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給初三女兒的信

  父親對女兒說,中考只是一次人生鍛鍊,經歷了,心裡會更開闊,心情會更淡定,你會在求學的道路上走得更好!下面小編整理了,供你參考。

  篇一

  親愛的女兒:

  時間不會因為我們的期望而停留片刻,還有一週的時間,就到中考的日子了。平日裡,你都勤奮努力,積極進學,為自己衝刺2013年中考積蓄了無盡的力量。可是,中考一練的成績,你大失水準,哭泣聲仍在我耳畔餘響,二練又恢復了原有的學習狀態,挽回了自己榮譽,讓自己重拾決勝中考的信心。

  初三就要畢業了,回想起過去的上學經歷,除了自己的不捨晝夜,也有同學,老師和父母付出的更多心血。其實,每一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身體健康,好好學習,練就本領,提高修養,將來有一份滿意的工作,有一個幸福的家庭,美好的人生。

  過去的初中三年,我們對你的學習關注了許多,但是關愛的很少,說教了許多,幫扶了很少,攀比了許多,責罰的很少……每一天,大量的時間你都沉浸在讀書學習中,內向的性格佈滿堅強與上進,執拗中包含堅韌和毅力。人都說:一份耕耘一分收穫。每個人的華彩成功都需要你辛勞付出,在失去的過程中我們又在收穫著許多。

  說真的中考只是人生歷練中的一個小的轉折點,未來的路上還會遇到更多風景,就是錯過了,也不會耽誤在人生路途上去欣賞其它美景。每個人都需要成長,活到老,學到老,一個真正強大的人,是內心的強大。成長是內心在歷練中逐漸強大,把自己憧憬的人生變成內心的無盡力量,在中考來臨之際,做爸爸的只能默默支援,希望你正常發揮,走向成功!

  每次在考試之前,我都在你面前說:其實考試很簡單,就是把自己會做的題答對,把不會的題蒙上。如果成績不理想,那就是咱會的題考的少,不會的題考的多……而如今,我不說了。怕你煩,呵呵!!每個人都要經歷無數次考試,考前的負擔壓力釋放很重要,沒必要那麼大驚小怪,好像考不好,人生就慘淡了一樣。無數名人的成功也告訴我們,不管做什麼,只要我們有信心,有責任,有毅力沒有做不成的事情。美國的比爾蓋茨是大學退學的,李嘉誠沒讀過大學,他們也成功了。即使他們是很少的一部分人,也是社會前進的一股力量。

  現在我提筆寫這些東西,就是讓你用平常心對待考試,成功與失敗都是人生的必需品,更是人生豐滿的主料。一次考試,一次經歷,一次豐富……

  說真的,女兒,中考只是一次人生鍛鍊,經歷了,心裡會更開闊,心情會更淡定,你會在求學的道路上走得更好!祝福我的女兒永遠健康!永遠快樂!永不止步!不斷成功!

  此致

  敬禮

  永遠愛你的爸爸

  篇二

  婷兒:

  自去年十月三十日***週日***一別到今天***元月七日***,已整整二個月又七天,按天計來是六十九天,我們沒有見面了。思念的心情你現在不會體念得到,但這,一點不影響為父為友的愛憐與想見。。。

  一想到你繁忙的學業,一想到你已不知不覺處在初三中的當口,一想到你慰已成人的模樣和尚可純真質樸的心,為父為友的我的心情,複雜而又話語在口。

  為父,是因為我們一脈相傳的血脈,有幸成為你的爸爸。於是天性的舔犢之情在你快速而漫長的成長歲月的發酵培育下,在慣常的父女情深的定理基礎上,因著父與女必將同樣深厚的知性、感性和情性,成為父與女最為默契的心靈共享;

  為友,是我的一再的自我要求,雖然這樣的要求就是到現在,你也未必認同或認可。因著爸爸從你小時侯直到今天的可數的嚴肅與嚴厲,在你心裡,爸爸是嚴厲***甚至是“橫眉冷對”***的代名詞。然而,或許,就是從今天開始,你會漸漸地發現,你的爸爸,真的和其他孩子的父親不同,對自己的要求不同,對孩子的要求不同,就是和孩子感情交流的方式和語言,也不同。由於這樣的不同,你會越來越把爸爸,當作不是一個純粹的爸爸,而是你的良師益友,一個可以交談、交流和交心的知心朋友。如是,這將是爸爸人生最為快樂,也是最好的寬慰與報答。

  你的現狀,不由使我想起爸爸在你年齡的舊狀,也是初三,也是行將考試,也是懵懵懂懂,也是自己以為懂得很多,也是性格內向,也是缺乏自信,也是。。。

  人生軌跡的相似性使得我們似乎應該有更多的共同語言。好在爸爸過來了,在回頭看自己那一段歷史的時候,有些感悟,或許對你有用,或許,你只是把它當作看過的一篇散文,有些印象、有些感觸,再是漸漸地淡忘。

  從某種意義上說,爸爸的少年時期比你更內向,然而內省的心思或許也比你多。爸爸的讀書不算優秀,讀書的悟性也不是很好。一直到高中,回過頭看自己,才發現我一直在未被起悟的懵鈍狀態下,完全憑著“填鴨”的未經自我完全消化的原始狀態的狀況應試著。

  我的文科一直相對很好,數學,因為喜歡,所以也還可以,但是物理和化學,我一直學不好。特別是化學,一看見就頭痛——一切在於第一次考試,好象就很不好,於是,積極性大受影響***可見,單純的分數,其實對培養孩子的興趣也是至關重要的!——誰不喜歡考出好成績?!***。

  不過,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爺爺奶奶、學校老師,包括我自己***,我的中考***初中考高中***,居然是我人生考試生涯中最輝煌的時刻!——568分***滿分600分***,全區第二名!爸爸至今還記得爺爺那開心舒懷的笑臉!

  但婷兒,爸爸不得不提醒你的事,考的最不好的,往往是自己認為最拿手的。那次考試,我記得應該得高分的英語和語文,成績都離自己的要求相去甚遠!——問題完全出於自己的“輕敵”和“自己認為肯定沒問題的篤定心態”!

  所以, 切記:

  1, 自己沒把握的課要重視,要認真對待***心理一定不要害怕,其實所有同學的心態都是一樣的,你怕,別人也怕;只有當你意識到不可怕,你已經在心理上拿到10分了!***;

  2, 更為重要的是,對自己認為相對好些的課程,更要集中精力,精益求精,一點馬虎不得***因為在你認為這些課自己稍好的時候,麻痺的思想已經悄悄在扣你10分了,只是自己沒感覺而已!***。

  當然,爸爸和你,同為初三,年代卻相差26年!於是,讀書的環境,人性的成熟度等等都有很大的差別。但是我想,相同或相當年齡的心理感受、讀書的感受應該是差之不多的。

  不可否認,你們現在的生存環境,就是跟爸爸年代的同時期相比,是“看得”更多,娛樂得更多,所以應該是更為成熟,對心理的自我把握度也應該更好。事實是不是呢,我看未必,因為你們受到了“空前未有”的關愛和呵護,正面看是好事,是社會發展、生活水平提高、物質豐富的體現與進步;反面看,未必是好事——“剝奪”了你們自我鍛鍊自己矯正自我摔打的生存“磨練”!

  怎麼辦?

  慢慢地自我意識,逐漸地意識成熟,進而快步地意識“獨立”——學會思考、學會思想,從而學會生活!

  爸爸在你很小的時候,你一直把爸爸當作“工程師——造房子的工程師”***我們在你幼兒園的作業裡還一起畫過房子***。是,爸爸是從事建築行業、房地產行業的工程師、職業經理人。其實,爸爸從事什麼職業,對女兒的你,關係不大。

  但是,爸爸很想讓你知道,爺爺、在美國的大伯伯和爸爸,這“萬”姓人家遺傳的,不是看得見的金錢和物質,而是作為讀書人的愛書、讀書和以與書本為樂的“書本精神”——這樣的喜愛與快樂,你將會體會,是你一生受之不盡的遺傳與財富!

  爸爸因病,休養了好長一段時間。但我沒有因為常常的一個人而感到孤獨。因為是書籍,給了爸爸難以言語的快樂、思想與提高!

  在最近的幾天時間裡,爸爸一下子讀完了《寧靜的盛宴》***作者的心靈體驗***、《歲月與性情》***當代哲學家、散文家周國平心靈自傳***和《李敖回憶錄》***臺灣一代文學家***。在三本不同的書裡,不約而同地寫到初中,在初中階段養成愛書、讀書,對人一生的重要與轉折。

  婷兒,現時的爸爸,是動盪的,因為工作、因為生存與需要。但不知你還記得否,我給你說過,不管生活中的爸爸在哪裡,總有一顆永遠惦念的心、一雙關愛的眼睛,在你身上,在你身邊——

  當你明天走進考場的時候,你不孤獨,你不用害怕,在你身邊的,永遠有你的爸爸,你心靈的好朋友!

  初三啊,初三!

  篇三

  親愛的孩子:

  爸爸並不認為自己有任何資格,可以給你有價值的人生忠告,相反,在守望著你長大的日日夜夜裡,看著你成長的無言喜悅,看著你從蹣跚學步到亭亭玉立的變化,與你一起生活帶來的啟迪、挑戰和思考,倒彷彿使我重新更清醒地經歷了一遍童年,這是你帶給爸爸的獨一無二的收穫和快樂,這種來自兩代人生命相連的愛,正如你小時候說的,就像天上的星星,那是永恆的。

  回顧爸爸的生平,要說可以給你一點出自親身體會的忠告,我想,一切莫過於“知識”二字。

  爸爸的少年時代是在一個離省城65公里的古老小鎮上度過的,在那些貧困和寂靜的歲月裡,拜你的祖父母所賜,他們在一個還不是每個孩子都能上學讀書的年代裡,送我去鎮上唯一的一所國立小學進學,由此我學會了識字和閱讀—這是他們給予我永世不能報償的恩惠。在那個皖西丘陵上,大人們每日披星戴月地勞作,而我除了上學,還要幫助做一些家務,那是一個沒有網際網路、沒有電視、大多數人家庭裡甚至沒有收音機的年代,而且,人們都彷彿被釘在各自的故鄉,旅行是罕見的。在每日的辛勞之餘,偶爾得到的任何讀物,或可閱讀的材料,都是如此珍貴。

  從我的小學到我家有兩華里路程,每日放學,我總要沿著這條據說是沿古老驛道修建的柏油馬路走過,經過一個小時候還無人煙的小丘崗,再穿越一小段田間小路,就是植滿老槐樹和白楊的老屋了。記得是一個春天的傍晚,夕陽很溫馨,丘崗上的桐子花都開了,白白的一片,就在從馬路轉入小崗的地方,我發現半張不知道什麼人丟棄的報紙,四十年過去了,現在我還記得,報紙上有一條外國客人來訪的新聞,標題上寫著《葡萄牙……》—哈,竟然還有叫葡萄牙的國家!這是多駭怪的國家名稱啊,她有什麼樣的風景?她的人民怎樣穿著和生活呢?難道這個國家是種滿葡萄,以至於人民每日食用,結果牙齒就長得跟我們很不同嗎?當時的驚喜、訝異和好奇是如此強烈,直到後來我才懂得,這是關於遙遠事物的求知熱情。這令我燃起了對於世界的地理、歷史和民族文化的不懈熱情,所以,當我幾年後參加高考,需要填報入學志願時,毫不猶豫地填寫了國際關係專業,而在這個專業所學習的知識,正是我這些年來完善自我、服務社會和謀生自立的工具。

  人生的目的和意義,爸爸雖然也嘗試不斷地進行思考,但並無任何明確的結論,我只能說,就爸爸親身的經歷來說,我人生最大的快樂和動力來自求知,知識的快樂與感受是無與倫比的,通過學習各種知識,我會覺得個人不僅生活在現在的時空之中,也同時生活在一個更大的時空之內,即使大地盡頭的人和事和物理上早已消亡的人和事,他們也通過一個人的求知過程,與他的生活水乳交融地連線起來,一個人不是一個孤島,而是從屬於更大的人群和傳承紐帶,這是一種既獨立又融合的體驗,給予人安心的感覺。

  求知的路是充滿喜悅和快慰的。總結起來說,求知最基本的方法有三種:那就是從師、觀察和閱讀。

  從師是我們每個人都要經歷的最起碼階段,同時也是一種終身可以引以為援的生活方式,古人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意思是說,即使結束了學校的師從,人仍然應以謙虛的態度去與他人作知識的溝通和切磋,藉以自我提升。

  觀察則是現代科學的入門,春花秋月,夏雨冬雪,河山之勝景,歷史之現場,大到日月星辰,異族風情,小到微觀世界,你用自己的眼睛去看,自己的耳朵去聽,只要你稍加耐心,你會發現,即使在熟悉的地方,也會有令人震撼的風景,而觀察的習慣進階則是實驗了,那已是科學門檻之內的事情了。

  至於閱讀,那既是終身獲得新知識的最友善和方便的途徑,也是隨手可得的最廉價和有益的自我娛樂:昨日經歷的歡鬧可能轉眼被忘記,而你讀到的書上的某個句子,某場虛構的風暴,某個不存在的人的悲喜,卻可能令你終身難忘!

  親愛的孩子,在你幼小的時候,爸爸已經儘自己的能力,給予你安全的保護和知識,但沒有人可以照顧你的一生,當你走上比爸爸走過的更遙遠和未知的路,當你在爸爸難以想象的大世界建築起屬於你自己的生活,你也註定會經歷無助的困頓,貌似難以克服的障礙,那時候,你所掌握的知識和你的求知能力,將是你唯一的憑依和夥伴。因為正如你知道的,掌管智慧的女神雅典娜也是戰爭之神,當你身處四顧茫然之境,她將幫助你保持超越現實的勇氣,並指引你前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