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自我剖析論文

  對自我進行深刻剖析,正確的認識自我,會有助於塑造健全的人格,進而有助於培養健康的心理,平衡靈活地進行交際和接受新事物,適應外界環境的變化走好人生之路。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自我分析和自我提升》

  摘要:作為一個大學新生,升入大學來,我一開始面對的是一個全新的環境,確實缺少足夠的心理準備,經驗和能力來適應全新的學習,生活。因此探索一條適合自己的道路和模式自然非常重要。首先,在主觀方面要對自己形成一個比較清晰的心理認識。接下來,因為知識水平有限,我將結合心理學的相關知識對自己做一個簡略的分析。

  關鍵字:自我分析;自我提升;大學生

  自我分析就是要自我觀察,自我反省。首先,我認為我的心理還是是比較健康的。一些學者對於心理健康的標準做出這些解釋:情緒較穩定,無長期焦慮、憂鬱,少心理衝突,樂於工作,能在工作中表現出自己的能力;能與他人建立和諧關係,且樂於和他人交往;對自己有適當的瞭解,且有自我悅納的態度;對於生活環境有適當的認識,能切實有效地面對問題,解決問題而不是逃避。我基本符合上述要求。結合大學生心理健康標準來判斷:

  1、智力表現正常:我認為我不是一個天資聰慧的人,我的智力水平不是很突出,但是我有較強的求知慾,並且樂於學習,能夠積極地參與學習活動。大學裡雖然氛圍很寬鬆,學習的氣氛沒有高中時那麼濃厚,但是專業知識的學習還是不可以放鬆的,這是我們以後再社會上打拼的基礎。

  2、情緒穩定:在情緒方面,我是屬於那種隱忍不動的型別,平時能夠頂住一些不開心的情況,保持相當穩定的狀態,但是,脾氣也會有爆發的時候,就像火山的能量積聚到一定程度就會爆發。在遇到挫折和壓力等情況時,如前期的晚上睡眠問題,也會有一定的焦慮和憂鬱,但很快就能進行自我調整,恢復正常。比如說睡覺的時候讓同學關燈,戴耳機玩電腦,就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目前情況還好,以後遇到情況變化再做處理。總體上是屬於情緒較穩定的型別。

  3、意志健全:這個標準要求我們擁有良好的自覺性、果斷性、頑強性和自制力。在學習和生活方面的,我覺得我的自覺性和自制力都還可以,能夠抵制住誘惑特別是不良誘惑,能夠適時地做出決定並運用一定方式解決問題,不會盲目行動,畏懼困難乃至頑固執拗。4、人格完整:人格是個體比較穩定的心理特徵的綜合,我具有正確的自我意識,不會產生自我統一性錯亂,而且我一直都以積極進取的人生觀作為人格的核心,並且為此而行動。比如說大學的目標,獎學金,資格證書,考研等等,都是要積極進取才能得到的。

  5、對自己能充分了解,知道自己的長處及弱點,這個我對自己還是有一定認識的,在大部分時候明白自己的生活和學習的要求,以及自我的能力範圍。但有時候也會產生一定的迷茫,往往是自信與自卑並存,內向與外向並存,挺矛盾的感覺,自己也說不清。

  6、與人和諧交往:在交往中,我還是能夠和同學們處理好關係,並且有自己的親密的朋友,有獨立完整的人格,交往的目的很少有功利性。

  7、能較快適應社會:個體與客觀現實環境保持良好秩序,協調自己和客觀環境的關係,我覺得自己還是可以的,我願意接觸社會,在社會中能夠學到很多學校學不到的東西,真正能鍛鍊自己,發展自己。

  8、心理行為符合大學生的年齡特徵:大學生是處於特定年齡階段的特殊群體,大學生應該有與年齡和角色相適應的心理行為特徵,大學生的一般特徵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a.生理髮育和心理髮展達到成熟水平;

  b.進入成人社會,承擔社會義務;

  c.開始戀愛、結婚。

  個人分析大一新生還未能全部達到上述標準,但會在將來逐步完成。

  以上是我對自己的一個簡短的分析,接下來簡單闡述一下提升自己能力的設想。大學是一個寬廣的舞臺,這裡也有很多鍛鍊的機會。自己能力的提升主要來自生活***包括社團活動和班級工作***和學習兩個方面。在生活中,我會積極參加各類能夠鍛鍊自己的活動,比如演講比賽,學術比賽等等,在活動中既展現了自己又鍛鍊了自己,同時又加強了自己的表達能力。在班級工作中,鍛鍊與人溝通,調節人際關係的能力,認真工作的同時也會被大家認可,何樂而不為呢?心理素質也會在各類活動中得到提升,同時對心理學理論知識的學習也是很有必要的,這將會讓我獲得正確的心理學知識從而獲得正確的指導。在學習上,我要努力學習專業知識,畢竟文化知識是以後在社會上奮鬥的基礎,同時也會涉獵一些其他方面的知識,多泡圖書館,認真學習,不能鬆懈,要有目標和實現這個目標的決心和毅力。在這個過程中,會有很多誘惑,會很孤獨,也會有巨大的壓力。但是要想成為一個成功者,必須抵得住誘惑,忍得了寂寞,頂住壓力,比如考研,準備階段的那段時光是枯燥乏味的,因此要有強大的毅力和決心,為了目標努力奮鬥。相信有志者事竟成,因為心中有理想,所以便只顧風雨兼程。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