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萬能素材成語故事

  據調查,當下學生對作文越來越敬而遠之,主要原因是覺得沒有素材可寫,看到題目,腦海是一片空白,思維無法開啟。有很多類似於成語故事的素材也是可以積累利用的。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的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

  大材小用

  南宋著名愛國詞人辛棄疾,父親在他童年就去世,由祖父 撫養成人。辛棄疾曾拜當時著名的田園詩人劉瞻為師,並和党懷英 兩人是劉瞻最得意的學生。有一次,劉瞻問他們兩人道:“孔子曾經要學生談各人的志向,我也問問你們將來準備幹什麼?” 党懷英回答說:“讀書為了做官,為了取得功名,光宗耀祖。我一定要到朝廷裡去做大官;如果做不了官,就回家隱居,學老師的樣子寫田園詩。”

  劉瞻聽了很高興,連連稱好,認為他的志向很高潔。辛棄疾卻回答說:“我不想做官,我要用詞寫盡天下的賊,用劍殺盡天下的賊!” 劉瞻聽了大吃一驚,要辛棄疾今後不要再說這樣荒唐的話。此後,辛、黨兩人的生活道路截然不同:辛棄疾英勇地投身到抗金的民族戰場上去,以愛國詞人著稱於世;而党懷英則混跡於金人統治集團,為金人作了一些幫閒乃至幫凶的工作。

  金人南侵後,辛棄疾組織了兩千多人的隊伍在故鄉起義。後來, 又率領隊伍投奔濟南府農民耿京組織的起義軍。不久,起義軍接受 朝廷任命,與朝廷的軍隊配合作戰,打擊南侵的金軍。 但由於投降派的排擠和打擊,辛棄疾後來曾長期閒居在江西上饒一帶。1203年春,才被任命為紹興府知府兼浙江東路安撫使。這一年,辛棄疾已經六十四歲了。

  紹興西郊有一處地方叫三山,當時著名的愛國詩人陸游就在那 裡閒居。陸游比辛棄疾大十五歲,當時快八十歲了,他的愛國詩句早已為辛棄疾所景仰,因此辛棄疾到任不久,就去拜訪了這位前輩,兩人一起議論國家大事,相見恨晚。陸游聽了辛棄疾對形勢的分析和 統一、全國的設想,覺得他是一個很有才能的人,希望他在事業上取得成功。

  次年春天,宋寧宗降下聖旨,要辛棄疾到京城臨安去,徵詢他對北伐金國的意見。”辛棄疾把這件事告訴陸游,陸游覺得這是辛棄疾施展自己才能的好機會,為他感到高興。

  為了鼓勵辛棄疾發揮自己的才能,陸游特地寫了一首長詩贈給他。詩中寫道,“辛棄疾是古代大政治家、軍事家管仲、蕭何一流的人物,現在當浙江東路安撫使,實在是把大的材料用在小處;鼓勵他為 恢復中原而努力,千萬不要因為受到排擠不得志而介意。 六十六歲那年,這位始終是被大材小用的愛國英雄,終於在憂 憤中去世。

  【釋讀】把大的材料用於小處。比喻人才使用不當,不能盡其才。

  【出處】晉·石崇《許巢論》:“蓋聞聖人在位,則群材必舉,官才任能,輕重允宜,大任已備,則不抑大材使居小位;小材已極其分,則不以積久而合處過材之位。”

  二

  流金鑠石

  【詞目】流金鑠石***流金鑠石***

  【讀音】liú jīn shuò shí÷

  【注音】ㄌㄧㄨˊ ㄐㄧㄣ ㄕㄨㄛˋ ㄕㄧˊ

  【釋義】鑠、流:熔化。能使金石熔化,形容天氣酷熱 , 也說“鑠石流金”

  【出處】

  ***1***.謂高溫熔化金石。形容天氣酷熱。

  《楚辭·招魂》:“十日代出,流金鑠石些。” 王逸 注:“鑠,銷也;言東方有扶桑之木,十日並在其上,以次更行,其熱酷烈,金石堅剛,皆為銷釋也。”

  前蜀 杜光庭 《皇太子為皇帝脩金籙齋詞》:“雖流金鑠石, 湯 德彌光,懷山襄陵, 堯 風益扇。”

  清 陳夢雷 《行路難》詩:“行人五月涉炎鄉,流金鑠石汗浹裳。”亦省作“ 流鑠 ”。

  ***2***.猶輝耀。謂發揮巨大的影響。

  宋 歐陽修 《代人上王樞密求先集序書》:“故其間鉅人碩德閎言高論流鑠前後者,恃其所載之在文也。”

  【示例】《南史·梁武帝諸子傳》:“季月煩暑,流金鑠石,聚蚊成雪,封狐千里。”

  【用法】作謂語、定語;形容天氣酷熱

  三

  暗度陳倉

  一般來說,一個將領實施某一計謀取成功之後,敵方會吸取教訓,防止再次上當。因此,故伎重演,難度很大。古代軍事奇才韓信,二施“暗渡陳倉”的計謀,玩弄敵人於股掌之上,堪稱一絕。

  楚漢相爭,各路諸侯,自知力量不敵劉邦、項羽,他們密切注意戰爭動向,尋找靠山。西魏王豹,本已投靠劉邦,後見漢兵受挫,就轉而投靠項羽,聯楚反漢。

  大將軍韓信舉兵攻打西魏,大軍進至黃河渡口臨晉關***今陝西大荔東***。西魏王豹派重兵把守臨晉關對岸的蒲阪***今山西永濟西***,憑藉黃河天險,緊守度日,封鎖臨晉關河面,森嚴壁壘。

  韓信深知,如果從臨晉關渡河,損失太大,難以成功。他決定再施“暗渡陳倉”的計謀。他佯裝準備從臨晉關渡河決戰,調集人馬,趕造船隻,派人沿黃河上游察看地形。經過認真調查韓信決定從黃河上游夏陽***今陝西韓城南***渡河,那裡地勢險要,魏兵守備空虛。韓信一面命大軍向夏口調集,一面佯裝從臨晉關渡河,派兵丁擂鼓吶喊,推船入水,作出強攻的樣子。魏軍無論如何也沒想到,就在漢軍佯裝大舉強渡的時候,漢軍已在韓信率領下從夏陽渡河後,直取魏都平陽***今山西臨汾***,等到西魏王豹得到訊息,派兵堵截漢軍,已經來不及了。漢軍生擒西魏王豹,佔領了西魏。

  【出處】元·無名氏《暗度陳倉》第二折:“著樊噲明修棧道,俺可暗度陳倉古道。這楚兵不知是智,必然排兵在棧道守把。俺往陳倉古道抄截,殺他個措手不及也。”

  【釋讀】比喻用一種假象迷惑對方,實際上卻另有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