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典禮學生代表演講稿

  大學的致辭環節,一篇篇鼓舞人心、充滿的演講是送給畢業生最後的叮囑和祝福。以下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幾篇,供大家參考借鑑。

  1

  時間飛逝,轉眼間,大學時間就這樣華麗的結束了。感覺這一別將很難聚在一起了,腦海中浮現的是剛來的時候那一臉的好奇興奮和自豪。還記得你剛來學校的時候找不到東南西北嗎?還記得你剛進宿舍的樣子嗎?來的時候是空蕩蕩的走的時候也是,還記得剛來的時候我們那麼稚嫩,沒有那麼多煩惱和想法,還記得你那時候壯志雄心的說過在大學要不留遺憾的離開嗎?還記得你舍友各種二的樣子嗎?還記得516嗎?還記得那張契約嗎?還記得我們一起過的光棍節嗎?還記得你心中的那個女神嗎?還記得咱們班級聚餐你第一次喝的大醉嗎?還記得是誰揹你回來的?還記得讓我們頭疼的高數物化嗎?

  還記得教咱們大學物理的那個很煩說話很慢的老頭嗎?還記得教咱們大學英語那個老是提問的小葉嗎?還記得大一早上起來晨讀嗎?還記得咱們各種有趣的團日活動嗎?還記得咱們那首《壯志在我胸》嗎?還記得咱們的班服嗎?還記得某人經常被開飛機嗎?還記得奇葩的隊長嗎?

  還記得你邂逅的那個美女嗎?還記得去圖書館佔座位嗎?還記得你們宿舍熄燈後的話題嗎?還記得在學校被一女生騎著自行車撞了嗎?還記得四餐難吃的飯嗎?還記得稷下湖嗎?還記得北門嗎?還記得12號樓嗎?還記得我是個屌絲嗎?還記得,還記得,還記得,還記得我嗎?

  大學,人一生之中最朝陽,最有活力,最安逸,最能自我成長的時候就這樣謝幕了,青春不再,追憶往昔,我們留下了什麼?友誼?成熟?戀人?成績?兄弟?能力?知己?還是遺憾?這一天的到來就像明天升起的太陽一樣,它是必然的,但是它也是絢麗璀璨的!這意味著我們將開啟新的征程,踏上新的道路,面對新的人生。

  既然相聚的時候就已經知道結局,何必悲傷?如果有淚,那也是我們相識相知的快樂幸福之淚。大學的遺憾太多了,就像人生的遺憾一樣,我們能做的是減少遺憾。我覺得上大學做的最好的一件事是每天以說說的形式來記錄每天的生活,我已經把所有的說說裝訂成一本精緻的小書了,我會留著它到老,留給自己回憶,遺憾的是它只有男主角。

  朋友們我走了,再聚的時候,我希望聽到你說:“我過的很快樂”,那我就覺得很欣慰了,最後我想說,哥們你大學“欠”我太多了,以後工作了記得用話費償還吧!

  2

  尊敬的各位來賓、各位老師、各位學生家長,親愛的畢業生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四年光華,抵擋不住離別一夏。人生匆匆,又到了離別的時刻。今天,我們在這裡隆重舉行中國政法大學2016屆本科生畢業典禮。這一光榮時刻屬於在座的所有2016屆畢業生。首先,我單方面宣佈,你們畢業了!我不得不說,這就是璞玉成璧,破繭成蝶!你們畢業是個奇蹟,因為你們本身就是奇蹟!你們在這兒這麼帥萌,我想問:“你家裡人知道嗎?”

  在此,我代表學校向你們致以最熱烈的祝賀和最美好的祝願!向辛勤培養你們的家人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向精心培育你們的教職員工表達最衷心的感謝!

  四年前,你們來到祖國的心臟——北京,從此之後,你們就一直駐紮在首都的邊疆——昌平。四年來,你們以夢為馬,不負韶華。在這個“小而美”的校園裡,你們收穫了知識,增長了才幹,樹立了志向,砥礪了品行,建立了情誼,完善了人格。此外,你們還感受到了夏日宿舍空調的清風,目睹了主樓和端升樓的美容,體驗了課堂上的多元與包容,察覺到了學校爭創一流的大氣與新風。對了,還有圖書館的佔座系統,更是讓拂曉狂奔的佔座成為一去不返的校園神話。

  作為校長,我想說,學校是我們共同的家園,學校四年來的變化和發展,你們是見證者,也是創造者,學校因為你們才變得更加美好。啊,那畫面太美,我不敢看哈!

  今天,在與你們話別之際,我忍不住想,大學到底能給你們提供什麼?在你們走向社會之後,大學四年的教育,還能留下什麼?德國哲學家卡爾·雅斯貝爾斯曾說,“教育的本質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對於一所大學而言,具備不具備啟蒙的能力很重要,但對於你們而言,就像康德所說的,能不能自主和自由地運用自己的理性更為重要。在這裡,我要對大家提三個希望,與大家共勉!

  首先,我希望你們做一名堅守“法治天下”理想的聞道之士。

  法大之大,在其情懷。“經國緯政,法治天下”就是我們教育的大道。對於道理,人們在知曉之後,往往有三種態度,《道德經》上說:“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顯然,我們應該做上士,聞道之後,雖百折千回而不改其志!“凡我在處,即是法大。”說的就是對道的堅守,一種慎獨的功夫。但是“上士聞道,勤而行之”,光我們自己堅守還不夠,我們還要努力,讓法治的理想成為社會的共識,讓法治成為這個大時代的價值訴求,讓法治成為中國人的生活方式。清華大學的何兆武教授在《上學記》中說,要想實現幸福,必須滿足兩個條件,“一個是你必須覺得個人前途是光明的、美好的。另一方面,整個社會的前景,也必須是一天比一天更加美好,如果社會整體腐敗下去,個人是不可能真正幸福的”。所以,我們必須團結更多的人共同奮鬥。

  去年熱播的電視劇《琅琊榜》,想必很多同學都看過了。劇中,“赤子之心”被反覆強調。毫無疑問,當下的你們,都懷揣一顆赤子之心。可是在走出象牙塔之後,你們是否還能夠保持這份情懷?我並不打算向你們兜售冠冕堂皇的東西,只是希望你們能夠記住,“經國緯政,法治天下”不僅僅是一句被印在校園紀念冊上的話,而應當鐫刻在每一位同學的心裡。或許在你們踏入社會的很長一段時間內,你們會直面理想和現實之間的鴻溝,你們會遭遇法治信念受到挫折的窘境,甚至你們會覺得這句話虛空縹緲,我無法要求你們永遠“偉光正”和“高大上”,但是,我期望你們能夠勿忘初心、久久為功,堅定法治信念,堅守法律底線。如能夠做到這兩點,你們就算堅持住了一顆九死不悔的赤子之心。

  其次,我希望你們做一名“困而知,勉而行”的棟樑之才。

  《中庸》上說:“或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大家今天畢業,做到了生而知之,學而知之,未來走向社會,還要在改造世界的過程中去體察以往知識經驗的利弊,更要在失敗和挫折中,去感受老師們教給你們的東西有用與否,去體會堅守理想和真理的代價與可貴。《趙州禪》裡有這樣一個故事,一位學禪的僧人問趙州禪師:“如何是道?”趙州指著寺牆外面說:“牆外便是!”學僧忙迴應:“問的不是這個。”趙州故意反問:“問什麼道?”學僧很認真地說:“大道。”趙州回答說:“大道通長安。”諸位可曾明白趙州禪師的點化?學校所傳之道與麥當勞衚衕的道其實是相通的,不明白這個,是到不了長安的!

  同樣,大家在“勉而行”的過程中,要有“自拔於流俗”的志氣;要有“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的心胸;要有“咬得菜根,百事可做”的態度;要有“不求近效,銖積寸累”的耐性。這樣堅持下去,則一定會有一番成就來回饋社會。

  有一部日本電影叫做《壽司之神》,講的是小野二郎製作壽司的事情。壽司看起來很簡單,魚肉、米飯、加上醋、鹽、醬油而已,但小野二郎能成為壽司之神,卻是將簡單的東西做出一種別樣的味道。他的壽司體現出一種“職人精神”。所謂職人,在日語中是對擁有精湛技藝的手工藝者的稱呼。所謂職人精神,就是不僅要將自己的工作做得完美,每一個環節都盡心盡力,而且要將自己的工作成果當成自己人格的寄託。“職人精神”代表著精益求精,堅韌不拔和守護傳統。我們今天的社會需要的正是這種職人精神。無論你們以後走向哪個工作崗位,從事怎樣的工作,我都希望,你們能夠秉持職人精神,做好自己的工作。將工作真正作為自己的事業、注入自己的人格,而非簡單的“搵食”。這對你們的職業發展是極為重要的。

  第三,我希望你們做一名知道“有無之用”的睿智之人。

  近些年來,對於大學教育的價值有著方向性的爭議,是要更多的跟社會需求靠攏,還是要堅持大學形塑心智的定位,似乎沒有明確的結論。這裡,讓我們重溫一下美國哲學家、教育家杜威關於教育的定位吧,他說:“學校即社會”、“教育即生活”。由此看來,大學教育不僅是為著未來生活做準備,它本身就是社會生活,就是生活的歷程。我們的教育既要關注日常生活,也要在意非日常生活,更要構建可能的生活。這也是我們法大這些年來專注於“專、實、博、雅”本科教育教學創新實踐的立意所在。順著杜威的意思來說,社會即是學校,生活當然是每個人都要去讀的無字之書。

  如此說來,大學教育的價值爭論何嘗不是生活選擇的困惑。老子曾經智慧地指出二者的辯證關係,他說:“三十幅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這就是說,無用之用,是為大用。我們生活選擇的每一步不能簡單地以有用與否、回報多寡作為依歸。

  史上有一個關於莊子的故事,講的是莊子與弟子走到一座山腳下,看見一株大樹枝繁葉茂,聳立在大溪旁,特別顯眼。莊子忍不住問伐木者:“請問師傅,如此好大木材,怎麼一直無人砍伐?以至獨獨長了幾千年?”伐木者似對此樹不屑一顧地說道:“這何足為奇?此樹是一種不中用的木材。用來作舟船,則沉於水;用來作棺材,則很快腐爛;用來作器具,則容易毀壞;用來作門窗,則脂液不幹;用來作柱子,則易受蟲蝕,此乃不成材之木。不材之木也,無所可用,故能有如此之壽。”聽了此話,莊子對弟子說:“此樹因不材而得以終其天年,豈不是無用之用,無為而於己有為?”弟子聽了恍然大悟。莊子感嘆道:“人皆知有用之用,卻不知無用之用也。”

  這些年,我常常看到很多走出校門的人,或者喜歡放言高論,持才使氣,最後無所成就;或者勤勉刻苦,精明強幹,但最後受制於格局而遭遇事業天花板。所以希望大家能真正體察有無之用,開創自己事業的王道。你們今後人生的道路難免坎坎坷坷,當囿於困境時,倘若你能自強不息,勇於爬坡過坎,我也敬你是條漢子。

  我知道,重要的事情說三遍。但我對大家提的三點希望只講一遍,免得你們的內心幾乎是崩潰的。講一遍能對大家有所啟發,我就心滿意足了。

  “門外若無南北路,人間應免別離愁。”同學們,這是唐朝詩人杜牧的送別詩,他的意思是說,門前若沒有路可以供人們南來北往,那麼大家一直待在一起,也就可以免除別離之愁苦了。杜牧的情感是真摯的,但未免有些消極。我想給它改成“門外縱有南北路,人間當免別離愁”。在這樣的大時代裡,你們應該走向社會,去一展所長,方能不負所學。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四年前,你們帶著行李和夢想,從五湖四海而來,聚集在昌平這一方天地裡。四年倏忽而過,如今,你們又將帶著行李和夢想,從這裡出發,奔向五湖四海,奔向未來。

  前幾天,英國脫歐了,真是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了,但據說第二天就有200多萬英國人後悔了。這引起我對離別的再思考。其實,學生畢業離別母校是世間最美麗的離別,對學校和老師而言,既有不捨,但更滿懷期待相送;對同學們而言,既有淡淡的傷感和離別的惆悵,又有離家的興奮和對未來美好的憧憬、嚮往。

  同學們,今天,你們畢業了,離校了,但你們不可能像英國脫歐那般“脫法”,你們是法大的種子,你們是法大的火種,你們是法大的春夏秋冬。

  同學們,請你們記住,不管走到哪裡,你們都代表著法大,你們就是法大;母校心裡始終裝著你們,法大與你們同在!

  同學們,離別終將來臨,但夢想永不消散!在未來的日子裡,願你們一切安好!不負平生!

  謝謝諸位!

  3

  尊敬的老師、敬愛的同學們:

  在這豔陽高照的日子裡,我們最後一次歡聚在母校的操場,很快,我們要進入到一個新的環境中去了。

  從升入五年級到現在,已有很長一段時間了。再看看現在的我們,已經長大了,不是那麼不懂事。以前,我從未這樣仔細的看我們的校園,現在,我要一點一點的看看學校的一花一草,還有我們的教學樓。

  以前總是聽別人說,小學的畢業典禮這一天,是最痛苦的,很快就要和同學們分離了。我總認為小學畢業典禮很好玩,開完畢業典禮之後就可以不用上學了。不是這樣的,那一天是要和同學分別得一天。很快,今天,小學畢業典禮的今天,終於到來了。我還渴望著時間倒流,要是我知道小學畢業有多痛苦,我就會好好珍惜小學的時光了!我永遠也忘不了我的母校,老師和同學!

  永遠記住,親愛的同學!忘不了我們朝夕相處的那段時光,忘不了我們深厚的友誼!那麼長時間了,我們總是在一起互幫互助,有什麼難題就互相請教,互相解答。

  永遠記住,親愛的老師!忘不了您那諄諄的教誨。俗話說的好“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我會以我優異的成績來報答老師對我辛勤的培育。

  永遠記住,美麗的校園!我忘不了您!您就像一位溫和的母親,用甜美的乳汁哺育著我們,使我們茁壯成長。這裡使我們養成了發憤圖強、團結友愛、遵守紀律的好作風。我們在另溫暖的懷抱中獲得了知識的瓊漿、智慧的力量和做人的道理!

  對母校的懷念是溫馨的!對老師的懷念是感激的!對同學的懷念是美好的!

  4

  尊敬的領導,老師,各位同學:

  大家好!

  今天,我站在這裡,代表xx班的畢業生向我們的母校道別,向學院的師長道別,向朝夕相處的同窗們道別,也向這段不能忘懷的歲月道別!

  歲月匆匆,四年半轉瞬即逝。我們將離開我的學生生活。走過樓蘭,走過荒灘,只是為了那句“路在腳下,明天會更好”。

  這四年半的路,我們走的辛苦而快樂,四年半的生活,我們過的充實而美麗,我們流過眼淚,卻伴著歡笑。四年半的歲月,多少個日日夜夜,聽起來似乎是那麼的漫長,而當我們今天面對離別,又覺得它是那麼的短暫。四年半的時光,彈指一揮間,但很多記憶將成為我們生命中最為珍重的收藏:寬闊的操場,明亮的教室,甜蜜的歡笑……我們一定還記得剛入校時你我所立的雄心壯志,一定還記得在教室,圖書館和實驗室中你我孜孜不倦學習的身影,一定還記得老師的諄諄教誨,一定還記得在運動場上你我生龍活虎的鍛鍊場景。太多太多的情景值得我們去回憶。

  在四年半里,我們更進一步學會了分析與思考,學會了豐富與凝練,學會了合作與競爭,學會了繼承與創新,也進一步學會了如何不斷超越,突破自己的極限而成長。如今我們就要畢業了,所有這些溫暖的記憶都將銘刻在我們內心深處,那是我們生命中最難忘的日子。喜歡好友常說的一句話:“我們都是隻有一隻翅膀的天使,只有互相擁抱才能飛翔。"四年半的同窗友誼,讓我們學會了彼此相信並依賴。四年半的生活,我們都有過低谷,但我們相互扶持,鼓勵,朋友溫馨的笑容,班級溫暖的氣氛,讓我們都走了過來,讓我們學會去愛,去堅持,去相信“陽光總在風雨後”。我敬愛的老師,您用您辛勤的汗水,無私的奉獻,無數夜的伏案耕耘,給了我們一個清醒的頭腦,一雙洞察的眼睛和一顆熱忱的心靈,再華麗的辭藻也無法表達我們對您——既是老師,又是朋友,更是親人的尊敬和愛戴。學生即將遠行,請允許我們深情地道一聲:“老師,您辛苦了!謝謝你們的關懷和教育”!

  閃亮的日子

  5

  六年前,當我作為學生代表站在主席臺上發言的時候,我一定不會想到,六年後的今天我同樣站在了這裡。2017年6月8日,是我進入重外的2107天。

  這幾天我忙於修改文案沒有來送考,但我知道有很多保送的同學每場考試都到考點為高考生加油。空間微博上的祈福錦鯉轉發了十幾條,反覆刪除又修改的加油資訊猶豫著要不要傳送,擔心著友人的睡眠質量心理狀態,又害怕打擾到對方的複習程序。作為一個保送生,雖然不能夠一起和朋友進入考場,卻依然在高考的時候感受到了極大的焦慮和煎熬。正因為對這場考試投入了大部分關注的心血和目光。

  母校是什麼?就是自己可以罵一萬遍卻不許別人說一句的地方,她就像你的母親或者你以後的丈母孃。所以,請珍惜。

  “展望未來”,這是我們英語教材的名字,而重外給予了我展望的高度。數不勝數的機會和獨特的國際視野,讓我的三年高中生活精彩非凡。從高一《我去上學啦》的錄製,到精彩非凡的SS比賽和外語節;從全國高中生模擬聯合國大會,到第一屆西南高中生模擬聯合國的成功舉辦;從創新英語作文大賽,到21世紀杯的演講;從第一次拿到“學習之星”稱號的喜悅,再到保送大學的光榮……無論在哪裡和朋友談起我過去的榮耀,或者未來這個看似渺茫又近在咫尺的詞,總是會給自己打上“MADE IN CQFLS”的標籤。我所得到的一切,都已經和“重外製造”緊緊聯絡。那在座的各位,在這1095天裡,重外到底教會了我們什麼?

  路過教室看到孜孜不倦學習的同學們,重外教會了我們對待學習的態度和習慣;走進課堂聽老師生動活潑的課堂,重外帶領我們系統的掌握浩瀚無垠的知識;參與各類學生社團和學生會活動,重外教會我們溝通和組織的能力,培養了我們的綜合素質。

  但是僅此而已嗎?

  三年時光荏苒,軍訓的板寸頭,運動會的易裝秀, SUPERSTAR的瘋狂追星,外語節的激情演出,我們上學啦的瘋狂歲月,大家還記得嗎?食堂的牙籤肉,小火鍋,水果吧的獼猴桃汁,篤學樓下的日漸豐潤的花姬,大家還記得嗎?教室裡的刻苦拼搏,宿舍中的各種裝瘋賣傻,18歲成人禮的感動淚目,倒計時100天裡的各種埋頭苦讀,忘我拼命,大家還記得嗎?三年前我們那笨頭笨腦的小樣還歷歷在目,三年經過歲月的殺豬刀整形之後,我們曾經波瀾壯闊的臉龐已經被夜晚的黑色素撫摸得平平整整,但是我們還是常勝將軍。

  更重要的是重外教會我們獨立思考的精神和改變現狀的能力。讓我們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更好的吸收和消化課內和課外的知識;讓我們擁有直面挫折的勇氣和堅韌,讓我們看到未來更多的方向,並開始注意到前人無法想象或者不希望我們想象的其他可能性。這思考中尋求真理的解放的精神,是重外給予我們的最為寶貴的財富。而我也希望,即將去到全國各地甚至是世界各地的同學們,能夠把這種重外精神傳播出去。

  一路走來,重外老師們的陪伴讓我知曉我不是一個人在戰鬥。在考試失利後,老師和同學數個小時的談話與疏導、訂正與分析試卷;在同學們情緒低落的時候,老師鼓勵和支援的話語讓我們振作;在晚自習時老師在紀律上對我們嚴格要求,這些細節讓我們明白點滴情義珍貴和真摯。

  儘管外語節閃爍不定的光影慢慢淡去,運動會起伏的廣播聲音漸漸模糊,社團活動、讀書節……高大玉蘭樹盛放好像還在昨天,夏日晚風搖動茂盛樹木,葉層起伏如同在海底仰望水面落葉。

  但我依然記得和同學們一起走過的那些閃亮的日子。曾經分享的奶茶雞排,買過的《看天下》,利比亞孃孃攔住沒有走讀卡的同學,為了集體榮譽在操場上一遍一遍苦練入場式,獨特的創意和服裝讓老師和領導們驚歎不已……

  很快祖國的大江南北便會佈滿高2017屆重外人的腳步。在這裡我想要提醒同學們,依靠自己所讀的學校的名氣來自我吹捧,永遠都不是自己的實力的真實證明,也不是重外希望看到的未來的我們。希望未來重外會因為我們高2017屆的同學而自豪!

  感謝重外和老師們對我們的培育,感謝重外遇到的可愛的同學,並預祝大家都能考上自己心儀的大學,夢想成真!同時祝願重外蒸蒸日上,創造更多的輝煌!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