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鼓樓旅遊攻略

  北京鼓樓是坐落在北京市南北中軸線北端的一組古代建築,位於北京東城區地安門外大街北端。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

  開放時間:9:00——16:30***無休息日***

  門票:成人10元、學生5元,老年人持老年證半價優惠。

  地址: 東城區 鐘樓灣臨字9號***地安門外大街北***

  電話: 010-84027870 010-84036706

  交通:乘5、60、107、124、734、834、815、819路鼓樓站下車。

  樓身有上下二個功能層和中間的一個結構暗層,平面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外帶周圍廊;城臺***下層***外顯面闊七間,進深五間,內部為拱券結構,前後各有三座券門,左右各一券門,南門前有一對石獅。樓臺東北隅有一門,門內有石梯69級,由此登臨。鼓樓屋頂為灰筒瓦綠琉璃剪邊重簷歇山式,正脊兩端安背獸,平坐周圍以木製滴珠板封護,下層簷為四坡屋頂,各層屋頂戧脊上曾置獅子為首的五跑小獸,現為仙人為首的七跑小獸。

  北京鼓樓介紹:

  鼓樓位於北京城中軸線的地安門外大街北端,為古代城市的報時臺。清代劃每夜為五節,每節為兩小時,晚7時至9時***戌時***曰定更***又稱起更或初更***;9時至11時***亥時***曰二更;11時至此次01時***子時***曰三更;1時至3時***丑時***曰四更;3時至5時***寅***曰五更;五時***申末卯初***曰亮更,即天明之意。定更及亮更,皆先擊鼓,後撞鐘。而二更至五更則只撞鐘不擊鼓。擊鐘鼓時先快擊十八響,再慢擊十八響,俗曰:“緊十八,慢十八”,快慢相間計六次,共108響。元代鼓樓在大都中心,原名齊政樓,取齊七政***日、月、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之義,其位置在明清鼓樓以西,今舊鼓樓大街南口。明永樂十八年營建北京,重建鐘鼓樓。

  據談遷《北遊錄》記載,清順治十一年***1654年***二樓毀於火災,乾隆時重建,嘉慶五年***1800年***重修。

  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京師時,鐘鼓樓上文物遭到了破壞,建築倖免於毀。民國年間鐘鼓樓對外開放,民國十三年***1923年***將鼓樓改為明恥樓,第二年復改為齊政樓。

  1957年鐘鼓樓被列為北京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84年政府撥款重修鐘鼓樓,1987年和1988年鼓樓和鐘樓相繼開放,隨後作為展覽功能的文物建築得到了保護和利用。1996年,鐘鼓樓[1] 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