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城好段摘抄加讀後感

  邊城,寫得很美,山美,水美,人美,真善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希望你喜歡。

  一

  邊城好段摘抄

  白日裡,老船伕正在渡船上同個賣皮紙的過渡人有所爭持。一個不能接受所給的錢,一個卻非把錢送給老人不可。正似乎因為那個過渡人送錢氣派,使老船伕受了點壓迫,這撐渡船人就儼然生氣似的,迫著那人把錢收回,使這人不得不把錢捏在手裡。但船攏岸時,那人跳上了碼頭,一手銅錢向船艙裡一撒,卻笑眯眯的匆匆忙忙走了。老船伕手還得拉著船讓別人上岸,無法去追趕那個人,就喊小山頭的女:

  “翠翠,翠翠,幫我拉著那個賣皮紙的小夥子,不許他走!”

  翠翠不知道是怎麼會事,當真便同黃狗去攔那第一個下山人。那人笑著說:

  “不要攔我!……”

  正說著,第二個商人趕來了,就告給翠翠是什麼事情。翠翠明白了,更拉著賣紙人衣服不放,只說:“不許走!不許走!”黃狗為了表示同主人的意見一致,也便在翠翠身邊汪汪汪的吠著。其餘商人皆笑著,一時不能走路。祖父氣吁吁的趕來了,把錢強迫塞到那人手心裡,且搭了一大束草煙到那商人擔子上去,搓著兩手笑著說:“走呀!你們上路走!”那些人於是全笑著走了。

  翠翠說:“爺爺,我還以為那人偷你東西同你打架!”

  祖父就說:

  “他送我好些錢。我才不要這些錢!告他不要錢,他還同我吵,不講道理!”

  翠翠說:“全還給他了嗎?”

  祖父抿著嘴把頭搖搖,裝成狡猾得意神氣笑著,把紮在腰帶上留下的那枚單銅子取出,送給翠翠。且說:

  “他得了我們那把菸葉,可以吃到鎮筸城!”

  邊城賞析

  客人出於真誠的感謝,“一手銅錢向船艙裡一撒,卻笑眯眯的匆匆忙忙走了”,而這十分大方,氣派的饋贈,並沒有使老人動搖決心,破例收下。爺爺叫上翠翠追著客人出去,只是為了“把錢強迫塞到那人手心裡”,還以自己的菸草施惠於人,並以此沾沾自喜。翠翠卻誤以為是那商人欠了爺爺的錢,逃跑了,於是放狗而追,結果是虛驚一場。老擺渡人與翠翠的對話中更是體現了他古道熱腸,無私奉獻,不求回報,樂於助人,樂善好施的高尚品質。其淳厚善良的形象更加鮮明深刻。

  二

  邊城好段摘抄

  翠翠誤會邀他進屋裡去那個人的好意,正記著水手說的婦人醜事,她以為那男子就是要她上有女人唱歌的樓上去,本來從不罵人,這時正因等候祖父太久了,心中焦急得很,聽人要她上去,以為欺侮了她,就輕輕的說:

  “你個悖時砍腦殼的!”

  話雖輕輕的,那男的卻聽得出,且從聲音上聽得出翠翠年紀,便帶笑說:“怎麼,你罵人!你不願意上去,要呆在這兒,回頭水裡大魚來咬了你,可不要叫喊!”

  翠翠說:“魚咬了我也不管你的事。”

  那黃狗好像明白翠翠被人欺侮了,又汪汪的吠起來。那男子把手中白鴨舉起,向黃狗嚇了一下,便走上河街去了。黃狗為了自己被欺侮還想追過去,翠翠便喊:“狗,狗,你叫人也看人叫!”翠翠意思彷彿只在問給狗“那輕薄男子還不值得叫”,但男子聽去的卻是另外一種好意,男的以為是她要狗莫向好人叫,放肆的笑著,不見了。

  邊城賞析

  如上文所展現的那樣,翠翠與二老儺送的初次相遇是頗有戲劇色彩的。本性都善良的二人一見面便出人意料地產生了的誤會,以至於小吵了一架,翠翠還一反溫和的常態,出口傷人,實在是一對冤家。從兩人的你一言我一語的問答,鬥嘴中,鮮明地體現出了翠翠堅強,正直,外柔內剛的個性特點,稍稍也有些未經世事的如璞玉般的單純,敏感;還有儺送機靈,善良,大度的形象。略帶方言色彩的語言描寫也側面體現了強烈的湘西地域文化色彩。此片段是二人感情線索的開端,為後文的故事發展在不知不覺中埋下了伏筆,暗示了兩人將來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引出下文,有推動情節的作用。

  三

  邊城讀後感

  早在高中時,就接觸過沈先生的《邊城》。那時的我是浮躁的、稚嫩的,甚至還不知道里面的故事的發生的地點就是鳳凰古城,也品讀不出其中的韻味,更沒有對它產生一丁點的自己的想法,僅僅把它當一篇普普通通的課文,隨便糊弄就過去了。現在把《邊城》通篇的讀下來,我讀出了沈先生對湘西風情的鐘愛,讀出了當地的人們純樸和赤誠,讀出了故事淡淡的憂傷。

  在文中,先生用幽淡的筆墨向人們呈現出溼潤透明的湘西美景,其中,那座碧溪岨的白塔給我留下了最為深刻的印象。那座立在半山腰的白塔就像是一個沉默的精靈,遠遠地眺望著老船伕和翠翠的家,默默地給予他們祝福。它就像是老船伕和翠翠心靈的港灣。每當他們有心事無處訴說,他們總會出神地遙遙望著白塔,讓被現實束縛的心起飛,在心底向白塔傾訴他們的故事。在故事的最後,白塔在一次暴風雨中絕望的倒下。我想,它一定是不忍看到翠翠的眼淚。又或者,是翠翠已經長大,已經不需要白塔的守護吧。倒下的白塔就這樣,在唏噓中久久地立在我的心裡。

  除了美景,文中更多的是講述著一個悽美動人的愛情故事。主人公翠翠是一個柔美純樸的少女,與二佬儺送第一次的見面兩人便已一見鍾情。情竇初開的翠翠把心中情愫一直小心翼翼地收藏著,不對任何人提起,甚至是她至親的爺爺。日子如翠翠家門前的溪水一樣靜靜地向前流淌著,少女的羞澀使翠翠在面對二佬時更多的是出奇的冷漠。而此時,大佬天寶也愛上了翠翠並請人做媒。翠翠惶恐之中從未向任何人表明她的心思,但她已經有了自己內心的選擇。

  在天寶和儺送互相表明態度後,天寶溺死與湍急的漩渦之中;儺送只要渡船不要碾坊的決心由於大哥的死也變得不再堅定如初,加上家人的反對,他毅然離家闖天下,沒有人知道他什麼時候會回來恬靜的茶峒。孤獨的翠翠再沒有聽到在夢裡將她拖起的悠揚的歌聲,她對此還一點都不知情。

  直到最後,在爺爺懷著對翠翠的惦念離開人世之後,翠翠才明白了始末。她哭了,眼淚的苦澀不堪的,因為她失去了最親的爺爺,也可能將失去那份還沒來得及開花的愛情。

  在那年的冬天,那座白塔又重新建起來了,但是翠翠要等的人還沒有出現。可能,在某一年某一天,他回來把翠翠接走,又可能,翠翠的遺憾就像白塔一樣,永遠地聳立在她的心中。

  這是一個牽動人心的故事,但我不能說這是一個我喜歡的故事。在我看來,翠翠如果能跟爺爺或儺送表明自己的想法,悲劇就不會發生,遺憾也不會產生。我想,除了欣賞文章中主人公們的淳樸善良以外,我們也應該以他們作為教訓。無論什麼事情,機會是由自己把握的,消極的等待只會讓自己陷入自己遺憾或悲劇。

  這座邊城,是翠翠心靈的歸宿,她一直留在溪邊無盡地等待。我們每個人的心裡也有一座邊城,它既是我們的枷鎖,也是我們的歸宿。我希望,我能在自己的邊城裡面不斷地尋找,而不是等待。

  沒有轟轟烈烈的事蹟,沒有眾多鮮明的人物,甚至純真的愛情也只是剛剛萌發,而沒有如熾熱的火焰。就在這平淡之中,作者向我們展示了一幅恬靜的生活畫面——茶峒,小溪,溪邊白色小塔,塔下一戶人家,家裡一個老人,一個女孩,一隻黃狗。太陽升起,溪邊小船開渡,夕陽西沉,小船收渡。如山間的溪水清流婉轉,如天上的白雲輕飄悠然。但卻是生活的真諦。

  它們沉澱了恢弘滄桑,沉寂悽婉的悲壯。

 

  看了的人還看了:

1.邊城 讀後感1000字

2.邊城 讀後感200字5篇

3.電影《邊城》觀後感

4.讀書筆記:邊城500字

5.邊城的讀書筆記1000字