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和諧的民營企業文化

【摘要】和諧的民營企業文化是成功的民營企業做大做強做久的基礎和保證;不和諧的民營企業文化總是和短壽企業聯絡在一起。民營企業要做大做強做久,只有重視並不斷建設好企業文化,才能擺脫早期家族式的企業管理,擺脫“三四個人、七八條槍打天下”的局面,從而把民營企業真正做大做強做久。
  【關鍵詞】民營企業;和諧;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作為企業微觀意識形態和行為方式的總和,主動地作用於經濟。企業重視文化對經濟的促進作用,是企業自身生存發展的內在要求,是經濟基礎變革要求上層建築與之適應、為之服務的規律在企業裡的反映。企業文化本著直接的經濟目的,可以對企業實施文化創新,整合、生成一個充滿生機與活力的區域性文化環境、亞文化系統,促進企業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同步協調,保持企業發展與社會進步的渾然統一,從而使企業文化成為企業發展的凝聚劑和催化劑。縱觀二十多年我國民營企業發展的歷史,越來越多的民營企業家和從事民營企業發展理論研究的專家學者深深的體會到成功的民營企業都有一個適合自己企業的獨具特色的和諧的企業文化,和諧的民營企業文化是成功的民營企業做大做強做久的基礎和保證;短壽企業或者根本不知道談論什麼企業文化,或者企業文化建設生搬硬套,不切實際,不健全,甚至不健康,總之是不和諧,不和諧的民營企業文化總是和短壽企業聯絡在一起。民營企業要做大做強做久,只有重視並不斷建設好企業文化,才能擺脫早期家族式的企業管理,擺脫“三四個人、七八條槍打天下”的局面,從而把民營企業真正做大做強做久。

  一、成功民營企業的和諧企業文化特徵
  近幾年隨著民營經濟的發展,民營企業正逐步發展壯大。一大批民營企業經歷了早期的原始積累後,正在走向二次創業。有些企業注重資深企業的結構調整,有些企業則大量引進優秀人才以增強自身競爭力,而又有些企業則從建立企業文化這個基礎入手,旨在提高整個企業團體的凝聚力,使企業制度慢慢過渡到現代化的企業管理。“如果企業是一個房子,那麼—個企業的業務能力,包括產品能力、營銷能力等是屋頂;企業的管理、架構、運作等是牆身;企業的制度、文化、用人機制是基礎。”國內民營企業的皎皎者聯想集團老總的這個比喻已經享譽於企業界,廣為眾多企業家傳頌。的確,企業文化是基礎,特別是對那些要做大的民營企業。
  總結海爾、聯想等成功民營企業的企業文化,具有如下鮮明的和諧企業文化特徵:(1)競爭意識是民營企業文化建設的迫切要求。民營企業對市場機制作用十分敏感,由此形成了努力拼搏的動力,民營企業的老闆大都為“能人”,在多年的創業生涯中積累了較為豐富的競爭經營藝術,極具競爭經營頭腦和意識。(2)市場意識是民營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前提。民營企業每時每刻都在觀察市場,尋找空白地帶,一旦發現,就立即調轉船頭,迅速趕到。強烈的市場意識使民營企業成為市場經濟中最活躍的主體。(3)創新意識是民營企業文化建設的動力源泉。做以前沒有做過的事,做別人還沒有做過的事,這往往是民營企業最想做的事,也是民營企業快速發展的重要原因。技術上的不斷追求,是民營企業的生命,也是民營企業成功的保證。(4)效率意識是民營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目標。產權明晰是效率的基礎。老闆對自己的財產負責,職員對自己的飯碗負責也就必須對老闆負責,因此從老闆到職員都具有較強的事業心和高度的責任感,企業機構精簡,決策機制簡單、靈活、機動、迅速,沒有冗員,工作效率高,較少人浮於事、不負責任、低效內耗等問題。(5)在企業文化中,“以人為本”是企業成功的一條重要內容。有遠見的民營企業家深深懂得企業文化中的‘人本’思想絕不等於企業員工,它包括股東、管理層、員工、客戶乃至競爭對手,以至人類社會。企業有前途、工作有效率和個人有成就,是企業的三個最初始的命題,績效永遠是問題的關鍵和核心。工作的高績效讓顧客滿意,顧客的滿意支撐了公司的前途,從而讓股東滿意;公司的前途保障了員工的成就,也讓員工滿意。(6)風險意識是民營企業文化建設的必要條件。風險,是指可能發生的蝕本。同時,高風險的背後也隱含著超出常規的機遇。因此,每個企業必須謹慎對待風險,同時又要勇於面對風險。(7)人才意識是民營企業文化建設的生命基礎。每一個企業都希望人才濟濟。然而,有人才不等於有人才意識。只有把人看作自己安身立命的基礎,才是真正的人才意識。許多民營企業老總說過一句話:“只有留得住人才,才能留得住公司的技術風格和產品信譽。成功吸引人才,而人才又能維持成功。”還有的民營企業在總結髮展經驗時說,成功=人才+機會+機制,三者缺一不可。在這個公式中,人才是成功的第一要素。只要可能,它們都是從內部提拔人才的,獎勵有工作成績的人,儘量使員工滿意。(8)服務意識是民營企業文化建設的內在靈魂。從商品到貨幣,被馬克思稱之為驚險的一跳。如果這一跳不能被使用者需求的雙手接住,那麼,接住它的將是堅硬的岩石,這個問題對於民營企業來說,尤為重要。如果第一次跳躍失敗,他們再也沒有第二次試跳的機會。由於這些原因,民營企業更具有強烈的服務意識。他們總是想使用者之想,急使用者之急,千方百計地滿足使用者的需要。許多公司向用戶的承諾是“我們會做得更好。
  二、民營企業短壽現象與民營企業文化缺陷
  《中國民營企業發展報告》藍皮書稱,民營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據統計,全國每年新生15萬家民營企業,同時每年又能死亡10萬多家,有60%的民企在5年內破產,有85%的在10年內死亡,其平均壽命只有2.9年。從20世紀80年代末以來,中國民營企業創造了世界經濟發展上的一個神話。“三株”、 “巨人”、“飛龍”和“太陽神”等一大批民營企業以令人咋舌的速度日長夜大,成為名噪一時的“民企巨人”,然而,這些“明星”們如今大都風光不在,人們用 “只領風騷兩三年”來表達對這些昔日“經濟恐龍”的惋惜。縱觀我國民營企業二十多年發展歷程中的短壽現象,更深層次的原因與企業文化有關,不和諧的企業文化是企業短壽的根本原因。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這些企業的短壽原因與他們的企業文化缺陷:
  (一)目光短視
  許多民營企業家缺乏統一完整的企業經營理念和長期發展戰略。許多企業家的理念與價值觀卻只限於經濟方面。如只有較低層次的經濟理念、經濟價值觀,沒能發展到高層次的政治理念和政治價值觀等。民營企業的價值觀處於低層次、追求單一經濟效益的狀態。
    正是企業家的理念和價值觀的侷限性,為數不少的民營企業家把賺多少錢定為目標,什麼賺錢搞什麼,什麼熱做什麼,今天炒房地產,明天玩股票金融,賭博心理很重,目光再稍微遠點的就是將企業有多少資產作為目標。目標短視導致企業短壽。目標是一個遠景,比如用友集團的目標就是要成為中國財務軟體行業的龍頭老大;四川希望集團的目標就是成為中國最大的飼料企業;微軟的目標就是每一個人、每一個辦公室都用我的軟體等等。所以,企業一定要以產業的特徵和自身的資源優勢來確定目標,而不能以利潤和資產為目標。
  (二)獨斷專行
      在中國的民營經濟中,孤獨的個人英雄主義是一個被社會無限擴張的話題,也是一種現實的誘惑與夢想的陷阱。太陽神集團的許多內部人士說:他們的董事長駱輝是個絕對的決策獨裁者,別人任何說服他的嘗試都將是失敗的,哪怕你有充分的理由與論據,在駱輝頑強的性格面前,都會落花流水。駱輝沒有超越自己的英雄色彩,太陽神也就沒有升起來。實際上,在中國民營企業家隊伍中,如同駱輝那樣的專制獨裁、強人政治人物為數不少。在經營環境不穩定的情況下,或在企業初創時期,這種領導風格還具有一定的優勢,它可以降低企業內部的交易成本,提供作出大刀闊斧經營決策的環境,為企業儘早積累原始資本。但當公司進入成長、成熟期後,管理層就特別需要依靠懂得現代管理科學的專家來從事企業的戰略規劃和目標管理。   
  (三)缺乏誠信
      全國人大代表、萬向集團董事局主席魯冠球曾在提交人大的議案中呼籲中國企業加強誠信觀念,並建議通過相應的制度解決中國企業誠信問題。易中創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宋新宇將誠信問題歸結為中國企業道德素質的缺失。這些來自民營企業家們的呼聲並不是空穴來風,而恰恰切中了許多民營企業家的要害部位。不少民營企業家將仿偽製假作為自己的看家本領,正當國有企業大刀闊斧進行內造活力、外樹形象的改革之時,民營企業還在忙著點數靠不正當手段賺來的鈔票,在蘇南、溫州等民企火爆的地方成為造假基地時,民營企業就成為了假冒偽劣的代名詞。當市場日益成熟起來以後,市場的選擇功能和淘汰功能也強大開來,微利取代暴利,消費者主權取代生產者主權,買方取代賣方,沒有競爭力的企業將會感受到生存的極度艱難,缺乏誠信的企業和企業家不會得到民眾的承認,最終就會被淘汰出局。
       (四)忽視激勵
      在中國的一些民營公司中,技術知識往往被視為第一要素,老闆總是強調引進最先進的技術裝置,卻忽視人的因素,忽視建立良好的人文環境,培養能夠有效支配資源的高管人員。一方面,眾多的民營中小企業招不到人才,另一方面,許多民營公司僱傭了職業化的管理人員後會發生經理人員的“背叛”,高科技人員在不同的中小企業中跳來跳去,不能長久地為某一公司效力,有些公司內?a href='//' target='_blank'>咳嗽繃鞫?拭磕旮嘰?0%,企業因此面臨著崩潰的危險。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在這類公司中沒有建立良好的激勵機制,忽視對員工的激勵,忽視員工的心理因素。企業缺乏在“賄賂”員工上面下工夫。一個民營企業要取得發展,要敢於出讓自己的一部分股份。員工有了一定的股份,就能產生吸引人才的力量,員工背叛的可能性就小了,就會跟著自己一起走。
       (五)管理粗放
  從總體上分析,中國企業家的管理理念、風格和方式過於粗放,不夠細膩。在推進公司戰略過程中,往往是具有一流的戰略,三流的實施能力;在履行具體政策中,不少民營企業缺乏細微的監管體系措施和具體可行並可量化的管理政策,導致公司的戰略往往是虎頭蛇尾,無法落實。比如,一些民營企業管理中的一個突出問題就是組織內部往往缺少詳細的職務分工和職務分析體系,新聘的員工對自己的責權利經常是搞不清楚。企業員工的招聘手段也是簡陋粗放,缺乏細節。還有,一些民營公司鼓勵員工實行目標管理和績效評估,但到年終業績檢查時,並無具體的用數字支援的監督方案可尋,結果績效管理僅僅是走過場。
      之所以出現以上情況,與中國民營企業家所受的文化薰陶和他們的成長路徑直接相關。這種特定傳統文化造就了民營企業家“靠先知和力氣打天下”的思維定勢,使得民營企業家失去學習的內在衝動。全國工商聯在國內21個城市進行的一次抽樣調查顯示,有70%左右的民營企業家竟然不懂財務報表,90%以上的民營企業主不懂英語和計算機,大多數企業主甚至不看書,不看報,更別提鑽研管理理論,進行知識更新了。結果是,中國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你方唱罷我登場,各領風騷三五年”。這些年來激烈市場競爭的殘酷事實給我們的教訓是:企業管理是一項系統工程,整個流程的實施必須細化。要在競爭中取勝,一流的細膩的管理風格是不可或缺的一種要素。

(六)疑慮下屬
      國內外優秀企業家的經驗證明,企業文化的形成對實施公司的戰略規劃、發展壯大員工隊伍是一個不可或缺的管理手段。中國的海爾、聯想等企業成功的祕訣之一,就是發展了一整套公司理念和經營哲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企業文化。企業文化最重要內容之一,就是對人要充分信任。“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正是這個道理。然而,一些民營企業不但沒有建立起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反而在發展到一定階段時出現內部權力之爭,最終導致企業喪失凝聚力,無法槍口一致對外。企業失去了凝聚力,也就失去了他的社會資本。社會資本是指人們為了實現企業最大化的目標而在企業內部相互信任、相互依賴的一種社會資源,它是企業發展所不可缺少的。
  (七)疏於選人
      俗語云:“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企業也應是“失敗有三,無後為大。”多少民營企業在交班引退之後,企業也就慢慢萎縮了。實際上,一個企業是否成功,要取決於個別人離去後,企業是否還能夠正常地發展。一個成功的企業家尤其是民營企業家應當是一個傑出的人力資源管理專家。在這方面,柳傳志做得非常好,柳傳志選接班人10年沒有停止,從聯想一開始就培養了兩個接班人,一個是楊元慶,一個是郭為,並且在很早就讓他們在某些方面獨擋一面,讓別人知道他們,讓政府知道他們,讓市場尤其是資本市場知道他們。否則你的接班人選好了,但藏在屋子裡,結果你退休的時候,新的接班人上來,別人不知道,誰都不相信他。所以要給接班人鍛鍊的機會 現在人們越來越意識到,要使企業經營歷久不衰,決不能停留在就事論事地就經營論經營上,經濟必須紮根在文化的沃土中才能持久。因此,對“傳宗接代”要有一個正確認識,就不能侷限於親情相傳,更重要、也是能更持久的“傳宗接代”應該是文化,是形成一套能代代相傳的良好風氣,這就是企業文化。我們的百年老廠、百年老店,事實上都已形成一套百年相傳的廠風、店風。有了這種已較為定型的廠風、店風,那麼即使領導人離去,或者企業遇到什麼外來變化,只要企業文化常在常青,企業就不會丟失它的核心競爭力。
  三、構建和諧民營企業文化是發展民營企業的長久之計
  民營企業要想延長自己的壽命,就必須採取積極的對策,克服自身不利的因素對壽命的影響,同時需要外界力量的幫助,加強法制建設、改革企業治理結構,培育企業文化是延長民營企業壽命的最主要的手段。
  (一)全面提高企業家素質,塑造企業家文化
  (1)企業家人格的提升。企業家要跟上時代的步伐,陶冶自己的情操,形成崇高的品格、寬闊的胸襟,真正從單純追求利潤轉變為具有高度社會責任感和公德心的企業家。(2)企業家素質的提高。企業家要從多方面吸收知識營養,善於總結經驗,不斷學習,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才能開拓視野,駕馭不斷成長的企業,才能適應未來發展的需要。(3)企業家要自覺進行理念改革,重塑高層次的核心價值觀。企業家的價值觀是核心價值觀,決定著企業價值觀的形成和作用的大小,也是民營企業文化建設的龍頭,應擺到最重要的位置上。而企業家要樹立核心價值觀,就應從思想深處形成最高理念,自覺開展理念革命,實現由經營理念到政治理念乃至最高理念的飛躍。
  (二)提煉獨具特色的企業價值觀是民營企業文化建設的核心
  一個民營企業在提煉價值觀時,應考慮下列因素:(1)企業性質。民營企業文化因企業性質的差異而有所不同,個體企業與私營企業不一樣,工業企業與商業企業不一樣。因此,一個民營企業首先要根據本身的性質選擇適當的價值標準。(2)企業的成員及其構成。不同型別的人以及他們的組合方式都會影響企業文化的形成。每一個人在進入企業成為企業一員以前,大體都已經形成了自己的價值觀,個人的價值觀與企業的價值觀是相容、互補或是互斥,這些關係錯綜複雜,直接影響到企業的價值觀能否為每一個成員所接受。(3)企業外部環境,包括政治、經濟、民族文化、法律等方面,這些因素都會影響企業成員的思想意識和行為。如社會政治生活的民主氣氛會影響成員對企業的關心程度與一體感,社會傳統文化對人們改變舊觀念、接受新的價值觀念的能力也有很大的影響。
  總之,只有在認真分析研究各種相關因素的基礎上才能確立既體現企業特色,又為全體企業成員和社會接受的價值觀。
  (三)創立最具激勵機制的企業精神是民營企業文化建設的新平臺
  企業精神的提煉,實際上就是思想政治工作不斷取得成效的過程,創立和提煉它,也是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務。企業精神的形成,不僅需要較長的時間,而且需要我們從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員,不斷地利用各種途徑進行企業職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個性心理培育,同時要反覆地進行審視、分析和總結,並在實踐中及時提煉出其中的優秀部分,幾經反覆後,再用最簡單概括的語言,總結出其中的精華,由此形成企業意識中最具激勵的東西——企業精神。不難看到,企業精神的創立,實際上就是思想政治工作在企業生產經營中結出的碩果。因此,要通過多渠道、多形式的教育,促成企業精神的形成和創立。創立企業精神,不是企業文化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最終目標,而是利用企業精神激發員工的熱情,形成更為強大的精神動力和工作合力,繼而又煉出更新的精神成果,不斷推進兩個文明的建設。
       (四)確立高標準的企業道德是民營企業文化建設的重中之重
  民營企業文化建設需要培育企業道德,這是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內容。企業道德是企業員工的重要行為規範。道德對行為的軟約束與廠規廠紀對行為的硬管理相配合,不但可以彌補硬管理難以面面俱到的侷限,而且能夠使員工的行為自覺地指向企業目標的實際。同時,企業道德還必須依賴於一定的利益基礎,否則就會流於空談。
  (五)樹立良好企業形象是民營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舉措
  民營企業文化建設要求建立良好的企業形象,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必須努力為之服務,這是當前企業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一個新課題。企業形象是一個綜合概念,一般認為包括理念識別、行為識別、視覺識別,又稱CI。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形象,並把它作為發展企業的戰略措施,卻並非易事。為此,企業必須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盡力推銷自己,刻意地建立有特色的營銷文化和企業識別系統。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所要求的企業形象,在社會中應表現為對社會的真摯熱忱和對自己蓬勃發展的信念,必須通過一系列的道德規範、管理規範、工作標準來實行,為此沒有思想政治工作的緊密配合是不行的。只有通過對職工進行“四德”教育,提高他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水平,加強他們法制觀念和守法意識,讓企業的一切活動都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內進行,這樣,企業樹立的形象才會在社會形成“信任感”、“可靠感”、“美譽感”,良好的形象才更具有永續性。
  (六)提高職工素質是民營企業文化建設的關鍵
  民營企業文化建設要從提高職工素質抓起,這與培養“四有”新人是一致的。民營企業文化建設和職工素質之間是一種“大廈”與“基石”的關係。職工素質如何,直接決定著企業文化的興衰,良好的企業文化反過來又可以陶冶職工情操。因此,提高職工的思想素質、文化素質、業務素質等,是現代民營企業文化建設的迫切要求。而當前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根本任務是造就新一代“四有”新人,這與民營企業文化建設的需要是一致的,因此,必須堅持不懈的以馬克思主義和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教育職工,在實踐中造就和培養一批得力能幹的企業發展生力軍,讓企業湧現出一批具有嶄新面貌的“公司人”、“形象人”,促進民營企業文化建設,在企業內部、在全社會都形成一種新的風範。
  總之,培育和諧的民營企業文化,建立屬於自己的具有本企業特點的企業文化,已經是當今有一定規模的中(下轉第56頁)(上接第60頁)國民營企業不能不面對的和逾越的重大課題,民營企業培育屬於自己的企業文化,是一個長期的、艱苦的過程,必須有新的思路、新的方法,只有進行富有成效的工作,經過艱苦的、持之以恆的努力,才能取得理想的結果。
  
參考文獻
  [1]胡石明.漫談企業文化[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90.
  [2]胡聯奎,呂一林編譯.企業文化的治理與改造[M].北京:新華出版社,1991.
  [3]鄧明然,馬全麗.建設以人為中心的企業文化[J].經營管理者,2002,(2).
  [4]朱曉瑩. 社會文化視角下的家族企業制度變遷[J].江淮論壇,2004,***1*** .
  [5]儲小平. 華人家族企業的界定[J].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04,***1***.
       [6]郭勇. 家族企業定義探析[J].湖湘論壇,2003,***4***.
       [7]姚耀軍,和丕禪. 中國家族企業的本質及其產生和發展[J].南方經濟,2003,***3***.
  [8]程書強,李慧. 家族企業的成因分析[J].唐都學刊,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