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大年事蹟學習的心得體會

  黃大年事蹟為青年知識分子樹立了榜樣,我們要學習他不忘初心,甘為人梯,砥礪前行的品格。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是的範文,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一

  5月27日上午,太原理工大學在逸夫樓六層會議室召開貫徹重要指示學習黃大年同志先進事蹟報告會。會上傳達了對黃大年先進事蹟作出的重要指示,來自機械工程學院等23個學院教學科研一線教師代表發言,結合本職工作暢談學習黃大年先進事蹟心得體會。大家表示,黃大年同志秉持科技報國理想,把為祖國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貢獻力量作為畢生追求,為我國教育科研事業作出了突出貢獻,他的先進事蹟感人肺腑。要學習他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愛國情懷,做愛國主義的堅守者和傳播者;學習他教書育人、敢為人先的敬業精神,做高瞻遠矚的教書者和育人者;學習他淡泊名利、甘於奉獻的高尚情懷,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追夢者和築夢者。

  座談會由學校黨委副書記沈興全主持,黨辦、組織部、宣傳部、工會、人事處等部門負責同志參會。

  黃大年同志是著名地球物理學家,生前擔任校吉林大學地球探測科學與技術學院全職教授、博士生導師,是東北地區首位引進的“千人計劃”專家。2009年,黃大年同志毅然放棄國外優越條件,回到祖國,刻苦鑽研、勇於創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填補了多項國內技術空白,今年1月8日不幸因病去世,年僅58歲。教育部追授黃大年同志“全國優秀教師”榮譽稱號。

  會上,來自教書育人和科研工作一線的老師在學習了重要指示後,表示要以黃大年同志為榜樣,學習他熱愛祖國、立志為祖國和人民奉獻全部的赤子情懷;學習他恪盡職守、為國家培養凝聚人才的高尚風範;學習他創新創造、勇追國際前沿科技的可貴擔當;學習他勤奮拼搏、為實現強國夢鞠躬盡瘁的崇高精神。

  有著在國外學習經歷的計算機學院強彥認為,黃大年是歸國留學人員報國的楷模,在黃大年身上,可以深刻感知一個知識分子濃厚的家國情懷。作為一名享譽世界的科學家,黃大年深知自己的根所在。他以身許國、無怨無悔,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愛國之心、強國之志、報國之情,為廣大知識分子樹立了光輝的榜樣。作為一名高校教師,擔負著教書育人的重擔,要學習黃大年,勇於奉獻,甘為人梯,為祖國的教育事業貢獻全部的力量。

  電力工程學院白偉在發言中說道,“科學無國界,科學家是有國界的”,作為一名年輕教師要向黃大年學習,為國擔當、潛心為祖國培養創新人才。以黃大年為榜樣,從本職崗位做起,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貢獻智慧和力量。

  來自化工學院的凌麗霞和環工學院的崔佳麗在體會中談到,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民族強。對一名科技工作者而言,投身祖國科技創新的時代洪流,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做出貢獻,是最大的使命擔當。作為一名科技工作者,要向黃大年學習,淡泊名利,少一些得失心。對待科研,要擺正心態、坐得住“冷板凳”,心中不能長“草”,要有為科研工作無私奉獻、頑強拼搏的精神。

  水利學院的張雪蘭是一名工作不足兩年時間的年輕教師和科研工作者,她感受最深的是黃大年對待科研攻堅克難、創新進取的精神,正因為有像黃大年這樣的“科研瘋子”,才能創造多項“中國第一”,黃大年以只爭朝夕的精神投身科研,為科技工作者豎起了一座永攀高峰的精神豐碑。她表示,要向黃大年學習,認真對待每一個實驗資料和每一位學生。

  作為一名高校教師,物電學院劉紹鼎則表示,黃大年為青年知識分子樹立了榜樣,我們要學習他不忘初心,甘為人梯,砥礪前行的品格。軟體學院張希瓊也表達了學習黃大年,心中有信念,竭盡所能做好教育事業的決心。

  馬克思主義學院楊小燕是名思政課教師,她說,黃大年以強烈的民族責任感和創新進取的科學家的擔當,為我們樹起了標杆。他這種對祖國無私的愛和對事業拼搏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我們要把這種正能量傳遞給每一位學生,引導他們走好人生的路。

  沈興全在聽取了與會者的發言後,為學校有這樣一批有著愛國愛校情懷和奉獻精神的優秀教師而感動,他說:黃大年是廣大教育科研工作者的楷模,學習黃大年同志先進事蹟,正如重要指示中強調的,就是要學習他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愛國情懷,學習他教書育人、敢為人先的敬業精神,學習他淡泊名利、甘於奉獻的高尚情操,把愛國之情、報國之志融入祖國改革開放的偉大事業之中,從自己做起,從本職工作做起。教師在國家和民族發展中肩負著教育培養引領人的重要作用,通過學習黃大年同志先進事蹟,爭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知識、有仁愛之心”的好教師。

  在談到如何學習黃大年同志先進事蹟時,沈興全提出了“六個結合”:同深入學習系列講話相結合;同加強我校思想政治工作相結合;同提升教師素質、建設高水平師資隊伍相結合;同做好本職工作相結合;同促進學校整體辦學實力提升相結合;同營造積極健康和諧發展的氛圍相結合,他最後強調,每位教職工只有把自己的愛國情、報國志融入學校改革發展的偉大事業中,才能為山西經濟發展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智慧和力量。

  日前,學校發出通知,號召全校教職工積極響應重要指示精神,掀起向黃大年同志學習的高潮。

  篇二

  5月26日,教育部召開貫徹重要指示學習黃大年同志先進事蹟座談會。

  會議首先傳達了對黃大年先進事蹟做出的重要指示。與會同志一致認為,的重要指示,高度評價了黃大年同志的高尚品格、奉獻精神和卓越貢獻,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教育教師工作的關心和重視,是對全國廣大教育工作者的極大激勵和鞭策。

  來自吉林省教育廳、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吉林大學、西南石油大學、東北師範大學等單位的 8名代表發言,暢談學習黃大年先進事蹟的心得體會。大家紛紛表示,黃大年同志把為祖國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貢獻力量作為畢生追求的事蹟感人肺腑,一定要以他為榜樣,從本職崗位做起,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智慧和力量。

  會議認為,學習黃大年同志先進事蹟:

  第一要學習他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愛國情懷,做愛國主義的堅守者和傳播者;

  第二學習教書育人、敢為人先的敬業精神,做高瞻遠矚的教書者和育人者;

  第三學習淡泊名利、甘於奉獻的高尚情操,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追夢者和築夢者。

  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李曉紅主持會議並講話。

  李曉紅強調——

  各地教育部門、各級各類學校要充分認識開展向黃大年同志學習活動的重要意義,認真做好“三個結合”,確保學習活動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

  一是把開展向黃大年同志學習活動同深入學習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結合起來。

  二是把開展向黃大年同志學習活動同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結合起來。

  三是把開展向黃大年同志學習活動同激發人才創新創造活力、服務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結合起來。最大限度激發教師的奮鬥激情,積極投身服務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改革大潮,全力推動我國由人才大國向人才強國邁進。

  篇三

  近日對黃大年同志先進事蹟作出重要指示,在廣大科研教育工作者、知識分子和青年學子中引起強烈反響。

  大家表示,黃大年同志先進事蹟感人至深,重要指示催人奮進,我們要把愛國之情、報國之志融入祖國改革發展的偉大事業之中、融入人民創造歷史的偉大奮鬥之中,從自己做起,從本職崗位做起,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智慧和力量。

  用愛國書寫心中大我

  心有大我,至誠報國。

  看到對黃大年同志先進事蹟作出的重要指示,不少熟悉瞭解黃大年的人都流下了激動的淚水:“愛國情懷,這就是黃大年的精神支柱,這就是黃大年的幸福源泉!”

  作為黃大年的祕書,王鬱涵見證了他為祖國科技事業付出的全部心血:“黃老師一生為國,放棄國外優越生活毅然回到祖國,他心裡有祖國、有學校,卻沒有考慮‘小我’。”

  “他是一位真正的愛國者。”採訪過黃大年的新華社記者王海鷹回憶說,黃大年為了國家,一切都可以捨棄:金錢、房產、職位、家庭、健康……這個“科研瘋子”把自己全部獻給了國家。

  鞠躬盡瘁興邦夢,赤膽忠心愛國情。

  黃大年的先進事蹟宛若一部有血有肉的教科書,每一頁都寫滿了愛國之情,每一篇都抒發了強國之志,每一章都印證了報國之行。

  提起好友黃大年,同為海歸學者,清華大學副校長、中科院院士施一公有不捨,更有敬意:“大年是一個具有極其強烈的報國理想和報國衝動的人,我能夠很深刻地感受到他這種迫切的心情。他是我所見過的對國家科學事業、對國家繁榮富強最痴心的科學家。”

  “我們要以黃大年同志為榜樣,學習他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愛國情懷……”作出重要指示。

  “‘振興中華,乃吾輩之責’是黃老師從年輕時就秉持的信念,並終生為之奮鬥,他將滿腔熱血全都獻給了祖國的地球物理事業。”黃大年的學生趙思敏說,“作為他的學生,我願意一直秉持‘黃大年精神’,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奔騰,讓生命為祖國而澎湃。”

  “響應號召,學習黃大年首先要學他的愛國精神、愛國情懷,就是隻爭朝夕,拿出成績。我們共同的願望,就是為祖國的繁榮強大盡一份綿薄之力。”跟黃大年同一批入選“千人計劃”的專家閆大鵬說。

  以創新成就復興偉業

  “我是活一天賺一天,哪天倒下,就地掩埋……”

  每次想到黃大年老師生前在微信朋友圈裡寫下的這句話,黃大年科研團隊的核心成員、吉林大學地球探測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於平總是心潮澎湃:“我們能做的,就是繼承和發揚黃老師‘科研瘋子’的精神,更加勤奮地工作,完成他未竟的事業。”

  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

  “中國要想成為世界科技強國,在科技賽場必須有‘一招鮮’,必須在若干領域創新水平處於世界前列。”南京工業大學校長黃維說,當下,我國科研人員有了更多的機遇和更廣闊的平臺,要像黃大年那樣瞄準原創性、顛覆性和解決重大問題的技術創新,前瞻性和引領性地部署任務,才能在世界科技賽場上實現“彎道超車”。

  黃大年科技報國、無怨無悔的精彩人生,激勵著廣大科研工作者。

  “‘秉持科技報國理想,把為祖國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貢獻力量作為畢生追求’,這一重要指示,準確概括了黃大年老師短暫而精彩的一生,為我們青年科技工作者樹立了一面人生旗幟。”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自動化科學與電氣工程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李陽說,“我們要擔負起時代賦予的使命和責任,勇攀科學高峰。”

  即將啟程前往新加坡國立大學深造的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博士生蔡永強說:“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在計算數學方面還有差距。我會在國外努力學習前沿知識,開闊眼界,像黃大年老師一樣,在自己的領域精深研究併力爭有所突破,為國家在材料應用方面提供更為精準的計算方法,推動產業發展。”

  “的重要指示,既是對黃大年同志的充分肯定和極大褒揚,也體現了對科技創新和科技工作者的高度重視。”陝西省科技廳副廳長孫科說,作為科技主管部門,要更加關心和愛護包括海歸人才在內的廣大科技工作者,創造更為便利的條件,支援他們安心、專心從事科研工作。

  以擔當扛起責任使命

  在學生們心中,黃大年從來不是一個“高高在上的學術權威”,而是一個“嚴師慈父的長輩”、一個“推心置腹的朋友”。

  回憶起學生時代,黃大年的學生、吉林大學地球探測科學與技術學院青年教師李麗麗說:“當年,黃老師創造各種機會送我去學習英語、參加國際交流,畢業後還為我留校四處奔波。”

  “教書育人、敢為人先”,黃大年的這種敬業精神、育人情懷深深感動著大家。

  “看到他,你會知道怎樣才能一生無悔,那就是全心投入、鞠躬盡瘁,把責任和擔當扛在肩上。”四川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教授劉呂紅在學習了的重要指示和黃大年同志的先進事蹟後眼含熱淚,“我們要努力做先進思想文化的傳播者,切實擔起學生健康成長指導者和引路人的責任。”

  上海交通大學核科學與工程學院黨支部書記、博士生導師劉曉晶表示,作為高校教師,對學生不僅要授之以道,還要育之以德,教育他們腳踏實地做科研,不負時代、不負年華,成為與祖國同行的人,為祖國的事業而奮鬥。

  黃大年教授永遠離開了,但是他的精神像一盞明燈,點亮了信仰之光,照亮了報國之路。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學生田元景說,對黃大年同志先進事蹟的重要指示讓人思考:青年一代到底肩負著怎樣的責任和使命?怎樣把個人命運和國家命運結合起來?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程序中,應當怎樣才能有所作為,才能無愧於這個時代?

  “在黃老師身上,我深深感到了榜樣的力量。”南開大學文學院碩士研究生唐小童專門用了幾個小時讀遍了有關黃大年的報道,“我不僅要將所學所感分享給身邊人,還要像要求的那樣,從自己做起,從本職崗位做起,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智慧和力量。”

  
看了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