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尊重殘疾人為題的作文

  關愛殘疾人,因為他們和你共享一片藍天。下面一起和小編學習一下尊重殘疾人的作文吧!

  尊重殘疾人說明文篇一:

  公元二零一一年的殘運會在杭州緩緩拉開帷幕。一場場殘疾人之間的火熱賽事正在人們眼前精彩上演。

  在我們的生活中,你常常會看到許多殘疾人,比如說有一次,我和爸爸去杭州大廈買玩具,路過天橋的時候,我在給予一位殘疾人金錢時,被他的樣子嚇呆了。他的一隻手和腳沒有了,只剩下半個身體。而這半個身體上佈滿傷痕,全身上下幾乎找不出一塊正常的面板,全都是凹凸不平的猙獰疤痕。我給完錢,“嗖”的一聲跑到爸爸身後藏了起來。因為他長得實在是太可怕了,我連多看他一眼的勇氣都沒有。

  生活中像他一樣的殘疾人還有很多,比如說有一個“籃球姑娘”。因為一場車禍,讓她失去了雙腿,而且是高度截肢。因此,她受了不可計數的嘲笑,但這並沒有讓她失去信心,她用自己堅強的毅力與自己的命運做鬥爭,在教練的引導下學會了游泳,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努力地在奮鬥著。真的是讓人非常佩服她那種契而不捨的精神。

  暢銷全球的書籍——《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作者海倫.凱勒也是一名殘疾人。她一歲半時因為一連幾天高燒不退,病魔無情地奪去了她的視力和聽力,讓她生活在了滿是黑暗,沒有歡聲笑語的無聲黑暗世界。她非常孤單寂寞,聽不見關愛的話語,每天還被大家嘲笑取樂,還給她起了一個又一個的外號,她寫下了這一句話:雖然我看不見聽不著,但只要相信自己就可以成功。這句話成了我的座右銘,讓我深受啟發。

  生活中,尊重殘疾人是一種美德。請大家尊重每一個殘疾人吧!

  尊重殘疾人說明文篇二: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疾病、災害、車禍……各種的不幸使我們周圍有著一個特殊的群體——殘疾人。

  小時候在路上看見殘疾人,我總是別過頭,覺得他們模樣怪怪的。這時,媽媽就會教育我要尊重殘疾人,不能用異樣的眼神看他們,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後來,我慢慢長大了,逐漸明白殘疾人和我們一樣,都是父母孕育的生命,都是社會大家庭的成員,我們是平等的人。

  不久前,我目睹了一件看似平常的小事,卻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讓我有了更深的感悟。

  雙休日,我要去少年宮上培訓班。離大門口不遠經常能見到一位白髮蒼蒼的盲人老爺爺在拉二胡,曲調淒涼。路過的好心人會將零錢放在他面前的盒子裡。

  有一天,我看見一個小孩站得老遠將一枚硬幣丟向盒子,硬幣在盒子上彈了一下,滾出好遠。老人好像沒聽見,繼續拉奏著。小孩很奇怪,回過頭大聲問他爸爸:“他為什麼不去撿啊?”聽到這話,老人的臉上露出了難過的神情,無奈地低下了頭,然後伸出手在地上摸索著尋找那一元錢。

  尊重殘疾人說明文篇三:

  她是一個聾人,聽力達100分貝,她的自信、她的快樂感染了她周圍的很多人。當記者採訪她及她的朋友時,對她的朋友說:“她的耳朵不好,你就替她說吧。”她根據記者的口形“聽”出了這句話後,隱藏在她內心最深處的自卑感終於象岩漿一樣爆發了。她煩惱,她憎恨,甚至開始厭惡健全人,排斥這個世界,排斥所有屬於她和不屬於她的一切,從這以後,她開始獨來獨往,把她所有的精力與思想都投到了學習上,投到了書本上。功夫不負有心人,幾年後的她被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和波士頓大學同時錄取為博士生,她體會到了成功,她更加發奮努力地學習、廢寢忘食地學習。終於她病倒了,病得很嚴重,以致於要做手術。她是一個聾人,只能靠嘴巴與手式同別人交流。醫院為她找了翻譯,翻譯將聽到的醫生和護士談到的有關她的情況全部告訴了她,她第一次感覺到了一個陌生人的尊重,她又找回了那份自信、那份快樂,以及她應擁有的一切。

  這是一則寓味深長的真實故事!

  或許,你會被她的執著而感動;或許,你會為記者的無禮而氣憤;或許,你會為翻譯的一視同仁而欣慰……

  我,不知道該怎樣表達我的內心感受,心疼?感動?敬佩?憐惜?就像翻倒了五味瓶,我的心裡很不是滋味,這似乎在暗示著我什麼……

  我不敢再看下去了,我怕我的淚水會因她而悄然落下。我翻到結尾處,我真正理解了:聾並不是障礙,聾人除了聽,什麼都可以做到。

  尊重殘疾人說明文篇四:

  一個殘疾人,被人推著,在大街上,人們對他指指點點;一個手腳斷了的人,在向人們乞討,人們卻厭惡地從他身邊走開;一個雙目失明的小孩,靠賣唱生活,人們認為他是乞丐……這樣的事情你是不是親眼目睹了許多次,當人們反映出對殘疾人的厭惡、嘲笑時,你會怎樣做呢?

  是,殘疾的確是不幸的開端,艱難的起點,更是無法改變而且殘酷無情的現實,這都不假,但決不等於說他們的人生命運就是失敗。有段話說的好呀:身殘是客觀事實,常常受到能力的質疑也在所難免。重要的是,不可過度放大殘疾的陰影。要有一個鍵康的心態,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殘疾對我們身心所造成的諸多負面影響。殘疾人面臨過絕望,也遭遇過無奈,但他們也享有著自然萬物及人間真情的恩賜和關愛的權利。我們不是學過《觸控春天》嗎,上面說誰都有生活的權利,誰都可以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繽紛世界,既然一個盲童都擁有一個繽紛世界,那麼,所有殘疾人為什麼不可以擁有那繽紛世界呢?

  自古以來,歷史上出了許多有成就的殘疾人:貝多芬酷愛音樂,但他雙耳失聰,可他依然為後人留下了許許多多的曲子,讓後人對他充滿敬意;海倫凱勒即看不見又聽不到,只能靠觸覺與外界交流,寫出了一部部感人至深的作品:《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富蘭克林羅斯福坐著輪椅入主白宮,領導美國人民克服經濟危機,進行偉大的反法西斯戰爭……這一切的一切,不都說明殘疾人也有自己的繽紛世界,所以,殘疾人也是光榮的!

  現實是殘酷的,殘疾人是不幸的,但他們也是幸運的,因為,苦難也是一份特殊的財富,不是每個人都能擁有。殘疾人本來就是一本日記,精確地記錄著每一個美麗精彩的瞬間,只是沒被更多的人熟知、理解和發現。說真的,我們只不過是運氣比殘疾人好,投胎做了正常人而已,我們和他們有什麼差別呢?所以請我們尊重殘疾人,同時也尊重自己。

  不管是殘疾人還是正常人,在世上要活得有價值,要多做一些對社會有意義的事,這樣自己會覺得充實和快樂。讓我們一起為殘疾人加油,為殘疾人喝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