆在黑板上寫了原因,坦言自己的失敗。假設那截樹枝是坦言失敗,我想即使失敗了我們也能夠重新站起來,不畏懼任何艱難險阻,矢志不移地去追求屬於自己的理想。

  那截樹枝可以是謙遜。中國有句古語:“滿招損,謙受益”,所以謙遜是實現理想必要的素質。一個人只有保持謙遜的態度,才能步步為營。自然界中有一種很奇妙的現象——靜水深流。投身到人的身上也就是說凡是有能力的人從來不顯露自己,正所謂“真人不露相”。假設那截樹枝是謙遜,我們就能始終清醒地認識自己,量力而行,將理想一點點轉化成現實。

  那截樹枝還可以是信任。“人無信不立”,一個人要想向前走,最重要的就是創造出一個良好的大環境,信任便是這主要因素。我們不可能事事順心,我們更不可能凡事都自己克服。所以我們需要信任,同他人一起共創美好未來。假設那截樹枝是信任,那麼為理想奮鬥的就不只是個人,而是一個群體,實現理想的機率自然而然就加大了。

  無論你選什麼,但那截樹枝絕對不可以是逃避,驕傲與猜疑,否則就像運動員衝出跑道,離理想越來越遠。

  有一位大師窮盡其一生練就了“移山大法”,但祕決只有一個:“山不過來,我就過去”,真正移山是不可能的。理想也正是這樣,我們需要自己去爭取,而那截樹枝使我們不會偏離目標。

  去追尋理想,風景這邊獨好。

  理想

  如果把人生比作一條小河,那麼奔向大海便是理想;如果把人生比作株樹苗,那麼長成參天大樹便是理想;如果把人生比作一隻帆船,那麼飄洋過海邊是理想……要是小河沒有了理想,說不定就會乾涸在某個不知名的幾角落;要是樹苗沒有了理想,說不定就會在那片土地裡獨自枯萎;要是帆船沒有了理想,說不定就會在無人過問的港口寂寞的徘徊……理想是什麼?理想就是引我們奔向大海,助我們伸向藍天,帶我們飄洋過海的力量!

  每個人都有理想,或是當一名老師,或是當一名戰士……袁隆平的理想既樸實又偉大。他想種一種水稻,長得比甘蔗還高,結出的果實比玉米還大,這樣他就可以一邊在水稻林下乘涼,一邊數著金燦燦的夢想。他成功了,他所研究的雜交水稻的平均畝產比一般的水稻高出許多,為中國乃至世界多個國家緩解了糧食壓力,並且帶領年輕一輩將我國的雜交水稻事業推向世界前列。正是因為有了理想,袁隆平才有艱苦奮鬥的目標與動力。

  但是光有理想就夠了嗎?不,這是遠遠不夠的。如果光有了理想而不付諸行動,就像吃下了飯卻不能消化,只能讓黴菌腐爛在肚子裡;如果光有了理想而不付諸行動,就像含苞的花蕾卻終不能開出美麗;如果光有了理想而不付諸行動,就像瓢在蒼穹的風箏卻終因斷線而消失遠方……所以理想還需要通過由行動架起的橋,才能到達美好的前途。

  “我不在家,就在試驗田裡;不在試驗田裡,就在去試驗田的路上。”這是袁隆平辛勞的寫照。他不光有理想,還有為之付出的努力。理想與實際行動結合,為他編織的不僅是一個“雜交水稻之父”的光環,也不僅是人們的尊敬,還有他充實的人生。

  我們要有理想,我們要有行動,我們才有似錦前途。

  揚一面旗幟,澆鑄些汗水,讓前途的種子從此播種,茁壯成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