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酒辨別真假的妙招和技巧有什麼

  品鑑葡萄酒可是一門學問,從紅酒的濃郁味道中品嚐出紅酒的歷史,但是如果是假的紅酒就很難有這種味道的品嚐了,那麼你知道有哪些辨別紅酒的妙招嗎?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紅酒辨別真假的妙招,希望能幫到你。

  紅酒辨別真假的妙招

  1、看手續

  可要求經銷商出示該批次葡萄酒的衛生證書及國外的原產地證書,確認貨證相符。所有經檢驗檢疫合格的進口葡萄酒,檢驗檢疫機構都會簽發《衛生證書》,內容涵蓋了該批次葡萄酒的產地、年份、葡萄種類、灌裝日期等詳細資訊,消費者可據此辨別該葡萄酒是否符合相關衛生標準、是否為合法進口食品等。

  為防範不法人員偽造假冒檢驗檢疫證單,國家質檢總局自2010年1月1日起啟用新版檢驗檢疫證書,新版證書增加了底紋防影印的特點,證單底紋為天藍色,含有隱含特徵,正常情況下觀察,隱含特徵不可見,但影印件上會出現清晰的“COPY”字樣。

  2、看標籤

  看酒瓶標籤印刷是否清晰,是否仿冒翻印。根據我國《食品安全法》及《進出口食品標籤管理辦法》相關規定,進口的預包裝食品應當有中文標籤、中文說明書。標籤的內容不僅要和外文內容完全相同,還必須包括以下幾項:食品名稱,原產國家或地區,商品生產日期、保質期、貯藏指南,製造、包裝、分裝或經銷單位的名稱和地址,在中國國內的總經銷商的名稱和地址等資訊。

  這些資訊必須是中文黑色字型。如果沒有中文標籤,且缺乏相關法定標籤資訊,越打著進口的名號,越可能是假的。

  3、掃二條形碼

  每一樣商品都會有條形碼的,紅酒也不例外,現在手機行業這麼發達,早就有這個功能,只要在購買的地方拿出手機掃一遍條形碼,就能知道這酒的資訊,還有價格,看看是不是被宰了。

  4、看瓶底

  業內人士表示,以次充好、偽造產地,是現下購買進口葡萄酒時需要“防備”的幾個方面。一些不法制造商、經銷商通過不法渠道進購價格十分低廉、品質非常低劣的葡萄汁,灌裝在仿造名牌葡萄酒製成的酒瓶或者是回收的名牌葡萄酒酒瓶裡,再貼上假標籤,冒充高檔、名牌、正品葡萄酒,以牟取暴利,這便是典型的以次充好、仿冒名牌。

  偽造產地多是指假洋酒,即不法制造商、經銷商購進質量差、價格低的劣質葡萄酒,在灌裝之後,貼標稱產地是在國外,冒充原裝進口的葡萄酒,甚至從品牌、年份到產區、產地全都是偽造的。

  5、看計量單位

  原裝進口紅酒酒標上容量均標75cl而非750ml,如標"ml",則為進口罐裝酒或假冒進口酒。

  6、看瓶塞

  一般紅酒的瓶塞都是有紅酒品牌的名字,跟酒瓶身上的名字是一樣,所以一定要在開了之後拿出來看看,正規紅酒都是這樣的。

  7、看色澤

  正宗紅酒的顏色是非常自然的,因為是天然的顏色,由葡萄釀製而成,所以顏色肯定是均勻的,可以拿出一張白紙,然後把紅酒倒在紙上,看看有沒水漬,是不是顏色與水漬分開有界限,如果有的話,那麼這紅酒肯定是假冒的,正宗的紅酒是顏色均勻的。看瓶塞:一般紅酒的瓶塞都是有紅酒品牌的名字,跟酒瓶身上的名字是一樣,所以一定要在開了之後拿出來看看,正規紅酒都是這樣的。

  選購紅酒的技巧和方法

  細讀瓶外標

  葡萄酒瓶身的標籤用來向消費者介紹葡萄酒的產地、出廠日期、級別、原料等方面的資訊。酒的品質越優良,那麼酒標內容也會更為全面和豐富。瞭解葡萄酒的最佳方式是收集已享用過的葡萄酒酒瓶上的標籤,許多知識都可以從瓶上的標籤中學到。

  法國木桐·羅思柴爾德莊園曾收藏畢加索的作品"巴卡那"***酒神侍女的名字***。直到畢加索去世,他的後人才同意將其作為酒標。1973年並不是一個葡萄生產的好年份,該年所釀的酒品質平平,卻因畢加索的名作上了酒標而被競相收藏,看來酒標本身的魅力也不小。

  產地

  標定的區域越小,葡萄酒的質量越好。例如,標籤上只標有"法國葡萄酒"或"勃艮第葡萄酒",這種酒的品質一定不如在標籤上清楚地標出產地為"MEURSAULT"或"VOLNAY"的葡萄酒。如果一個城堡或領地被列在葡萄酒標籤上,這說明該葡萄酒是產自特定葡萄酒廠的特定型別。

  有的標籤上還以較小的字型標明"產區",這點也很重要,是反映葡萄酒品質的一大依據,國際上的產區劃分森嚴,同時也意味著葡萄酒品質有保證。

  出廠日期

  在國外,葡萄酒一般沒有保質期一說,人們完全可以根據經驗和知識來辨別葡萄酒的最佳飲用期,按有關法律規定必須在標籤上註明保質期可算是我國特色。

  級別

  在葡萄酒市場發展較為規範成熟的國家,有專門的法律規定要標註酒的級別。一個莊園想從一級晉升到更高的一個級別,其稽核之嚴格就像星級飯店晉級一樣。莊園內部會根據當年的原料情況、釀製水平等確定該年品質是否出眾,然後定級。有的酒莊直接在酒標上標出等級,一目瞭然;有的酒莊則按品質劃分品牌,如果該年未能釀出好酒,某品牌就乾脆不出產,這也是一些名莊園為保住金字招牌的一招。

  目前,國內的葡萄酒一般按照不同產區劃分,消費者按個人不同品味選擇,沒有嚴格的級別之分。

  生產編號

  按照國外相關法律規定,評上一定級別的葡萄酒為了保證品質,原料要精挑細選,出產數量不能太多,為了掌控數量,出產的酒必須在標籤上列明生產編號。有的莊園,尤其是年產量不多的小莊園的酒標上也標有編號。這不僅是限量生產的順序號,也是收藏的重要依據。更有甚者,一些莊園主為了防偽會親筆在酒標上簽名。

  採用原料

  酒標下方中央或酒瓶背後的標籤會標明釀酒所採用葡萄的品種名稱。按一些國家的生產標準規定,在酒標上明示的葡萄品種至少達到85%以上。釀製乾紅最佳的品種有赤霞珠、梅鹿輒等,乾白則有霞多麗***又名查多尼***、雷司令等。

  在酒標左下角或右下角會有酒精度數和容量的標記,這兩點一看便知。各莊園酒標的主要內容大致相同。有的在瓶肩處或瓶背上貼有另外的小標籤,有的在木塞上還印有莊園名字。有些莊園為了突出文化傳統,酒標設計一成不變,只是年份不同;有的為了突出每年的特點,而採用不同年份不同設計風格的酒標。

  分清沉澱

  葡萄酒中可能存在一些沉澱物。沉澱物如果是軟木渣,則不影響飲用;沉澱物如果呈粒狀,瓶倒立沉澱迅速下降,且酒液仍透明,則多為酒石沉澱,亦不影響其飲用;但如果酒體渾濁或者有絮狀物,不宜選購。

  察顏觀色

  乾白葡萄酒多為微黃帶綠,乾紅葡萄酒也有深紅、寶石紅、磚紅等多種顏色。紅酒的色度隨紅酒的藏釀而變化,新酒通常為深紅色,藏釀酒杯邊處的顏色變淺,並帶有淡棕色,就如秋天的楓葉般。

  紅酒的質地通常是用其粘度術語來描述的,最為人知的是粗紋***leg***,即附在杯邊的油狀的液體滴珠。粗紋反映了葡萄酒的酒精度數和甘油含量及顏色提取的程度。對於壯實的葡萄釀製的紅酒,如溫熱氣候中生長的赤霞珠,粗紋是好現象,但對於美妙的紅勃艮第,粗紋說明釀酒手法過重,且過於依賴加糖。發暗失去光澤的乾紅葡萄酒不宜選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