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指導學生學習的方法有哪些

  學習方法在學習上起決定性作用,有了好的學習方法,學習才會輕鬆。那麼?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老師指導學生學習的方法的資料,希望可以幫到你!

  老師指導學生學習的方法一、科學的學習方法很重要

  通過調查研究發現,雖然開始個個想學好,但是有的會學,有的不會學。會學的學生因學習得法而成績好,成績好又可以激發興趣,增強信心,更加想學。越想學知識越增加,智力越發展,能力越提高,成績越拔尖,形成良性迴圈。不會學習的學生,開始學習不得法而成績暫時不好,如能及時總結教訓,改進學法,變不會學習為會學習,經過一番努力是可以趕上去的。如果任其發展,不思改進,不作努力,成績會越越來越差。當差距拉大到一定程度後,就不容易趕上了。那時就會對學習失去興趣,不想學習。越不想學成績越差,繼而在思想上產生一種對自我能力的懷疑,認為自己不是學習的料子,對學習完全失去了信心,厭惡、害怕甚至拒絕學習。這種惡性迴圈一旦形成,必將成為學習上的失敗者。分析這兩種學生的發展過程,前者走的是:

  想學——會學——更想學的路線,後者走的是:

  想學——不會學——不想學的路線。兩條路線起點相同,分歧點就在學習方法上。 由此可見,會不會學習,也就是學習方法是否科學,對青少年學生來說,至關重要。 在日常教學中,我們不斷感悟和總結,學生常常表現出以下幾種不正確的學習方法:

  ***1***學習無計劃;

  ***2***不會科學利用時間;***3***不求甚解、死記硬背;

  ***4***不能形成知識結構;***5***不會聽課;***6***不會閱讀;***7***不會抓重點和難點。 教師在教學中,既要教書,同時也要注意培養學生有效的、科學的學習方法,對提高教學效率大有好處。

  老師指導學生學習的方法二、科學學習方法的養成

  1、課前做好預習。

  一是要妥善安排時間。最好在前一天晚上預習第二天要上的新課,這樣印象較深。新課難度大,就多預習一些時間;難度小,就少預習一些時間。應選擇那些自己學起來吃力,又輪到新講課的科目進行重點預習,其它的科目大致翻翻即可。某些學科,也可以利用星期天,集中預習下一週要講的課程,以減輕每天預習的負擔。

  2 、要看、做、思結合。看,一般是把新課通讀一遍,然後用筆勾劃出書上重要的內容,需要查的就查一查,需要想的就想一想,需要記的就記。做,在看的過程中需要動手做的準備工作以及做做本課後的練習題。思,指看的時候要想,做到低頭看書,抬頭思考。

  3、要明確任務。預習總的任務是要先感知教材,初步處理加工,為新課的順利進行掃清障礙。具體任務,要根據不同科目、不同內容來確定。

  4、上課專心聽講,積極思考。首先要重視聽講。充分認識到老師在上課時的重要作用。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主導作用,在上課時表現得最充分,時而指引方向,時而啟發誘導,時而鼓勁加油,時

  而扶持幫助,教者始終處在學生的前列,為學生引路導航、指點迷津。老師的分析講解、啟發點撥,不管從內容的連續性、生動性還是從方法的系統性、靈活性,都比課後的輔導詳細得多,更是同學們自己看書遠遠不能比擬的。不僅如此,教師還能根據課堂上學生的反應,不斷調整教學的進度和方式。千方百計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可以說,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走的是一條最簡捷的認識道路。每位同學應虛心向老師學習,在老師指導啟發下上好每一節課。有的同學認為,父母懂得數理化,回家補補就行了,這些想法千萬要不得,有了這些念頭無意之中就會放鬆聽課,降低四十五分鐘的效率。

  5、上課一定要專心聽講。課上應集中注意力,全神貫注地聽老師講解,眼睛要盯著老師的嘴;看老師表情;耳朵聽老師講課的聲音;頭腦思考老師所講的內容,思路應與老師保持一致。有的同學努力這樣去做了,但是,有時聽著聽著,自己的思路離開了老師講解的思路,獨自思考起來。我們說,上課向老師學習是有時間性的,千萬不要丟掉這個寶貴的機會。要儘量強制自己,使自己的思路與老師的思路保持一致,同步前進。如果自己在老師啟發下有了比較好的想法,可以在筆記本上記下幾筆,等下課後再去深入思考。在課堂上思路不可離開“嚮導”,單獨行動,更不能亂髮奇想,思想上“開小差”。課堂上“分心”、思想上“跑馬”是學習的大敵。

  6、要學會聽門道。一般老師上課分成幾個大步驟:開始複習與新課有關的舊知識,接著引入新課,進行分析、論證、推理。啟發引導同學們理解掌握新課的內容,最後還要概括小結一下。如果是數理化英語等科目,中間可能還要進行一些必要的練習。同學們要聽得出來,明白每一步驟講話的目的。

  7、嘗試回憶。就是獨立地把老師上課所講的內容回想一遍,逼著自己專心致志地去動腦筋。象看電影一樣,在頭腦裡“重映”上課時的一幕又一幕,理解、消化一個又一個關鍵問題。

  8、整理筆記。主要是把上課時未記下的部分補起來,把記得不準確的地方更正過來,把次序顛倒、邏輯順序不清的地方整理一番。筆記的內容應當簡練明白,提綱攜領,詳略得當。 如果平時每課都把筆記整理好,階段複習就有稽可查了,開啟筆記本要有盡有,檢檢順順就行了。一旦複習考試,花點兒時間把筆記本翻翻,眉目清楚、中心突出重點、難點、關鍵地方一目瞭然,大大省去了考前突擊查詢資料,重新思考,臨時歸納總結所花的時間。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總之,有的同學認為學了科學的學習方法,學習就可以偷懶了,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因為一個好的學習方法不是靈丹妙藥,吃下去就什麼問題都解決了,可以一勞永逸了。相反,科學的方法需要勤奮才能學到手。方法對頭可以使勤奮“勤”到點子上,少走彎路。方法不對就會“勤”不出成績,或出多“勤”而少出成績。我們講方法,是在勤奮的前提下而言的,如果不勤奮,科學的方法就失去了意義,即使照著這幾個環節去做,也會在學習過程中“偷工減料”,使科學的方法優越性體現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