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人物攝影技巧

  要拍攝一輯吸引的黑白人像相,攝影師必須準確掌握光線的運用。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資料,供大家參考!

  一、

  1. 正面光

  因為光線從正面射在被攝體物件上,由於正面光製造出一種平面的二維感覺,因此通常被稱為平光。 正面光可以是低位的,像清晨或傍晚的太陽;也可以是高位的,像正午的太陽。 每種位置都產生出不同的效果。 圖一及圖二是採用正面光拍攝的,光線在模特兒的正上方,很勻稱地射在模特兒面部和身上,我們可以很清楚地見到她的五官、頭髮及衣服的層次及質感。

  2. 側光

  側光一般泛指側面的光線,可以有很多角度產生,最常用的是45°。 在室內拍攝人像使用的主要光線多數為斜側光,它除了能產生良好的光影對比外,還能特出主體的豐富影調和立體效果。 尤其是45°側光通常被看作是“自然光”,許多人認為是人像攝影的最佳光線型別。 圖三和圖四是在影樓用單燈斜側光拍攝的,由於所採用的角度不同,面部受光面積不同,所以陰影部位亦有所差異;圖五則利用現場視窗的散射光拍攝的,營造柔和的效果。

  3. 頂光

  頂光是比較難運用的光線。 光線通常在被攝體的頭頂,陰影深重而強烈,因此拍攝時要留意調節模特兒的面向。 圖六光線從走廊的天花打下來,主要突出模特兒的帽子和側面的輪廊,尤其是加強鼻子的高度;圖七頭頂的光線打在模特兒的身上形成不同的光斑,營造特殊的戲劇效果。

  4. 背光

  對於黑白人像攝影,我們可以通過運用反差分明的、硬的光線塑造出一種鮮明而動人的形象。 逆光剪影人像可算是一種高反差的人像攝影。 逆光照片就是被攝體揹著光源所拍攝出來的輪廓影像效果,當光線從被攝物的後面照過來時,如果你就此曝光,被攝物就會變成一個黑色的剪影。 如果光源處於高位,就會在被攝物件的頂部勾勒出一個明亮的輪廓,例如模特兒的頭髮,製造出一種戲劇化效果,被叫做輪廓光。採用逆光,背對光的剪影物體,可以創造出既簡單又有表現力的高反差影像。 拍攝逆光剪影照片,常常用日光作光源,但也可以根據攝影師的方便或喜好用任何光線作光源。圖八以黃昏的天空作背景;圖九則以水面反光形成強烈反差。

  二、

  肖像拍攝重點

  ——在拍攝人物肖像的時候,會先觀察任務的面部輪廓和面板的質感,由此來決定用何種光線來營造何種影調,從而來凸現這種肌理的質感,所以我把面板的質感,畫面的影調,人物的情緒,稱作黑白人像的三部曲。

  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在拍攝肖像的時候,體現出肌膚的質感都應該是擺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上,尤其是黑白攝影中。看上去如此簡單的黑白灰會很好的表現出模特的特質,所以在拍攝前我都會好好的觀察模特面部的角度用適合他的光影來打造模特的面板質感。當然想要突出人物的面板質感也不是都用很硬的光線打在人物的臉上,這樣會讓模特面部造成很大的高光區域,所以我在拍攝黑白人像多用恆定光線或者是半柔硬的光線比如透傘,雷達罩等,這樣做就可以讓模特面部均勻受光,保證高光和陰影的區域都有比較好的細節呈現。

  拍攝影調

  黑白肖像作品中,影調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我們可以通過影調的表達,讓模特和作品的氣質契合在一起。一般我們可以把黑白攝影分為高調和低調。所以我們一般是根據模特固有的氣質和形象來選擇所謂的高低調子。沉穩、內斂的我一般選擇低調來進行拍攝,而張揚、乾淨的可以用高調來表達。當然有的時候,我也會反其道兒行之,讓人物的性格,形象和調子發生碰撞,有時候作品比預先設計的更加震撼,所以無論高調還是低調,處理好細節很是重要。

  人物情緒

  人物情緒的把握來源於你的1/125秒,這裡說的是自己的1/125秒,而並非快門的速度,擺拍讓我反感人物僵硬的表情和肢體,空洞而又乏味,抓拍雖然會忽視一些細節但是一直是我對攝影理念的推崇,我通常會在告訴模特倒數3秒的前後一秒或者感覺到位的一瞬間按下快門,而並非讓其做好準備等待3,2,1那一刻,因為經驗告訴我那一刻,他一定是死掉的,完全沒有任何意義,雖然在我的課程裡也交給大家如何去所謂的擺拍,其實更加希望的是大家可以去觀察人物線條的美感和角度帶來的視覺感受,並非為了擺拍而擺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