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生個人的工作總結

  社會實踐對大學生的就業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是大學生成功就業的前提和基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望大家喜歡。

  範文一

  今年3月5日至4月22日,計算機學院九九級學生進行了教學實習,

  實習生個人工作總結。我被安排在臺州市椒江第一中學實習,教學物件是高一、高二年級的學生。

  在正式實習之前,我們花了很多天時間在自己學校試講。試講結束後,開始考慮具體實習事宜。因為初步聯絡的實習學校是在臺州椒江,離金華很遠,當金老師說要先派兩名同學去對方學校聯絡具體的教學時間,教學內容,生活起居,飲食等安排,要在那裡先住上4天,我看大家都比較猶豫,就主動報了名,我的朋友小沈也很高興和我一起作為開路先鋒。在先到的幾天中,我們幫助當地學校的歷史老師屠老師花了兩天用FLASH、東方網頁王等作了個課件,因為課件要求比較高,難度大,那邊的資訊中心主任和我們一起開通宵,第一天還做到了凌晨4點大家才去睡覺,第二天一早繼續到晚上12點,正式完工。後來,這個課件在市裡獲了獎,大家都很高興。 剩下的兩天,我和小沈把實習同學過來住的4個房間加上帶隊老師的1個,共5個,都進行了整理打掃,還把要用的熱水瓶,掃把,拖把,洗臉盆等都分發到每個寢室。 另外時間,我們就是幫那邊一起作一卡通,幫助拍數碼照片,採集資料。

  到了大部隊到了那裡,已經是9月9日了。在實習中,我嚴格按照實習規程進行操作。做為實習小組的副組長,我也經常嚴格要求我的同學們,在生活上也給予很多的照顧和幫助。大家在實習期間,雖然經常感到很苦,很累,但苦中有樂,累中有趣,也都表現的非常地積極努力認真。現在,實習已經結束,這次實習內容是計算機教學和班主任工作,時間雖然只有四十多天,但我們獲益不淺,感慨良多。我感受最深的,有如下幾點:

  其一,實習是個人綜合能力的檢驗。要想講好課,除了計算機基礎知識功底深厚外,還需有一定的實踐動手能力,操作能力,應付突發故障的能力,還要對常用軟體都能熟練操作。作為一名教師,還要求有較強的表達能力,同時還要善於引導學生思考、調節課堂氛圍等。另外,還必須有較強的應變能力、組織管理能力和堅強的毅力。

  我們做班主任,必須執行"六到",即早操到操場檢查學生做操情況,上午第一節課、午唱、晚讀到教室檢查有否學生遲到,午休、晚睡到宿舍督促學生作息。"六到"著實令同學們感到不適,開始的幾天不少同學常在上午無課時補睡。試想,沒有上述能力何以勝任班主任工作?

  其二,此次實習,我深深體會到了積累知識的重要性。俗話說:要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就得有一桶水。我對此話深有感觸。這次實習,我們教的是資訊科技和選修課等,雖有課本作參考,但學生常常問及課文以外的知識,有的還問到計算機在網路方面的最近技術發展的一些情況,確實夠我折騰了的。晚自習下班輔導時,我們簡直沒有離開教室的機會,因為學生都一直問問題。另外,我還組織了一次主題班會--感謝您!老師,祝福您!母校班會活動,課後得到了指導老師和班主任的讚賞,同學們在活動中更是表現得異常活躍。通過這次實習,我真正領會了以前一位老生送給我的一句話:"在學校要多看多學,到了社會總有用到的時候。"

  再次,此次實習增強了我畢業就業的信心和勇氣。這次實習,我班同學表現得都不錯,聽說我們班是學校的提前特招班。許多同學都認為,自己當個高中老師是可以勝任的。由此看來,我們在大學裡還是學到了不少東西,只是感覺不到而已。所以,我們有就業危機感是應該的,但不能過於自卑和擔憂,否則會妨礙自己的學習。現在,我們能做的就是多吸取知識,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自己有了能力,到時候才會是"車到山前必有路"。

  這次實習也是對我教學上的一次大檢驗。因為計算機專業的特殊性,如果我們只會書面教學,按部就班地把書本的內容教給學生,那就會失去教學的效果和意義。所以我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製作課件,提高課程的生動性,加深學生的印象,增強學生學習計算機的慾望。同時,因為一中的計算機等硬體教學裝置的全面普及,機器出現問題的情況也特別的多,所以我就經常去幫助解除機器故障,或者是安裝、設定一些東西。

  因為當地學校的要求,我還在最後花了一個星期的時間,專門對全校160多名非計算機專業的中級以上教師作計算機基本操作培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雖然在實習之前,我也在金華技校做過計算機外聘教師,但那教的都是比我小的學生,這次很多卻是年長的老教師。在一次課後,一位體育教師還專門跑過來告訴我,他通過這次的學習培訓,學到了很多的東西,比較實用,對計算機也有了更深的瞭解,以前學校也組織過很多次的培訓,但都是很形式地搞一下,根本沒什麼效果。還有幾個老師在上課的時間沒能弄懂,就主動跑到我備課的地方,我都細緻地給予指導和講解,直到滿意而歸。

  在學校規定的教學和班主任工作任務之外,我還幫助實習學校的老師製作課件,幫助科技中心進行一卡通的製作和資料採集更新,幫助網管老師小應進行校園網交換機的故障檢測。

  此次實習雖已結束,時間也不長,但卻有重大的意義。它使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也使我看到了自己的長處,並鍛鍊了我各方面的能力。這對我今後的學習和工作將產生積極的影響。

  範文二

  進入單位工作已經一年,現根據一年來本人的工作實際結合單位的規章制度,對一年的試用期工作學習情況總結如下:

  一、政治思想方面

  認真加強思想政治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論水平。始終堅持以鄧--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深入領會執行中央、省和市局、市政府的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措施。學習了相關檔案,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以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為重要契機,加強對馬列理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及現代經濟、科技、法律、辦公自動化等與工作領域相關的專業知識的學習,使思想認識和自身素質都有了新的提高。

  二、工作方面

  本著對工作積極、認真、負責的態度,認真遵守各項規章制度,虛心向領導和同事請教,努力學習各項業務知識,通過不斷學習,不斷積累,使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有了較大提高,較好地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

  1、深入開展調查研究。

  2、做好中長期規劃的研究與編制工作。

  3、積極申報國家資金支援的建設專案。

  4、做好年度管理計劃工作。

  三、學習生活方面

  在工作過程中,我深深感到加強自身學習、提高自身素質的緊迫性,一是向書本學習,堅持每天擠出一定的時間不斷充實自己,端正態度,改進方法,廣泛汲取各種“營養”;二是向周圍的同志學習,工作中我始終保持謙虛謹慎、虛心求教的態度,主動向領導、同事們請教,學習他們任勞任怨、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和處理問題的方法;三是向實踐學習,把所學的知識運用於實際工作中,在實踐中檢驗所學知識,查詢不足,提高自己,防止和克服淺嘗輒止、一知半解的傾向。

  作為一名機關工作者,我時刻提醒自己,要不斷加強自身思想道德的修養和人格品質的鍛鍊,增強奉獻意識,把清正廉潔作為人格修養的重點。不受社會上一些不良風氣的影響,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生活中勤儉節樸,寬以待人;工作中嚴以律己,忠於職守,防微杜漸。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幫助身邊需要幫助的人。

  一年來,我在組織、領導和同志們的幫助和支援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我深知自己還存在一些缺點和不足,政治理論基礎還不紮實,業務知識不夠全面,工作方式不夠成熟。在今後的工作中,我要努力做到戒驕戒躁,堅定政治信念,加強理論學習,積累經驗教訓,不斷調整自己的思維方式和工作方法,在實踐中磨練自己,成為人民滿意的公務員。

  範文三

  歲月流轉,時光飛逝,20XX年的日曆已悄然翻過,伴隨著 時代前進的步伐,回首自己六個月來的工作經歷,我作出如下個人工作總結:

  ***一***自我反省,正視不足。

  “認認真真工作、踏踏實實做人”,一直是我的座右銘。儘管我們在工作中兢兢業業,但完美離我們總有一步之遙,經過六個月來的努力,工作沒大的起色,平庸的業績使我更清醒地看到了自身存在的問題:

  一是對施工規範還不是特別熟悉。 二是沒有現場工作經驗。

  ***二***工作體會

  雖然我剛出校門進入哈爾濱通達建築技術發展有限公司六個月了,但我的感受頗深:“只有學才知道”我剛來到專案上的時候,馬哥讓我計算工程量,對於我來說是第一次,我感覺有點緊張也有點驚喜。通過我不斷的請教終於完成了我第一份答卷,此後在鋼筋施工過程中我分別計算了鋼筋的根數,混凝土用量,塗刷牆面面積及屋面壓型鋼板面積等。通過計算這些工程量大大提高我對圖紙的閱讀能力,也加強了我對建築規範的理解。

  “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鍛造自我是每個人必經的路,通過反思問題,我深刻意識到一個人最難戰勝的其實就是自己,我們的行動有時就在閃念之間,向左向右就在於心態,選擇積極上進還是選擇散漫停滯都在於自己。選擇前者,必將朝氣蓬勃、意氣風發;選擇後者,勢必死氣沉沉、意志薄弱。工作中缺乏熱情,就會喪失鬥志,人就沒有動力前進,甚至與機遇擦肩而過,因為機遇只會留給有準備的人。

  ***三***工作打算,以期完美。

  總結過去是為了更好地面對未來。對今後的工作,我給自己提出如下打算:

  一是由於工作經驗缺乏,我平時注意自我加壓,利用好時間多看建築行業知識書籍,多向有經驗的同事請教。我相信“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有付出了,才會有收穫。

  二是今天能做完的事,絕不拖到明天。正如姚總說的:“日事日畢,日清日高”。

  三是調整心態,創新求變。心態決定工作的好壞,所以在工作中要不斷自我調適,時刻以飽滿的熱情迎接每天的工作和挑戰。只有不斷在思維上求創新,工作才能出亮點。

  歲月無聲,步履永恆。只要認認真真踏踏實實的工作,我想我的明天定將更美好。

  總結人:賈冬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