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霾天室內運動

  既然霧霾天不適合室外運動,那麼有哪些呢?下面小編為大家推薦了,歡迎大家參閱。

  別拿天氣做偷懶的藉口

  有計劃、有節奏的健身計劃會讓你的身體形成一種記憶,當你因為霧霾而完全終止了運動之後,身體原來的新陳代謝水平在一定時間內不會發生改變,依然向肌肉輸送著養料。

  

  1.游泳

  “平衡”是中醫非常注重的一個健康理念,強調保持身體各方面的平衡,而游泳能夠很好地做到這一點。適當的游泳不僅能夠減輕脊柱的負擔,保護關節各組織,避免關節因運動受力而受到損傷,還能加強心肺功能,增強自身免疫力。

  不過如果選擇冬泳的話,要正確評估自身的健康條件,慎重選擇。

  2.慢跑

  慢跑是一項能夠有效調節亞健康狀況、實現綠色功能鍛鍊的運動。它能增強血液迴圈,改善腦的血液供應和腦細胞的氧供應,減輕腦動脈硬化,使大腦能正常地工作。

  對於老年人來說,跑步能大大減少由於不運動引起的肌肉萎縮及肥胖症;減少心肺功能衰老的現象;能降低膽固醇,減少動脈硬化,有助於延年益壽。

  3. 瑜伽

  瑜伽作為一項古老的能量知識修煉方法,在現代快節奏的生活中愈發受到歡迎,它不僅能夠提高免疫力、調理養顏及增強身體力量和肌體彈性,還能舒緩情緒,有效調節工作生活中的各種壓力。

  4. 室內自行車

  騎行有助於增加體內正腎上腺素水平,提高身體的免疫力,長期堅持騎自行車可增強心血管功能,提高人體新陳代謝和免疫力,起到健身防癌的作用,霧霾天到健身房選擇室內自行車仍然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5. 啞鈴

  啞鈴是一種簡單、經濟的運動器材,不僅可以修飾肌肉線條,增強肌肉耐力,通過配合不同的運動方式,還能鍛鍊上肢、腰、腹、以及下肢肌肉。對於忙碌的上班族來說是一種不錯的運動方式。

  6.女性晨起拍打

  女性的日常生活絕對是忙碌的,所以,如果不能在戶外鍛鍊,可以在家裡做一些簡單的家務達到鍛鍊的目的。當然,如果時間允許,可以做一下拍打操,效果是很不錯的。早上起來後,可以站立或坐在椅子上,雙目平視前方,全身放鬆,然後舉起雙臂,用手掌同時拍打頭頸部。左手拍打左側,右手拍打右側,先從後頸開始,逐漸向上拍打,一直拍打到前額部,再從前額部向後拍打,一直到後頸部,如此反覆5到8次即可。

  拍打頭部之後,可以把窗戶開啟一點,讓室內適當通風,隨後站起來,雙手半握拳,先用左手拍打右胸,再用右手拍打左胸,先從上至下,然後由下至上,左右胸各拍打100次。此後,再用類似方法拍打背部。拍打時,最好不要站在視窗,用鼻呼吸。拍打後立即關窗。

  7.飯後10分鐘拍打腹部

  飯後,不要立即開始拍打。10分鐘過後,可以站立、全身放鬆,雙手半握拳或手指併攏伸直,然後腰部自然而然地左右轉動,隨著轉腰動作,兩上肢也跟著甩動。當腰向右轉動時,帶動左手向右腹部拍打,同時右手向左腰部拍打;腰部向左轉動時,上肢再進行與腰部右轉時相反的動作。如此反覆轉動,手掌有意識地拍打腰部與腹部,每側拍打200次。這樣不僅可以防治腰痛腰痠,對胃腸的消化也能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

  8.爬樓梯

  爬樓梯是一項較好的有氧運動,它有利於增強心、肺功能,使血液迴圈暢通,保持心血管系統的健康;同時可以增強下肢肌肉力量,強壯骨骼,促進骨組織的新陳代謝,防治骨質疏鬆症。爬樓梯基本上與登山消耗的熱量差不多,對於想控制體重減肥的人來說,也是在霧霾天繼續減肥運動的較好選擇。爬樓梯時膝關節部位承受負荷較大,有膝關節部位損傷和疾病的人不宜參加此項運動。上下樓梯要把握好節奏,速度不能過快,以防止摔倒。體力好的人和年輕人可以速度快些,體力虛弱的人和老年人可以速度慢些。

  9.跳繩

  持續跳繩10分鐘,與慢跑30分鐘或跳健身舞20分鐘相差無幾,可謂耗時少,耗能大的有氧運動。跳繩能增強人體心血管、呼吸和神經系統的功能,可以預防諸如糖尿病、關節炎、肥胖症、骨質疏鬆、高血壓、肌肉萎縮、高血脂、失眠症、抑鬱症、更年期綜合徵等多種疾病。跳繩是一項協調全身的運動,能夠增加全身肌肉的強度,搖繩時,手臂和肩膀的參與,能讓肩部的肌肉得到鍛鍊,可有效緩解肩頸酸脹疼痛的情況。跳繩者應穿質地軟,重量輕的高幫鞋,避免腳踝部受傷。選擇木質地板較好,切莫在硬性水泥地上跳繩,以免損傷關節,並易引起頭昏。胖人和中老年婦女宜採用雙腳同時起落。同時,也不要跳得太高,以防止單腳跳時關節因過於負重而受傷。

  10.蹲起——看似簡單但變化較多的力量練習

  中老年朋友平時在室外大都進行有氧鍛鍊,現在不能進行室外鍛鍊,可以在室內進行一些力量練習。老年人體力下降主要是由肌肉萎縮、肌力下降和脂肪增加所致。尤其需要提出的是,老年人由於下肢力量減弱,使跌倒的機會增加,易導致骨折或其它損傷。50歲以上的人群,肌肉的丟失是非常明顯的,而通過力量練習可以延緩這一現象。人體40%以上能量消耗是由肌肉產生的,力量鍛鍊可以促進肌肉增長,增加基礎代謝。隨著肌肉增長,肌肉中的毛細血管也會增加,這樣可以增加外周的血流量,減輕心臟負荷,從而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做蹲起時雙腳分開與肩同寬,上身挺直,可以稍微前傾,但不能彎腰;蹲下時膝關節儘量不要超過腳尖;膝關節要一直向前,不能內八字,不能晃動;起來時要有意識地讓屁股先用力;整個過程保持勻速。做蹲起時可以根據個人的習慣,雙手抱頭或雙手平舉也可雙手叉腰。根據自己的能力確定下蹲的深度或負重***手拿啞鈴或飲料瓶***,或者單腿蹲起。

  儘管蹲起練習是一種非常好的鍛鍊方法,對老年人鍛鍊時應該注意動作要輕緩,避免長時間蹲下後的突然站起,必要時可以手扶座椅做蹲起練習,防止摔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